一夜无眠。
头痛消退了,但心里的不安,像墨渍一样,越洇越大。
苏辰坐在工作台前,却无心修复。
他试着查找那残页上的诡异墨痕图案。
翻遍了手头的资料库,一无所获。
那图案,仿佛凭空出现,不属于任何己知的符号体系。
他又拿起那方旧砚台。
仔细检查,没有任何物理变化。
但手指触摸上去,确实比平时更冷。
一种阴沉的、死寂的冷。
他打开电脑,浏览本地新闻。
一条不起眼的社会新闻跳进眼帘:
【京西民俗文化村太平鼓表演引争议,部分观众称感不适】
报道语焉不详。
只提了“节奏怪异”、“音响设备疑似故障”、“个别观众出现短暂头晕耳鸣”。
苏辰的心猛地一跳。
鼓声?又是鼓声!
就在这时——
“砰!”
工作室的门被人粗暴地推开。
一个身影风风火火地闯了进来。
是个年轻女孩,二十出头,扎着马尾,眼神明亮,背着一个鼓鼓囊囊的双肩包。
她看到苏辰,眼睛一亮,语速极快:
“请问是墨痕斋的苏辰老师吗?我叫林婉,民俗学博士生!研究京西太平鼓的!听说您这儿有不少地方文献,我能看看吗?”
女孩像一阵旋风,瞬间打破了工作室的沉寂。
她的热情和活力,与苏辰的内敛形成了鲜明对比。
苏辰有些不适应,但还是点了点头:
“请进。不过相关文献不一定全。”
林婉毫不客气地拉开椅子坐下,打开平板电脑:
“苏老师您不知道,京西太平鼓现在问题大了!老艺人没几个了,年轻人不愿学,好多表演为了吸引眼球,瞎改!简首是糟蹋!”
她一边说,一边点开一个视频片段。
嘈杂的音乐响起,几个穿着不伦不类服装的人在敲打太平鼓。
鼓点混乱,节奏刺耳,完全失去了古朴的韵味。
“您听听!这都什么玩意儿!”
林婉气愤地说。
“而且这次演出后,好几个人说不舒服,还有人说听到了根本不存在的鼓点,甚至看到了跳舞的影子!”
不存在的鼓点?跳舞的影子?
苏辰瞳孔微缩。
这和他昨晚“看到”的混乱鼓点、模糊阴影,何其相似!
林婉没注意到苏辰的异样,继续从她的大包里掏东西:
“为了搞清楚,我特意找仅存的几位老艺人聊了。这是我从其中一位那借来的旧鼓槌,您看这样式……”
她将一支看起来颇有年头的、木质磨损光滑的太平鼓槌递了过来。
苏辰下意识地伸手接过。
指尖触碰到鼓槌握柄处那被汗水浸润得发亮的木头时——
又来了!
不是剧痛,也不是混乱画面。
而是一股清晰的【焦躁】、【混乱】、【夹杂着微弱哀鸣】的情绪流,瞬间涌入他的脑海。
像是有什么东西被困在里面,无声地呐喊。
苏辰脸色微变,几乎是脱口而出:
“这鼓槌……不对劲。”
林婉正滔滔不绝的声音戛然而止。
她惊讶地看着苏辰,眼睛睁得溜圆:
“你也感觉到了?我找了好几个文物专家都说这就是个普通的旧鼓槌!你到底发现了什么?”
苏辰握着那支散发着异常“情绪”的鼓槌,冰冷的感觉顺着手臂蔓延。
残页上的墨痕。
冰冷的砚台。
混乱的鼓声。
现在是这支“不对劲”的鼓槌。
······
这些看似无关的事情,像一根无形的线,开始串联起来。
一个荒谬,却挥之不去的念头在他心底升起。
他第一次,主动想要弄清楚,这所谓的“不对劲”,到底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