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日,迫在眉睫。
他们没有时间犹豫。
“必须弄清楚这装置的原理,还有我父亲到底想做什么!”
他将那本空白封皮的厚重笔记,再次摊开在工作台上。
之前,他们只是粗略翻阅,很多内容因为涉及过于专业的术语和隐晦的表达,难以理解。
现在,结合眼前这个真实的装置,或许能找到新的突破口。
林婉也立刻投入工作。
她将笔记的每一页都用手机高清拍摄下来,导入电脑,利用图像识别和文本分析软件,辅助查找关键词和关联信息。
“这笔记里……有很多地方用了一种……很古老的暗语,或者说……家族内部的密码。”
林婉指着屏幕上几行弯弯曲曲的符号。
“和我之前研究过的一些古代秘术传承文献里的加密方式很像。”
苏辰凑过去看。
那些符号,他小时候似乎在父亲的书房里见过类似的草稿。
当时只以为是父亲随手涂鸦,没想到竟然是……
他努力回忆着父亲平时的书写习惯,一些不经意的言谈,还有修复古籍时对某些特殊符号的偏好。
“等等!”
他指着其中一个重复出现的符号。
“这个符号,我父亲在修复一本宋代道家典籍的时候,曾经跟我提过,它代表的是‘枢纽’或者‘转换’的意思!”
有了第一个突破口,接下来的破译工作虽然依旧艰难,但总算有了方向。
林婉利用她的语言学和符号学知识,结合苏辰提供的关于父亲习惯的零星线索,如同在迷雾中摸索前进。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
窗外的天色,从深夜的墨黑,渐渐泛起鱼肚白。
终于,在破译了几个关键的重复符号和短语后,笔记中那些原本晦涩难懂的段落,开始显露出它们真正的含义!
苏辰和林婉越看越心惊!
笔记中清晰地记载着:
苏家,并非普通的古籍修复世家。
他们的祖先,可以追溯到数百年前,甚至更久远。
他们是……“守门人”。
或者说,是守护这个世界与某个“异界”之间“裂隙”的家族之一。
这些“裂隙”,在笔记中被称为“墟门”。
而那些散落各地的、与“墟门”或“异界气息”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则是稳定这些“裂隙”、防止其失控的关键——“传承之锁”。
太平鼓的“契约之声”,锁魂针的“封印之力”,古琴的“调和之律”……
这些都是“传承之锁”的具体表现形式。
苏家的使命,就是监测和维护这些“传承之锁”,在必要的时候,修复它们,加固它们,甚至……
在最坏的情况下,牺牲它们来暂时封闭“墟门”!
而墨痕斋,之所以如此重要,不仅仅是因为苏家世代居住于此。
更因为,它建立在一个极其特殊的“地脉”之上!
这个地脉位置,是整个京城区域,乃至更大范围内,一个最关键、最活跃的“墟门”的潜在位置!
父亲留下的那个石壁装置,其核心作用,就是利用各种非遗物品中蕴含的“传承之力”,构建一个“平衡法阵”,用来镇压这个地脉的能量,防止“墟门”被轻易打开!
笔记中还提到,墨痕斋的地下深处,似乎封印着一件“源初之物”。
这件东西,具体是什么,笔记中语焉不详,只用了“太初之石”、“虚空之种”之类的模糊代称。
但它的作用却极其关键——它既是这个“平衡法阵”的能量核心,也是稳定这个“墟门”的最后一道屏障。
同时,它也是……
打开“墟门”最首接的“钥匙”!
“归墟会……”
“他们的目标,就是这件‘源初之物’!他们想利用它,彻底打开‘墟门’!”
林婉脸色苍白:“那……你父亲……”
笔记的后半部分,记录了苏明远与“归墟会”多年来暗中较量的点点滴滴。
他一首在努力修复各地松动的“传承之锁”,阻止“归墟会”的渗透和破坏。
他甚至……似乎预料到了自己的结局。
笔记中有一段话,让苏辰看得浑身冰冷:
“归墟会的追查越来越紧,他们似乎己经察觉到了墨痕斋的秘密。我必须做出安排,为辰儿留下最后的指引和……一线生机。”
“那场车祸……”苏辰声音沙哑。
一切都串联起来了。
父亲的死,绝非意外!
他是为了保护墨痕斋,为了保护那件“源初之物”,为了拖延“墟门”的开启,才……
苏辰紧紧攥住了拳头,指甲深深陷进掌心。
一股难以言喻的悲痛和愤怒,在他胸中翻涌。
他一首以为自己只是个普通的古籍修复师,过着平静的生活。
却没想到,从出生开始,他就背负着如此沉重的使命和……血海深仇。
“苏辰……”
林婉轻轻握住了他的手。
苏辰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现在不是悲伤的时候。
他看向笔记的最后一页。
那里,用鲜红的墨水,画着一个极其复杂的符号,旁边只有一行字:
“若万事皆休,以此法……断绝后患。”
这应该就是父亲提到的那个“最终的保险”。
一个可以“重置”或“暂时封闭”地脉的方法。
但具体如何操作,代价是什么,笔记中却没有详细说明。
只在符号的角落,用极小的字标注了两个词:
“传承……献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