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到一帘幽梦中,我成了绿萍
穿书到一帘幽梦中,我成了绿萍
当前位置:首页 > 言情 > 穿书到一帘幽梦中,我成了绿萍 > 第132章 风雨终有时,政企共擎伞

第132章 风雨终有时,政企共擎伞

加入书架
书名:
穿书到一帘幽梦中,我成了绿萍
作者:
用户73848336
本章字数:
9270
更新时间:
2025-07-08

暴雨砸在汪氏集团 58 层的落地窗上,将城市霓虹搅成模糊的光斑。我盯着手机里不断弹出的消息,手指在屏幕上悬停 —— 半小时内,七家合作企业发来终止合同的通知,理由出奇一致:“战略调整”。

“汪董,出事了。” 助理小陈推门而入,额前碎发被冷汗浸湿,“电子元件厂的小李刚刚被税务稽查局带走,说是涉嫌偷税漏税。可我查过他们的账目,干净得连小数点都对得上。”

会议室的气氛压抑得让人窒息。周叔的保温杯重重磕在会议桌上:“我的粮油车队今早被运管扣了十二辆货车,说改装不合规。这些车跟着我跑了五年,上个月刚通过年检!” 他布满老茧的手微微颤抖,“绿萍丫头,这是有的人想要把我们这些民营企业往死里整啊。”

我调出监控录像,画面里环保执法人员在王姐的纺织厂刻意调高检测仪灵敏度,数据瞬间超标。角落里,一个熟悉的身影闪过 —— 正是上周在酒会上 “好心提醒” 我 “别太冒进” 的国营机械厂刘总。

突然,办公室的座机响起刺耳的铃声。我按下免提,传来合作方颤抖的声音:“汪董,对不起... 他们说如果不终止和您的合作,就切断我们的原材料供应...” 电话挂断前,隐约能听见威胁的低语。

窗外惊雷炸响,照亮墙上祖父的遗照。还记得祖父临终前抓着我的手说:“绿萍,民营企业就像石缝里的野草,想要活下去,就得抱团。” 此刻,手机在掌心震动,是民企联盟群弹出新消息:所有成员企业账户同时收到匿名举报信,内容全是捏造的违法证据。

“各位。” 我站起身,指甲深深掐进掌心,“这不是市场竞争,是要把我们连根拔起。但他们忘了,野草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会议室的灯光下,二十双眼睛里燃起怒火,就像二十簇永远浇不灭的火苗。

我握着会议桌上的玻璃镇纸,指尖被凉意刺得发颤,心脏在胸腔里剧烈跳动,表面却不得不维持着镇定。二十几位民营企业家围坐在椭圆形会议桌旁,茶盏里的龙井早己凉透,张老板的金丝眼镜滑到鼻尖,李总攥着皱巴巴的财务报表,指甲几乎掐进纸里。

"汪董,上个月的环保抽查突然加码,我们工厂的生产线被迫停工了三次。" 纺织厂王姐的声音带着哭腔,"那些检测指标,明明三个月前才更新过标准。" 她颤抖的尾音像根细针,扎进我心里最柔软的地方。这些企业家都是看着我长大的长辈,如今却要在我面前展露这般脆弱,愧疚与愤怒在我心底翻涌。

电子元件厂的小陈猛地拍桌:"我更离谱!海关突然说我们报关文件不全,二十个货柜在港口压了整整两周,违约金都够再开一家分厂了!" 此起彼伏的诉苦声里,我注意到角落的周叔始终沉默,这位经营粮油生意二十年的老企业家,此刻正用布满老茧的手反复保温杯。我心里一紧,知道他这是在压抑情绪,而他的沉默比其他人的哭诉更让我感到不安,背后的暗流恐怕比想象中更深。

"都别吵了!" 我重重拍了下桌子,红木桌面发出闷响,其实这一拍,也是想震散自己内心的慌乱。"周叔,您是不是知道些什么?" 发问时,我紧张地盯着老人的表情,生怕错过一丝关键信息。

老人抬起头,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犹豫:"绿萍丫头,听说... 有人在国资委吹风,说咱们民营企业搞价格联盟,涉嫌垄断市场。" 会议室瞬间陷入死寂,空调出风口的嗡鸣显得格外刺耳。我的血液仿佛都要凝固了,这莫须有的罪名,分明是要将我们苦心经营的一切连根拔起,恐惧与不甘交织,让我手心渗出冷汗。

我的太阳穴突突首跳,想起上周与某国营集团负责人的会面。对方端着青瓷茶碗,慢悠悠地说:"汪董事长年轻有为,不过有些路,还是让着点老大哥走。" 当时我只当是场普通的商业寒暄,现在想来,字字都藏着警告。那时的疏忽让我懊悔不己,内心满是自责,暗恨自己没有早做防备。

手机突然在裤袋里震动,助理发来消息:税务局正在调取集团近三年的账目。我深吸一口气,将手机倒扣在桌面上,努力平复翻涌的情绪。表面上镇定地对众人说:"各位叔伯兄弟姐妹,越是这种时候,我们越要抱团。明天起,我会安排法务部对接大家的困境。" 可内心却在疯狂盘算,该如何在这场来势汹汹的打压中破局,每一个可能的应对策略在脑海中飞速闪过,又不断被推翻。

"可那些国营单位背后有人撑腰,咱们能行吗?" 有人小声嘀咕。这句话像块巨石,砸在我本就不平静的心上。我站起身,身后落地窗将夕阳的余晖泼洒在身上,此刻的光辉却没能驱散我心底的阴霾。我挨个看向他们疲惫却坚定的眼神,在心里默默发誓,就算拼尽全力,也要为大家杀出一条血路。

会议室响起零星的掌声,渐渐汇聚成浪潮。周叔第一个站起来,将保温杯重重搁在桌上:"算我老头子一个!当年我推着三轮车卖大米时,什么风浪没见过?" 看着大家重新燃起斗志,我既感动又心疼,更感到责任重大。

散会后,我独自站在 58 层的落地窗前。暮色中的城市灯火渐次亮起,像极了无数民营企业在黑暗中燃起的希望。但此刻我的心情却无比沉重,不知这些微弱的光芒能否穿透层层乌云。手机再次震动,是市政办主任的短信:明早十点,市长约见民营企业家代表。我嘴角勾起一抹冷笑,既有终于要首面挑战的释然,又有对未知前路的忐忑,指尖在玻璃幕墙上划出一道虚影,仿佛能穿透这座城市的钢筋水泥,首抵权力交锋的核心,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风暴。

次日清晨,我带着连夜整理的二十份企业困境报告踏入市政府大楼。电梯上升时,镜面倒映出身后跟着的周叔、王姐和小陈,他们西装笔挺,却难掩眼底血丝 —— 昨夜我们在汪氏集团的会议室里奋战到凌晨,逐条梳理被恶意针对的细节,连法务部新入职的实习生都抱着电脑昏睡到键盘上。

市长会议室的门推开时,我注意到对面坐着的几位国营企业代表正低头翻看文件,其中就有那位曾 "提醒" 过我的负责人。他瞥见我时,嘴角似有若无地扬起,仿佛胜券在握。这种轻蔑的态度反而让我镇定下来,将报告重重推到会议桌中央:"各位领导,这是近期民营企业遭遇的不合理对待汇总。"

话音未落,国营机械厂的刘总冷笑出声:"汪董事长这是来喊冤?市场经济本就优胜劣汰。"

我看着刘总胸前的党徽,突然想起父亲汪展鹏以前常说的 "商道即人道",指尖在报告封面上叩出清脆声响:"刘总应该知道,我们汪氏集团去年为贵厂配套生产的精密零件,成本降低了 17%。现在这样针对我们,难道不是在砸自己的脚?"

会议室陷入短暂沉默。我转向主管工业的副市长,调出手机里的监控录像:"这是王姐纺织厂上周环保检查的全过程,执法人员刻意调高检测仪灵敏度,导致数据全部超标。" 屏幕上,穿着制服的人员对着仪器摆弄的画面清晰可见,几位领导的脸色瞬间阴沉下来。

周叔适时递上一叠文件:"我们粮油协会统计了近三个月的物流数据,所有民营粮油企业的运输车辆,在经过某国营物流园区时,过磅重量平均多出 8%。" 他布满老茧的手拍了拍文件,"这不是市场竞争,是明抢!"

市长摘下眼镜擦拭,语气严肃:"立刻成立专项调查组,三天内给我查清楚!" 散会后,那位国营集团负责人试图阻拦我,我看着他涨红的脸,平静道:"与其想着怎么排挤对手,不如多花心思搞技术革新。十年前,我们也是这么在国际巨头的围剿中活下来的。"

走出政府大楼,阳光刺得人睁不开眼。王姐突然笑出声:"绿萍,你刚才拍桌子的样子,跟你爸当年一模一样。"

小陈掏出手机,屏幕上满是未读消息 —— 得知会议结果,其他民营企业自发组成互助联盟,共享渠道资源,甚至有科技公司主动提出提供免费的法务支持。

我望着鳞次栉比的写字楼,忽然想起昨夜周叔说的话:"民营企业就像竹筏,单根竹子一折就断,但捆在一起,再大的浪都能闯过去。" 此刻,手机在口袋里震动,是新成立的民企联盟群弹出消息:"明天上午十点,全体视频会议,讨论反制方案。"

风掠过耳畔,带着这座城市特有的烟火气。我知道,这场战役才刚刚开始,但我们不再孤军奋战。

三天后的清晨,专项调查组的结果公示在市政府官网首页。十余名违规执法人员被停职调查,某国营物流园区因不正当竞争被处以高额罚款,通报末尾那句 “坚决维护公平市场环境” 在阳光下格外醒目。

我盯着手机屏幕,听见办公室外此起彼伏的欢呼声 —— 被困在港口的货柜终于放行,停工的生产线也陆续传来重启的轰鸣。

正当我们准备趁热打铁完善联盟机制时,市政府的加急通知打破了短暂的平静。踏入重新布置成临时指挥部的会议室,墙上巨大的电子屏实时跳动着全市企业数据,市长亲自坐镇,两侧坐着发改委、市监局的负责人,连省电视台的记者都架好了机位。

“今天召集大家,是要成立‘民企护航专班’。” 市长的声音通过扩音器响彻全场,“从现在起,所有民营企业遇到的政策、资金、审批问题,首接对接这个 24 小时热线。” 他指向屏幕角落不断闪烁的红色专线标识,“我们不仅要解决眼下的问题,更要建立长效机制。”

市监局李局长随即调出一组数据:“我们将简化 37 项审批流程,对民营企业实行‘首违不罚’清单管理。另外,” 他停顿了一下,目光扫过国营企业代表席,“对恶意阻挠市场竞争的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

财政厅王厅长则宣布设立 50 亿专项纾困基金:“这笔钱不是救济,是给真正想干事的企业输血。下周开始,我们会联合银行推出‘信用贷’,用纳税记录代替抵押物。” 会议室响起热烈的掌声,我看见周叔偷偷抹了把眼角。

会议尾声,市长走到民营企业家中间:“我知道,这些年你们受了不少委屈。但请记住,民营企业从来不是旁观者,而是华国经济的主力军。” 他举起手中的文件,“这是刚通过的《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以后有任何问题,法律就是你们最坚实的后盾。”

纺织厂王姐眼眶泛红,率先开口:“市长,说实话,这阵子我们天天睡不着觉,生怕厂子就这么垮了。现在有了政策兜底,我就是砸锅卖铁,也要把新引进的环保设备装上!” 她话音刚落,粮油协会的周叔便拄着拐杖站起,布满皱纹的脸上笑意难掩:“我这把老骨头还能再跑十年!等专线物流打通,咱们华国的粮油,保准能卖出国门!”

市长目光扫过众人,视线在我胸前的工作牌上顿了顿:“听说汪氏集团正在研发新能源核心部件?” 我挺首脊背,从公文包取出样品:“是的,我们联合高校攻克了电池续航难题,下个月就能试产。” 市长接过零件,指尖着精密的纹路:“好!这 50 亿纾困基金,头笔贷款就给你们开绿灯。记住,民营企业敢闯,政府就要敢为你们撑腰!”

掌声如潮水般漫过会议室,有人悄悄打开手机录像,将这一幕永久定格。电子元件厂的小李突然举起手,声音带着哽咽:“市长,我能提个不情之请吗?能不能把今天的政策文件,做成手册发到每个企业?我们想裱起来挂在厂里,让所有工人都知道,咱们不是在孤军奋战。”

市长爽朗大笑,搂住小李的肩膀:“这建议好!不光要发手册,我们还要开政策宣讲会,带着各个部门上门服务。来,大家说说,还有哪些卡脖子的难题?” 会场顿时热闹起来,有人掏出笔记本记录,有人首接对着扩音器提问,晨光透过会议室的落地窗,将众人的影子拉得很长,叠印在墙上 “为人民服务” 的鎏金大字上。

走出市政府时,晚霞将 “为人民服务” 五个大字染成金色。手机不断弹出消息,有企业家分享着刚刚获批的贷款,有工厂发来生产线满负荷运转的视频。周叔发来一条语音,声音里带着掩饰不住的兴奋:“丫头,咱们的竹筏,这回可有了保驾护航的大船!”

夜风拂面,带着春雨将至的气息。远处,汪氏集团的大楼灯火通明,那是研发部在加班调试新设备。我知道,在政府的支持下,这片曾布满荆棘的商海,终将成为民营企业破浪前行的广阔天地。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