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大明十三个省,如同久旱逢甘霖的土地,焕发出勃勃生机。
十三位巡抚,带着高洋的“劝商”圣旨,马不停蹄地奔赴各自的辖区。
他们深知,这是皇上给他们的机会,也是大明重生的希望。
“山东巡抚杨鹤,到任!”
“山西巡抚杨嗣昌,到任!”
“河南巡抚刘策,到任!”
……
一声声通报,如同春雷般,在各省的官场上炸响。
这些巡抚,有的是久经沙场的老将,有的是初出茅庐的新秀。
但此刻,他们都只有一个目标:劝商!
高洋的命令很明确:巡抚负责全省一切政务,首在劝商。
因为大明己经烂透了,传统的农耕经济,己经无法支撑这个庞大的帝国。
只有商业,才能带来新的活力,才能让大明重新站起来。
于是,一场轰轰烈烈的“劝商”运动,在各省迅速展开。
巡抚们亲自出马,走街串巷,深入民间,宣传“劝商”的好处。
“乡亲们,皇上有旨,要大力发展商业!”
“只要你们肯做生意,官府不仅不收税,还给你们提供各种便利!”
“这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啊!”
……
百姓们一开始还半信半疑,但很快,他们就发现,这事儿是真的!
官府不仅不收税,还真的给他们提供了各种帮助。
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尝试着做生意。
小商小贩,如雨后春笋般,在各省的城镇乡村涌现。
原本冷清的街道,变得热闹起来。
原本萧条的市场,变得繁荣起来。
与此同时,各省都迅速成立了“劝商社”。
这是一个全新的机构,专门负责“劝商”事宜。
“劝商社”不仅为商人提供各种服务,还负责协调各方关系,解决各种纠纷。
在“劝商社”的推动下,各省的商业发展,更是如火如荼。
而此时,大明己经放开了海禁。
沿海各省,更是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福建巡抚熊文灿,到任!”
“广东巡抚何吾驺,到任!”
……
这些沿海省份的巡抚,更是把“劝商”的重点,放在了海外贸易上。
他们鼓励商人出海,与各国进行贸易。
一时间,沿海各地的港口,变得繁忙起来。
一艘艘满载着丝绸、瓷器、茶叶等货物的商船,扬帆出海,驶向远方。
这些商船,不仅带回了大量的金银珠宝,还带回了各国的先进技术和文化。
大明的商业,开始走向世界。
而这一切,都得益于高洋的“劝商”政策。
由于大量冗余人口被迁徙到蒙古,社会矛盾得到了极大的缓解。
那些原本拥有大量土地的地主,也开始意识到,时代变了。
继续抱着土地不放,只会让自己越来越穷。
于是,他们也开始转型,把资金投入到商业中。
一时间,沿海各地,蔚然成风。
商业的繁荣,不仅带来了财富,也带来了新的思想和文化。
大明的社会,开始发生深刻的变化。
……
……
紫禁城,武英殿。
阳光透过雕花的窗棂,洒在金砖铺就的地面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
高洋端坐在龙椅上,手里把玩着一枚玉佩,饶有兴致地看着下方。
大殿中央,站着八十个形态各异的人。
他们有的身着儒衫,有的身穿布衣,有的腰挎长刀,有的手持农具。
但无一例外,他们的眼神中都闪烁着一种光芒。
那是对未来的渴望,也是对命运的挑战。
“油锅都看到了?”
高洋的声音在大殿内回荡,带着一丝玩味。
“看到了!”
众人齐声应道,声震屋瓦。
“怕不怕?”
高洋又问。
“不怕!”
回答依旧整齐划一,但其中,却多了一丝坚定。
高洋满意地点了点头。
“很好。”
他缓缓站起身,目光扫过众人。
“朕要的,就是不怕死的人!”
“因为只有不怕死的人,才能成就一番大事业!”
他的声音,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现在,谁愿意第一个站出来,告诉朕,你们有什么本事?”
高洋的目光,如同鹰隼一般,锐利而具有穿透力。
大殿内,一片寂静。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等待着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片刻之后,一个身着儒衫的中年男子,缓缓走了出来。
他向高洋拱了拱手,朗声说道:“草民刘宗周,愿为陛下效力!”
“哦?”
高洋挑了挑眉毛。
“你有什么本事?”
刘宗周微微一笑,说道:“草民不才,略通文墨,曾著有《人谱》、《圣学宗要》等书。”
“愿为陛下编修史书,记录陛下的一言一行,为后世留下宝贵的财富!”
高洋哈哈大笑。
“好一个为后世留下宝贵的财富!”
“朕就喜欢你这种实诚人!”
他指了指身旁的王承恩。
“从今天起,你就是朕的起居注官,专门负责记录朕的起居言行!”
“同时,你也负责编修《天启实录》,务必做到客观公正,不得有丝毫隐瞒!”
“草民遵旨!”
刘宗周躬身应道,眼中闪过一丝激动。
他知道,自己的人生,将从此改变。
紧接着,一个身材高大,皮肤黝黑的汉子,也走了出来。
他穿着一身粗布短衣,脚上还沾着泥土,一看就是个庄稼汉。
但他的眼神,却异常明亮,仿佛燃烧着两团火焰。
“草民李自成,拜见陛下!”
他的声音,洪亮而粗犷。
“你又有什么本事?”
高洋问道。
李自成挠了挠头,憨厚地笑了笑。
“草民没啥本事,就是力气大,能种地。”
“不过,草民也识字,能写会算。”
“以前在驿站当过差,跑过腿,也见过些世面。”
“所以……草民啥也不会,但也啥都会一点。”
高洋听了,眼中闪过一丝赞赏。
“好一个啥也不会,啥都会一点!”
他指了指殿外。
“朕如今在劝商,事关重大……”
“朕现在就封你为‘劝商使’,专门负责联络各省巡抚,督促他们‘劝商’!”
“你要随时向朕汇报各省‘劝商’的情况,不得有误!”
“草民遵旨!”
李自成激动地跪倒在地,磕头如捣蒜。
他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一个被裁撤的驿卒,竟然能得到皇上的赏识,当上“劝商使”!
这简首是祖坟上冒青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