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校尉岳飞,开局逆转夷陵
三国:校尉岳飞,开局逆转夷陵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三国:校尉岳飞,开局逆转夷陵 > 第36章大义灭亲

第36章大义灭亲

加入书架
书名:
三国:校尉岳飞,开局逆转夷陵
作者:
听见尘埃
本章字数:
4184
更新时间:
2025-01-29

周泰抱拳:“据臣探查,陆家近日确实收到了一批蜀锦。”

“但臣未能亲眼见到,所谓刘备的贴身玉佩以及信件。”

“陆家上下对此事三缄其口,臣担心打草惊蛇,未敢深究。”

孙权闻言,面色顿时阴沉下来。

“孙茹对此有何反应?”

周泰回道:“孙夫人身体不适,臣未能得见。”

“不过,臣旁敲侧击之下,得知孙夫人近日心情沉重,似有心事。”

孙权闻言,目光微闪。

孙茹虽为自已的侄女,但作为陆逊之妻。

若她乃是故意躲着周泰,那么事情就很耐人寻味了.....

见孙权沉默不语,严畯微微躬身:

“大王,陆家乃江东大族,陆逊更是我江东大都督。”

“若无确凿证据,仅凭一些蜀锦和传言,便对陆家有所动作,恐将引起江东士族的不安。”

孙权微微颔首,冲堂外高喊:“来人,请孙茹前来!”

“诺!”侍卫应声,领命而去,

时间不久,孙茹在侍女的搀扶下,缓缓步入大堂。

她虽面色略显苍白,眼中带着几分疲惫。

然,举止间仍不失其大家闺秀风范。

孙茹行至大堂中央,微微欠身:“臣妇见过大王。”

见到孙茹如此,孙权面色缓和下来,温言道:“茹儿,你身体不适,本不应打扰你。”

“但此事关乎江东安危,孤不得不问。”

孙茹虚弱道:“大...大王请问,臣妇定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孙权点点头,沉声道:

“近日,有传言称陆家收到了一批蜀锦,以及刘备的贴身玉佩与信件。”

“此事你可知晓?”

孙茹点点头:“确有此事。”

此言一出,堂内尽皆哗然。

“没想到这居然是真的!”

“如此看来,传言非虚,陆逊很有可能已然归降刘备。”

“若非如此,刘备不可能将自已的贴身玉佩送出!”

“刘备此举,想来是打算接出陆逊家眷,以安其心。”

“是极是极!若是无人发现,恐刘备已然将陆逊家眷接出江东。”

“倘若如此,那我江东将颜面扫地!”

“......”

孙权听着大堂内的议论声,面色愈发阴沉。

紧紧盯着孙茹,右手握紧又松开:

“孙茹,你可知此言一出,陆家将面临何等境地?”

“你又将面临何种境地?!”

孙茹被衣裙包裹的娇躯微微一颤。

深深吸气,抬头迎着孙权的目光:

“臣妇知晓此言一出,陆家必将受人非议。”

“但臣妇所言,皆是事实,不敢有丝毫隐瞒。”

孙权有些复杂看着孙茹:

“那你且说说,那批蜀锦、玉佩与信件,究竟是怎么回事?”

孙茹咬了咬下唇,缓缓开口:

“大王,那批蜀锦确是有人送到陆家,至于是何人所送,臣妇并不知晓。”

“至于玉佩和信件.....”

话到此处,孙茹伸手入怀,取出一卷绢帛,及一块玉佩。

“大王,这便是那信件与玉佩。”

“臣妇本不愿拿出,但既已至此,臣妇不敢有瞒。”

孙权一挥手,周泰来到孙茹面前,取过绢帛与信件,呈将上前。

孙权伸手接过,细细审视。

便见那玉佩温润光泽,确似当年刘备前来江东时的随身之物。

将玉佩置于案上,展开绢帛。

「猇亭一战,朕与伯言不打不相识。

事后,朕同伯言席地而坐,相谈许久,终是化干戈为玉帛。

夫人虽为孙氏之女,但却嫁于陆氏。

古人云,夫为妻纲。

万望夫人能够及早决定,携手陆氏一族远离江东,奔赴江陵同伯言相聚。」

绢帛上的字迹清晰,语气恳切。

但却字字如刀,刺在孙权的心头。

他抬头看向孙茹,眼中闪过一丝痛楚,以及愤怒交织的复杂情绪。

“茹儿,你可知这信中的内容意味着什么?”

“陆逊,他....他真的与刘备化干戈为玉帛了?”

孙权握着绢帛的右手不住颤抖。

孙茹低下头,眼中闪过一丝泪光,轻声道:

“大王,臣妇不知这信中所言是真是假。”

“臣妇只知,这玉佩与信件确是有人送到陆家。”

“臣妇不敢私藏,特此呈上。”

孙权紧握双拳,指甲深深掐入掌心,却感觉不到疼痛。

陆逊!陆伯言?!

孤视你为心腹,可你却背叛孤?!

孙茹抬头看了一眼孙权,扑通一声跪倒在地,泣声道:

“大王,臣妇不敢为夫君辩解,但臣妇相信夫君绝不会背叛江东。”

“或...或许,这其中有什么误会,又或有人故意陷害.....”

“还望大王明鉴!”

孙权看了一眼跪倒在地的孙茹,心中叹息。

茹儿,莫要怪叔父!

若是叔父不如此,恐难以服众!

“来人,将孙茹及其陆逊一家收押,听侯发落!”

孙权扭过头去,轻轻挥手。

侍卫应声上前,将孙茹搀扶而起。

孙茹没有反抗,只有眼泪不停的滑落脸颊。

盯着孙权,似乎想从那熟悉的面容中,寻找到一丝往日的温情。

然而,孙权却避开了她的目光,只是沉声吩咐道:

“好生看待,不得有误!”

“诺!”侍卫应声,押着孙茹与侍女走出大堂。

见此,江东文武面上神色各异。

有的幸灾乐祸,有的惴惴不安,还有的漠不关心....

宛若众生相。

孙权坐于首位,看着手中紧握着绢帛,及案几上的玉佩,眼神深邃无比。

张昭出列,躬身一礼:

“眼下证据确凿,恳求大王速速派遣江陵守军,剿杀陆逊叛军,以正江东之威严!”

“此外,遣使同刘备议和,以解江东之围。”

张承附和:“眼下形势危急,恳请大王早做决断!”

严畯出列,拱手一礼:“不可不可!”

“这玉佩以及信件的真假犹未可知,贸然出兵剿杀陆逊,恐有不妥。”

“一者,江陵守军肩负重任,不可贸然调动。”

“此外,若陆逊并未归降刘备,而是打算退守江陵,伺机反击蜀军。”

“若是如此,岂非致使我军自相残杀,给予蜀军以可趁之机!”

“白纸黑字,且还有信物,岂可作假?!”张昭驳斥道。

严畯微微拱手:“子布兄,兵者诡道也,不可不防啊!”

说了这么一句后,严畯面向孙权:

“对待陆逊,万望大王慎重以待!”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