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许久未见,开心地聊起了各自的生活。
这时,燕青身后传来一声打趣的笑声:“小乙兄弟,这位小兄弟是谁?难不成是你的龙阳之好?”
燕青一听,连忙松开了周野,回头笑着解释:“先生,我这浪子之名可不是用在这里的。”
周野这时才注意到,燕青身后还有另一位身影。
这人目光炯炯,眉分八字,身材修长,仪表不凡。
周野看到此人后,立即上前抱拳问道:“小乙兄弟,这位先生如何称呼?”
燕青笑道:“这位是我的好友,姓许名贯忠,人称小玄龄。”
“贯忠兄长兵法、武艺、谋略皆有造诣,是文武全才。”
“贯忠?”周野心中微微一震,感到名字有些耳熟。
在后世有传言称水浒是施耐庵与罗贯中合作所写,而罗贯中正是《三国演义》的作者,是否与此人有某种联系,周野心中有些好奇。
燕青继续介绍道:“他精通各种语言,能讲契丹、女真、党项、吐蕃、蒙古等各国语言。”
周野听后更加好奇,心想这个人究竟是徒有其名,还是确实是一位真正的隐士。
“贯忠兄长,这位是周野,我伯父周侗的侄儿。”燕青介绍道。
“原来是周大侠的传人!”许贯忠立刻抱拳行礼。
燕青接着说:“这位是史文恭,我伯父的三徒弟。”
许贯忠听到后,微微一笑,继续行礼:“幸会,幸会!”
燕青接着说道:“咱们也别在门口客气了,进去说吧。”
进入卢府后,燕青将周野三人安排在会客厅,然后去请卢俊义。
不久后,卢俊义和燕青一同走了进来,看到周野后,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见过师兄。”周野立刻抱拳行礼。
“免礼,免礼。”卢俊义连忙扶起两人,随后打量着史文恭,问道:“这位便是三师弟吧?”
他看着史文恭,心中暗自称赞:“好汉子!”
史文恭也抱拳说道:“小弟史文恭,见过大师兄。”
他同样打量着卢俊义,想要看出这位大师兄的特别之处。
周侗曾说过,卢俊义的武力是所有徒弟中最强的,史文恭自然心中有些自负。
周野看到这番情形,知道史文恭可能心中有些不服气,便开口说道:“师兄,既然大家都齐聚一堂,不如切磋一番如何?”
卢俊义爽朗一笑,答道:“好啊!我与三师弟比试一番。”
燕青在一旁笑道:“主人好久没与人比试了,今天终于可以让我开开眼界。”
“看来今天小生也有眼福了。”许贯忠笑着扶须。
五人来到卢府的练武场,场地四周摆放着石墩,大小不一,最小的都有二十斤左右。
卢俊义显然每天都在锻炼力量。
周野皱了皱眉,心想,卢俊义如此醉心武艺,是否有所疏忽?
周野曾听说,卢俊义的妻子贾氏曾因他过于专注武艺,而与李固有所牵扯。
这是他需要提醒卢俊义的地方。
而此时,卢俊义与史文恭已经开始比试,刀枪相对,激战正酣。
周野收回了心思,专注观看两人的比试。
他心中暗想,卢俊义与史文恭的对决,究竟谁更胜一筹?
两人手持丈二长枪,步伐灵活,动作迅捷,犹如两条蛟龙在缠斗。
燕青与许贯忠看得眼花缭乱,目瞪口呆。
“妙啊!真是妙不可言!”许贯忠眼中闪动着兴奋的光芒。
周野一边观察两人的比试,一边也在留意许贯忠的表现。
他心想,究竟是许贯忠名副其实,还是只是外表风光?
许贯忠曾在原著中被提到是武状元,但他与燕青失去联系的缘由暗示他还未参加武举。
尽管如此,能与卢俊义和史文恭保持同样的节奏,说明了许贯忠的实力不容小觑。
旁边的燕青早已看得眼花了。
回想当初,周野只是个半大孩子,传授给燕青的武技自然带有一些偏差。
因此,燕青的武艺始终无法与卢俊义、史文恭、周野等人相比。
经过五十多个回合的大战,两人打得旗鼓相当,难以分出胜负,彼此之间形成了一种相互欣赏的情感。
他们的战意如火,双方都是首次碰到如此势均力敌的对手,只想痛快地一决高下。
然而,周野心中早已做出了判断。
卢俊义的实力略高于史文恭,但并不是史文恭不够强,而是性格决定了他的一些弱点。
史文恭的枪法大开大合,攻击非常迅猛,一旦对方无法挡住他的猛攻,那必然生死攸关。
然而,这种攻击方式也有明显的缺陷——当攻势被挡住,史文恭很容易陷入体力困境。
毕竟,像暴风骤雨般的攻击,极其消耗体力。
而卢俊义正是那种能够挡住史文恭攻击的人。
正如周野所言,两人斗了120回合,史文恭的体力不支,手中的长枪挥舞稍慢,结果被卢俊义抓住机会,直接挑飞了他的武器。
“痛快!好久没有打得这么过瘾了!”卢俊义大喊着,将长枪扔给了燕青。
史文恭被卢俊义的武艺折服,抱拳说道:“师兄,你的枪法确实了得,小弟佩服。”
卢俊义笑着回应:“师弟谦虚了,如果你使用方天画戟,恐怕我也未必能赢。”
与史文恭对战时,卢俊义就发现,史文恭使用的并非传统枪法,而是戟法——只是长枪缺少了两柄月牙,导致他武力打折扣。
“败了就是败了。”史文恭洒脱一笑,他并不介意输掉这场比试,但此时他又有了一个疑问。
他转向周野,缓缓说道:“不知大师兄和周师弟,谁的武艺更胜一筹?”
卢俊义听出其中的意思,疑惑地问道:“难道周师弟的武艺还在你之上?”
史文恭点头:“没错,周师弟在八十回合左右就能打败使用方天画戟的我。”
卢俊义心中一震,史文恭在使用传统兵器时,已经与他打了120回合,而周野仅用了80回合便击败了持有同样兵器的史文恭。
卢俊义顿时来了兴趣,眼神炙热,盯着周野说道:“周师弟,咱俩也比试一番,如何?”
周野笑着回应:“大师兄,你刚与三师兄过招,体力已消耗殆尽,我此时与您比试岂不是胜之不武?”
“况且,现在已是正午,我肚子早饿得不行,难道你这堂堂大名府首富,连一坛酒都不想请我喝?”
“怪我,怪我。”卢俊义笑了,转头对燕青吩咐道:“小乙,赶紧准备酒肉。”
“好。”燕青应声离开去吩咐下人,卢俊义则带着周野、史文恭和许贯忠返回大厅。
卢府大厅内,一桌桌美酒佳肴摆满了整个宴席,卢俊义坐在主位招待众人。
周野、史文恭、许贯忠和燕青坐在下首,不时举杯向卢俊义敬酒,气氛热烈。
本来,燕青以他的身份是无资格坐在席上的,但由于与周野的关系,他也坐在了其中一席。
席间,卢俊义向周野询问了师傅周侗的健康状况,得知周侗一切安好,还收了一个小师弟后,忍不住大笑道:“师傅果然是老当益壮啊!”
周野同样微笑着回应:“收徒不算什么,最让伯父开心的,莫过于能有个徒孙。”
周野说到这里,目光促狭地打量着卢俊义,接着说道:“不知大师兄什么时候能满足伯父的心愿?”
卢俊义闻言,脸色一红。
作为周侗的大弟子,他年纪最大,如今已经三十三岁了。
在这个时代,三十岁结婚生子也算得较晚,甚至在现代也是晚婚人群。
但由于卢俊义醉心武艺,他一直未曾有子嗣,回想起来不免感到些许愧疚。
“小公子说得对,但这也不是急于一时的事。”燕青见卢俊义有些尴尬,赶紧开口解围。
燕青眼中闪过一丝玩味,笑着对周野说道:“我觉得最令周大侠高兴的,莫过于小公子成家立业。不知道小公子有没有心仪的对象?”
卢俊义接着道:“小乙说得没错,师弟你也不再年轻,是时候考虑成家了。”
周野原本想委婉地提醒卢俊义与贾氏多亲近些,却没想到话题竟然转到自已身上。
这算不算偷鸡不成蚀把米?
周野倒也没太过纠结,继续笑着说道:“师兄说得对,要不咱俩比一比,看看谁动作更快?”
“这事有什么好比的,不比,不比。”卢俊义连忙摆手。
周野虽然继续提醒卢俊义,但显然他并未听出话中的意思。
既然如此,周野也不好再继续说下去。
毕竟这是卢俊义的家事,稍作提醒便可,太多反而不妥。
于是周野转移话题,开始聊起江湖上的趣闻。
说到这些,燕青无疑是最有话题的人选。
作为风月场所的常客,燕青是最好的信息源,天南地北的消息他都能听到。
而且燕青言辞巧妙,叙事如同说书,吸引了众人注意。
四人一边喝酒,一边听燕青的故事,气氛愉快。
然而,燕青的消息总有一个限度,聊了一会儿,气氛便变得冷清了下来。
周野突然想到了一件事,于是对许贯忠问道:“贯忠先生,小乙说你精通多国语言,不知你可曾去过女真?”
“自然去过。”许贯忠虽然不知周野意图,但仍如实作答。
“不知先生对女真有何看法?”
周野内心愁绪难解,想到十余年后将席卷中原的灾难,心情沉重。
既然许贯忠去过女真,他便想从他口中得知一些情报,以判断是否与他熟知的历史相符。
许贯忠闻言,脸色也渐渐凝重,缓缓开口道:“女真生长在白山黑水之间,环境极为恶劣,猛兽成群,寒冷异常,生存非常艰难。”
“昔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花了二十年平定辽东,其中大部分时间用于应对女真族。”
“最终,耶律阿保机曾感叹,女真不破万,破万则无敌,足以证明女真族的骁勇。”
“如今,完颜部出现了一个雄主,完颜阿骨打,兵锋锐利,打仗如神,如今他正在统一女真各部。”
“这是否对我大宋而言是福,还是祸,我无法预料。”
周野听后沉默片刻。
完颜阿骨打已经开始行动,统一完女真各部后,很可能开始反攻辽国,而宋徽宗也即将开始海上之盟,联合金朝灭辽,后果难以预料。
许贯忠见周野神情沉重,好奇地问道:“贤弟可有何感想?”
周野叹了口气:“听您所言,我感觉大宋安稳的日子已经不多了。”
“贤弟为何这样说?”许贯忠有些不解,卢俊义、史文恭和燕青也都疑惑地望向周野。
周野解释道:“如今大宋四周,大理、吐蕃两国虽弱,但先不谈。西夏与我大宋平分秋色,亦不构成威胁。”
“大宋真正的对手,是北方的大辽。尽管澶渊之盟后,两国百年未有战争,但也因此,河北、京东、京畿三大地区的禁军早已沦为空架子。”
“幸好辽国的天祚帝耶律延禧沉迷享乐,否则大宋早就陷入战火。”
“但现在,白山黑水的女真崛起,而大辽的将士在天祚帝昏庸之下日渐荒废,恐怕不是女真的对手。”
“若女真取代辽国,他们的野心必定会挥师南下,大宋禁军如何抵挡?”
许贯忠听后大为震惊,开始分析周野的判断,发现事情的可能性极高。
尽管辽国已不如昔日强盛,但它依然强大,而大宋的禁军未必能抵挡如此强大的女真族。
“贤弟,既然你已看透局势,可有破解之法?”许贯忠满怀希望地问道。
周野摇头叹道:“难!如今朝堂奸佞横行,勾结敛财,兵事荒废,除非圣上能幡然觉悟,才有一线希望。”
“但如今圣上沉溺享乐,根本不理国事。”
许贯忠等人闻言沉默,气氛顿时凝重。
卢俊义见此,赶紧举杯说道:“各位,朝堂之事与我们无关,且女真是否真能威胁辽国尚不明,咱们不必太过忧虑。”
“是的,咱们畅饮此杯。”燕青也在一旁附和。
虽然他们说得轻松,但大家心中始终有种无法言喻的忧虑。
这场宴会,也渐渐地接近尾声。
当天晚上,周野悄悄地进入了许贯忠的房间。
直到夜深人静时,周野才从许贯忠的房间里走出来。
没人知道他们在屋内谈了些什么。
刚回到自已的房间,周野就听到系统的提示音:“有可任命之人,宿主是否任命?”
周野不假思索地选择了任命。
“宿主任命许贯忠为天满星!”
随着命令的下达,天罡地煞图中的天满星闪耀了光芒。周野点开天满星,许贯忠的资料随即浮现。
星宿:天满星
姓名:许贯忠
绰号:小玄龄
星宿特性:擅谋(擅长谋略,星主所说之谋成功率提升至80%)
周野看到这个特性,内心喜上眉梢。
“谋略”这个词看似简单,但其中牵涉到的层面复杂,能否成功并不容易。
然而,这个星宿特性竟然能将谋略的成功率提升至80%,这几乎等于百分百成功了!
尽管如此,周野心里还是有些惆怅。
因为他依然没弄清楚天罡地煞星的任命条件。
如果是基于好感度的话,史文恭和许贯忠应该没问题,但其他人就难以解释。
周侗作为他的伯父,按理说好感度已经足够,但他却无法被任命为天罡地煞星。
如果是必须认主才能任命的话,那么敕封史文恭时他并没有认主,这就直接否定了这个可能。
至于“转世”之说根本不成立,史文恭和许贯忠显然都不是原著中的天罡地煞人物。
周野思考了许久,但依然没有找到规律。
他曾向系统询问过,但系统始终没有作答,这让他忍不住在心里吐槽:“狗系统,居然不给我说明书!”
周野带着吐槽入睡。
周野与史文恭在卢俊义府上待了七天,这期间,他也见到了李固。
李固是个文质彬彬的青年,看起来斯文,难怪能勾结到贾氏。
不过卢俊义似乎并没有理解周野话中的深意。
告别卢俊义后,许贯忠也决定跟随周野。
许贯忠将母亲托付给燕青照顾,自已带着朴刀,跟着周野离开了大名府。
他们离开大名府后,仅用了五天时间就来到了清河县,武松的故乡。
刚进入城中,周野注意到城门附近有个茶摊,一个老丈正在招呼路人。
三人坐下喝茶,周野向老丈打听:“老丈,您认识武松吗?”
“武松?那可太认识了!”老丈笑着回答,“武松在清河可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史文恭听后,立刻好奇地问道:“武松到底有什么了不起的,麻烦老丈跟我们讲讲。”
老丈笑了笑,慢条斯理地开始讲述:“了不起?也说不上了,听我慢慢道来。”
老丈停了一下,继续说道:“武松自小父母双亡,只剩他和哥哥两人相依为命。”
“哥哥叫武植,人称武大郎,身高不到五尺,长得丑,脑袋可笑,上身长下身短,大家都叫他‘三寸丁’。”
“弟弟武松则长得高大,身高八尺,仪表堂堂,力气大得很,几十个人也挡不住他。”
史文恭和许贯忠听后,感到有些惊讶。
武松和武大郎是亲兄弟,怎么差距如此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