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蜀汉交易战马之事,曹叡交给了刘晔负责。
大汉从曹魏买来的战马,刘禅安排两千匹给魏延,让魏延训练骑兵,陈到、岳飞也得到了两千匹战马训练骑兵。
马岱、王平、张绍、赵统四人各得一千匹战马奉命训练骑兵,赵云年龄大了,讨伐吴国刘禅不打算让赵云领兵上战场,但赵云的儿子赵统可以上战场建功立业。
八月初一,刘禅命人传令各郡,调动兵力前往边郡。
借此大规模调兵之际,刘禅命李宝从建宁郡带兵四千到蜀郡待命。
曹叡也在八月初下令整军备战,准备出兵伐吴之事。
孙权已经得知曹魏和蜀汉要在九月出兵伐吴,也在八月份往边郡调集兵力,加强边郡的军事力量。
八月二十一,刘禅让诸葛亮前往巴东郡,做出准备从巴东郡大举出兵伐吴的意图,并安排人宣扬要夺取荆州,以此给吴国造成压力,达到迷惑吴国牵制吴国兵力的效果。
岳飞、宗泽按照刘禅的命令于八月下旬陈兵边境,给吴国造成压力。
吴国孙权和众高层得知蜀汉要夺取荆州的消息和集结众多兵力意图进军的消息,果然上当,因为蜀汉集结到边境地区的兵力超过了孙权的预测,孙权从庐陵郡调兵八千前往长沙郡、从建安郡调兵五千前往长沙郡。
八月下旬,吴玠率兵一万前往南海郡。
九月初三,魏国满宠率先指挥军队对吴国发动了进攻。
随后几天,魏国其他几路军将领也先后指挥军队对吴国发动了进攻。
九月初六,吴璘率军进入建安郡,霍弋率兵三千作为先锋进军庐陵郡,岳飞带领两千骑兵奔袭庐陵郡,边境地区的大军则交给费祎统领。
在桂阳郡郡城的孟拱也在这一天,带兵向桂阳郡东边的庐陵郡进发。
建安郡和庐陵郡,正是刘禅此次出兵伐吴要夺取的目标。
曹魏宣称他们出兵二十万伐吴,蜀汉出兵十万伐吴,要灭亡吴国,这动摇了吴军的军心,陆逊告诉将领们这是魏军故意夸大其词,实际上并没有出动那么多兵力。
为了搞清楚魏国出动了多少万兵力,陆逊设计抓了魏军将领,从其口中得知曹魏动用了十八万大军后,人麻了!
他预想到了曹魏很有可能会出动十来万兵力,多一点可能出动十五六万兵力,但没想到曹魏居然出动了十八万大军。
除了曹魏,蜀汉集结到边境来的兵力有七八万大军,这还真是奔着灭亡吴国来的啊!
陆逊也实在没有把握挡住曹魏和蜀汉的进攻,于是打算劝孙权割让一些地盘让蜀汉退兵。
只要蜀汉退兵了,那他便有把握挡住有灭亡吴国之心的曹魏的进攻,保吴国不亡。
陆逊去见孙权,对孙权道:“陛下,我设计打败了一支两千兵力的魏军,抓了魏军将领,从他们口中得知魏国虽然没有出动二十万大军,但也距离二十万相差不远,魏国出动了十八万大军,魏国想要灭亡我吴国。”
孙权闻言,心中一惊:“魏国居然出动了这么多兵力!”
“曹叡这小兔崽子居然想灭我吴国,他爷爷曹操、他爹曹丕都没有在朕这里占到便宜,他居然想要灭亡我吴国,他难道真的以为蜀汉会让他灭亡我吴国吗?”
陆逊道:“蜀汉与曹魏联合出兵伐吴,说不定他们已经商量好了怎么瓜分我吴国。”
孙权闻言,心中不由得慌了,要是蜀汉与曹魏已经商量好了怎么瓜分我吴国,那我吴国这一次可就真的危在旦夕了。
不行,朕才称帝几个月啊,朕的吴国决不能这么快就被灭亡,要不然朕这个皇帝岂不是连袁术的不如?
孙权对陆逊问道:“伯言,现在的情况远远超出了我们的预料,我们该如何是好?”
陆逊道:“陛下,魏国出动了那么多兵力,可见曹叡的亡吴之心,我们现在要想让曹叡退兵显然是不可能的。”
“不过,蜀汉还可以谈判,蜀汉还没有对我们吴国发动进攻,说明蜀汉想坐山观虎斗,让我们吴国消耗魏国。”
“只要陛下派使者前往蜀汉对刘禅言明利害,割让一些城池和地盘给蜀汉,想必刘禅会选择退兵。”
“毕竟要是我们吴国真的灭亡了,那他们蜀汉也会被强大的魏国所灭。”
“如果刘禅实在介意陛下称帝之事,那恐怕陛下需要取消帝号。”
孙权闻言,叹道:“唉!早知会因为称帝造成现如今的局面,朕当初就不称帝了!”
突然,有将领带着两个大汗淋漓的军士前来。
两个军士见到孙权,连忙汇报道:“陛下,汉军进攻庐陵郡,请陛下派兵支援庐陵郡。”
孙权和陆逊闻言,心中一惊。
陆逊想到了什么,惊呼道:“坏了,恐怕建安郡也已经遭到了汉军的进攻。”
“自刘禅继位以来,刘禅的目光似乎都放在了南方,刘禅让诸葛亮到巴东郡,并在北部集结兵力宣扬要夺取荆州,很有可能是故意迷惑我们,使我们认为蜀汉要出兵夺取荆州,实则蜀汉真正的目标是庐陵郡和建安郡。”
“这样一来,也就说得通诸葛亮、宗泽、岳飞等人为何现在还不出兵进攻。”
孙权对陆逊道:“伯言,你说会不会刘禅也有灭亡我吴国的打算?”
“现在,蜀汉和曹魏南北夹击我吴国,蜀汉攻打庐陵郡和建安郡的兵力可能有三万,蜀汉动用的兵力不下十万,若是边境地区的几万汉军再对我吴国发动进攻,我们恐怕坚持不了多久啊!”
“要是蜀汉打算与曹魏一同先灭了我吴国,然后再争夺天下,那我们该如何是好?”
孙权彻底慌了,因为曹魏出动的兵力和蜀汉出动的兵力加强都有三十万左右了,这足以灭亡吴国了啊!
“伯言,你说这一回我吴国会被曹魏和蜀汉灭亡吗?”
陆逊对孙权道:“陛下,臣觉得这个可能性不大,陛下没有必要太担心。”
“陛下应该静下心来,想应对之策。”
“曹魏与蜀汉,不可能同心协力的来对付我们吴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