惨烈的战斗,本就让不少魏军新兵感到害怕。
现在汉军跟在退兵后面追杀而来,岸边又乱了起来,一些新兵和一些老兵开始开溜逃跑。
甚至一些在岸边的将领见局势不妙,自已带头撤退。
有人带头逃跑,就有人跟着逃跑。
因为退回岸边的魏军不少,现在越来越乱,曹爽、桓范他们想要维持局面也无法维持。
在岸边这一批士兵的影响,越来越多的魏军士兵开始主动逃跑或者被裹挟逃跑。
汉军还有很多,密密麻麻的汉军追杀而来,已方将士已经开始溃败,没能有效稳住局面,曹爽、桓范都明白接下来将会演变为大溃败。
无法稳定局面,曹爽、桓范他们在亲卫的催促下,选择了撤退。
在汉军追杀的压力下,离汉军近的魏军士兵奋力逃跑,魏军的溃败不管多久便演变成了大溃败......
这一战,汉军战死六千七百多人,杀敌一万三千多人,俘虏了一万五千多魏军士兵。
之前河东郡获得的降兵被分散编入军队,战死的汉军有三分之一是河东郡的降兵。
因为魏军骑兵尽数撤走了,岳飞也就没有安排骑兵去追击曹爽残部。
败得太惨,曹爽不敢承担这场惨败的责任,决定将战败的责任推到桓范头上。
曹爽让人将桓范抓了囚禁起来,将战斗的前因后果写到信中,安排亲信回洛阳将信交给皇帝,向皇帝汇报几次战事。
曹爽收拢残部,收拢了五千八百多人。
曹爽担心汉军安置好俘虏后会出兵围困自已消灭自已,不敢继续留在河东郡,花一天时间收拢残部后,便带兵撤退。
岳飞按照刘禅说的对魏军俘虏进行了思想教育,然后将他们一万俘虏混编进军中,剩下的五千多俘虏则分为五个千人队,安排愿意投靠大汉效忠大汉的魏军将领负责统领。
岳飞安排人将曹爽大军的惨败传开,以震慑河东郡各地的世家、豪强。
河东郡各地的世家、豪强得知曹爽大军惨败的事情,很是震惊。
但知道汉军统帅是谁后,他们感觉曹爽败的不冤。
与曹爽大军惨败的消息一同传开的,还有汉军统帅是岳飞的消息。
岳飞啊,那可是从陈仓打到长安夺取长安,并派兵夺取了潼关、函谷关和武关的能人,当世最顶尖的名将,堪比韩信、卫青、霍去病的名将。
现如今的天下名将,没有谁的战绩能够比得上岳飞。
不少世家豪强得知曹爽大军惨败的消息和岳飞就是河东郡汉军统帅的消息后,主动向岳飞送钱送粮想要交好岳飞。
之前以为河东郡的汉军会被曹爽大军打败,他们选择静待事情的发展。
但现在,曹爽大军在汾水河惨败,损失惨重,汉魏之争,胜利的天平已经向蜀汉倾斜。
没有了曹爽这一路大军,蜀汉想要击退另外两路大军并不是什么难事。
至于吴国,就算攻打蜀汉能够占到一些便宜,那也无法让蜀汉伤筋动骨,毕竟蜀汉可是有孟拱、吴玠、吴璘、韩世忠等名将对付吴国。
洛阳,皇宫。
曹叡得到曹爽的战报,被气得不轻,他没想到几万兵力这么快就被打得只剩下了几千人。
汾水河战斗的惨烈与惨败,也让曹叡再一次意识到了汉军的强悍。
曹叡心念转动:“汾水河之战,汉军的伤亡也不小。”
“若是不管河东郡的汉军,那他们休养一段时间,吸收了俘虏,兵力将得到恢复。”
“反正司马懿也难以从函谷关、潼关攻入关中,可以让司马懿带兵前往河东郡对付河东郡的汉军。”
“不过,得留下两万兵力防备函谷关、潼关的汉军,防止汉军再次东出函谷关攻入大魏境内。”
曹叡让刘放拿来圣旨,给司马懿写了一道圣旨。
“刘放,你拿着圣旨带上几个人去给司马懿传旨,让司马懿带兵前往河东郡,将河东郡的汉军消灭。”
“你随司马懿一起行动,以便了解详细战况,回来与朕说。”
曹叡将圣旨拿起来递给刘放。
“臣遵旨!”刘放恭敬的接过圣旨。
刘放快马加鞭前往司马懿所在的地方,向司马懿传达皇帝的旨意。
“司马懿接旨!”
“臣司马懿接旨!”
司马懿弯腰拱手,恭迎圣旨。
“曹爽带军与汉军在汾水河展开大战,血战损失近半后鸣金收兵,不料导致大军溃败。
汉军损失也不小,但现在获得了不少我军俘虏,若是不及时出兵讨伐,汉军将会吸收俘虏恢复兵力。
司马懿,朕命你留下两万兵力防备函谷关方向的汉军,带领五万兵力前往河东郡,将河东郡的汉军消灭,然后从北方攻入关中。”
“大将军,接旨吧!”
司马懿恭敬的接过圣旨:“臣领旨!”
刘放对司马懿道:“大将军,陛下命我随你一起行动,以便了解战况,好向陛下细说。”
司马懿闻言,微微点了点头道:“嗯,好!”
刘放道:“大将军,请今天便做好准备,明天早上便出兵前往河东郡。”
“前往河东郡消灭汉军之事,宜早不宜迟。”
司马懿点头应道:“好,我这就召集众将领做安排。”
......
张郃为了早些夺下汉中,自已亲自率领着两万精锐大军向汉中进发。
张郃命令其余部队,按照既定路线自行赶赴汉中,在指定日期前带兵抵达目的地。
诸葛亮安排派遣经验丰富、智勇双全的大将吴懿奔赴汉中坐镇指挥。
吴懿带兵赶到汉中,集结兵力防备曹魏。
张郃带领大军抵达边境时,大汉已在边境集结了一万两千多兵力准备防御张郃大军的进攻,后续赶往汉中的部队争取时间。
张郃令大军休整两日,然后派兵发起进攻。
兵力差距不大,汉军又占据地利优势,张郃也没有不计代价的拼命猛攻,一时间无法击败吴懿。
吴国孙权安排五路大军攻打大汉,宗泽负责对付一路吴军,孟拱负责阻拦两路吴路吴军,吴玠、吴璘各自对付一路吴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