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分离成功!二级点火成功!"
控制室里响起一阵低低的欢呼,但很快又安静下来。还没到庆祝的时候,最困难的部分还在后面。
"二级正常工作,速度和轨道参数符合预期。"
"360秒,二级工作正常。"
"准备卫星分离..."
这是最后一个关键节点,如果卫星能顺利分离并进入轨道,那么任务就算成功了。
"卫星分离成功!正在接收信号..."
几秒钟的沉默后,通信操作员激动地喊道:"收到卫星信号!频率稳定,信号强度良好!"
"轨道确认,'自由星'卫星成功进入预定轨道!"
控制室里终于爆发出欢呼声,但与想象中热烈的庆祝不同,这欢呼显得压抑而短暂。人们互相击掌,露出疲惫的微笑,但眼中没有胜利的喜悦,只有如释重负的解脱。
冯·莱布恩瘫坐在椅子上,长舒一口气。他应该感到高兴,但内心却充满了苦涩。这次"成功"来得太晚了,白头鹰国己经永远失去了成为太空第一国的荣誉。更糟的是,他们甚至不知道为什么前三次会失败,这个阴影将永远笼罩在他们的太空计划上。
观礼台上,统领起身向周围的人致意,脸上挂着官方式的微笑,但所有人都能看出那笑容背后的强颜欢笑和深深的憋屈。
记者们纷纷拍照,闪光灯此起彼伏,但没有人提问关于"为什么是第二"的尴尬问题。
半小时后,统领站在临时搭建的讲台前,向全国发表讲话:
"今天是伟大的一天,我们的'自由星'卫星成功进入太空轨道,标志着白头鹰国正式迈入太空时代..."
台下的记者们安静地记录着,没有往常发布会上的热烈掌声。统领的话语空洞而乏力,就像一个不得不承认自己只考了第二名的优等生,努力掩饰着失落和不甘。
"...虽然我们不是第一个,但我相信我们的太空技术将引领世界,未来属于白头鹰国..."
讲话结束后,统领拒绝回答任何问题,匆匆离开了现场。他的车队驶离发射场时,没有向欢呼的人群致意,因为根本没有欢呼的人群。这次发射成功,更像是一次痛苦的"补考及格",而不是值得骄傲的胜利。
世界各大媒体的报道也显得平淡无奇:
《纽约时报》:白头鹰国"自由星"卫星成功入轨,成为太空第二国
《泰晤士报》:迟来的成功——白头鹰国终于将卫星送入太空
《费加罗报》:追赶者的困境:白头鹰国卫星成功但风光不再
这就是成为第二名的代价——即使你做得很好,但所有人都只记得你不是第一。
北极熊国,巴尔喀什湖附近的秘密发射场,深夜。
与卡纳维尔角的阳光明媚不同,这里乌云密布,仿佛暴风雨随时会来临。R-7火箭矗立在发射台上,周围的工作灯将其照得通明。
科学院院长波利亚科夫站在控制中心,神情凝重。自从龙国宣布卫星成功,再到白头鹰国的"自由星"也进入轨道,北极熊国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首座己经明确表示,如果这次再失败,整个项目组将被送去西伯利亚"反思"。
"所有系统检查完毕了吗?"波利亚科夫问道,声音中充满疲惫。
"是的,院长同志。每个系统都经过了最严格的检查,发现的所有小问题都己解决。"
波利亚科夫点点头,但内心依然忐忑。他们己经修改了设计,吸取了上次失败的教训,但谁知道会不会又出现什么意外?
"首座同志和政治局成员己经在指挥中心就位,等待观看发射首播。"副院长低声提醒。
波利亚科夫暗自叹气。与白头鹰国不同,首座没有亲临现场,而是选择在莫斯科的安全指挥中心观看。这既是安全考虑,也是为了避免万一失败带来的当场难堪。
"开始最终准备程序。"波利亚科夫下令。
发射台周围的技术人员加快了动作,完成最后的检查和准备工作。与此同时,控制中心的操作员们也进入了最紧张的状态,每个人都清楚这次发射的重要性。
"T-30分钟,燃料加注完成,所有系统正常。"
波利亚科夫紧盯着显示屏,心中默默祈祷。作为一个科学家,他知道祈祷毫无意义,但此刻,他宁愿相信有某种超自然力量可以帮助他们。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发射准备工作按部就班地进行着。每完成一个环节,波利亚科夫的心就稍微放松一点,但随即又被下一个环节的担忧填满。
"T-10分钟,进入最终倒计时。"
控制中心里的气氛紧张到了极点,每个人都专注于自己的工作,没有多余的交谈。波利亚科夫走到主控台前,亲自监督最后的发射程序。
"各系统报告状态。"
一一确认所有系统就绪后,最终倒计时开始:
"10...9...8..."
波利亚科夫的手心己经全是汗水,他知道,这次发射将决定北极熊国在太空竞赛中的地位,也将决定他和整个团队的命运。
"...3...2...1...点火!"
R-7火箭的发动机点燃,巨大的火焰和浓烟从底部喷出。火箭缓缓升空,然后迅速加速,穿过低云层,向太空进发。
"第一级正常工作,推力稳定,姿态控制良好。"
"120秒,准备一级分离。"
"一级分离成功,二级点火成功!"
控制中心里响起一阵低低的欢呼,但波利亚科夫示意大家保持冷静。上次失败就是在这之后发生的,现在还不是庆祝的时候。
"二级正常工作,轨道参数符合预期。"
"360秒,二级工作稳定,准备卫星分离。"
这是最关键的时刻,波利亚科夫的心跳几乎要冲出胸膛。
"卫星分离成功!正在接收信号..."
几秒钟的沉默后,通信操作员激动地报告:"收到卫星信号!信号强度符合预期!"
"轨道确认,'曙光-1'号卫星成功进入轨道!"
控制中心里爆发出欢呼声,科学家和工程师们互相拥抱,庆祝这来之不易的成功。波利亚科夫也松了一口气,露出疲惫的微笑。
但就像白头鹰国一样,这欢呼声很快就平息了。所有人都知道,他们不是第一个,甚至不是第二个,而是第三个将卫星送入太空的国家。这个事实大大削弱了胜利的喜悦,留下的只有一种苦涩的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