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问天
在月光的映照下,冀州鼎上那道狰狞的裂痕显得格外刺眼,仿佛是大地的伤口一般,从中渗出的黑红黏液,在月色下散发着诡异的光泽。鼎腹上原本雕刻精美的黄河纹路,此刻却像是被一股无形的力量冲击,突然暴突成一根根青筋,在鼎壁上扭曲蠕动。
赵芙站在鼎前,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恐惧,但她还是深吸一口气,伸出指尖,小心翼翼地去触碰鼎耳。就在她的指尖刚一触及鼎耳的瞬间,整尊巨鼎突然发出一阵低沉的嗡鸣,仿佛是沉睡千年的巨兽被惊醒,发出的怒吼。
随着嗡鸣声响起,鼎内突然泛起一阵涟漪,紧接着,一只巨大的蛟龙虚影缓缓浮出水面。那蛟龙身躯庞大,鳞片闪烁着寒光,龙角上挂着的,竟然是温韬的摸金符!而那摸金符的尾端,系着的竟然是赵匡胤的三缕须发!
“戌时三刻,鼎碎魂归!”突然,一阵尖锐的啸声响起,仿佛是来自九幽地狱的恶鬼在嘶喊。赵芙定睛一看,只见萧太后的残魂正悬浮在鼎上空,她的面容扭曲,眼中透露出无尽的怨恨和疯狂。
随着萧太后残魂的尖啸,鼎身的锈斑像是被一股强大的力量震碎,纷纷剥落。赵芙只觉得一股强大的吸力从鼎内传来,她的魂魄像是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紧紧抓住,不由自主地被吸入鼎内。
进入鼎内后,赵芙眼前的景象让她瞠目结舌。只见那蛟龙的骨架上,缠绕着三百条青铜锁链,每一条锁链的链头,都拴着一颗历代节度使的颅骨!这些颅骨空洞的眼眶,仿佛在凝视着赵芙,透露出一股令人毛骨悚然的气息。
而此时,温韬的残影突然从龙睛中渗出,他的手中握着那把盗墓铲,正将一团混着玉玺碎末的汞液,缓缓注入鼎底“九鼎聚魂”的阴刻阵眼。
鼎中黑血突然沸腾,凝成小篆"九鼎碎,赵氏亡"。字迹随写随消的刹那,赵芙的第三只眼突然刺痛——她看见鼎底沉睡着武周时期的司天监女官,那女子的面容竟与自己别无二致!女官的心口插着半截镇龙钉,钉身缠满自己前世写给武则天的谏言血书。
"芙儿看鼎纹!"延嗣的结晶右臂插入鼎腹。青铜饕餮纹突然暴长獠牙,咬住他的手腕。汞血顺纹路流入鼎内,惊现骇人幻象:黑衣道人正将赵芙及笄时剪下的青丝埋入鼎耳,发丝遇血生根,在虚空拼出"双十死劫"的契丹谶言。
子时更鼓从鼎足传来。冀州鼎突然倾斜,鼎口喷出的不是秽血,而是浸泡童尸脑浆的青铜卦签。赵芙抓握签文时,掌心突然浮出萧太后的星纹胎记——签文遇此印记即燃,在空中烧出"统和二十二年秋,魂归墨守时"的血色轨迹。
在五更鸡鸣声刺破夜幕的那一刻,鼎内的女官突然猛地睁开了双眼,仿佛被某种力量惊醒一般。她的身体开始剧烈地颤抖起来,脊椎骨一节节地爆裂开来,发出令人心悸的响声。然而,令人惊讶的是,从骨缝中钻出的并不是骨髓,而是一片片残破的《墨子·天志》篇章。
这些残章在鼎内飞舞着,如同被赋予了生命一般,最后竟纷纷钻进了女官的身体里。赵芙的魂魄在这股强大的力量冲击下,被硬生生地从鼎中震了出来,飘浮在空中。她最后一眼瞥见鼎底的暗格中,掩埋着一支鎏金步摇,那是萧太后及笄时所佩戴的耳坠,此时正泛着幽幽的青光,将"芙"字侵蚀成了契丹文的"统和初年"。
随着晨光逐渐染红鼎身的裂痕,一个黑影在雾气中缓缓浮现。那是一个身着黑色道袍的道人,他的身影在雾气中若隐若现,仿佛随时都可能消散。然而,当他手中的拂尘突然暴长时,一切都变得清晰起来。
那拂尘的尘丝如同有生命一般,迅速缠住了赵芙的蛇尾逆鳞。每一根丝线的末端,都系着一颗墨村工匠的舌骨,骨面上刻着"九鼎聚,女祸生"的禁术密语。而在黄河的对岸,其余的八鼎似乎也感受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