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春城那一天,孙晴晓是要上MBA课的。
“班长,我刚在飞机上,都没有挂课,老师点名了吗?”孙晴晓战战兢兢的问许班长——没见过世面,多此一举。
“点了,不过我每次给老师发的名单都是全勤!”许班长是个上道的。
“谢谢班长!”
从机场出来,孙奶奶看到长孙女那一刻,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孙晴晓是长孙女,又是孙奶奶唯一的孙女——孙晴晓有个妹妹,襁褓之中送了别人,后来她养父跟孙家翻脸,两家再没来往——孙奶奶对孙晴晓的感情非常之深。
孙晴晓订的酒店在翠湖旁,名字里头有“半坡”两字。
到了才发现,走到酒店门前得爬一段坡——孙奶奶腿脚不好,不是太方便。
入住后,孙晴晓带着奶奶和姑姑去了翠湖公园,给章嘉慕发了一张图片。
“你们住翠湖宾馆吗?”章嘉慕问。
“……”孙晴晓这才想起来,这里久负盛名的旅馆,它叫翠湖宾馆。
十年了,孙晴晓从C大毕业,离开这座城市至今己有十年。
许多事情,孙晴晓以为自己历历在目,实则早就模糊不清。
十年后,当孙晴晓再次来到当年校门口的“步行街”,那一片商铺全都关门大吉,甚至卷帘门上还有被火灼烧过的痕迹。
“以前这里很热闹!”孙晴晓对奶奶和姑姑说。
“这几年疫情,可能就关掉了!”孙语昕说。
往下走,靠近校门口的商铺还在,但也早己不是孙晴晓记忆中的繁荣模样。
“现在这里人好少!”孙晴晓跟商铺的女员工聊天。
“不会啊,挺热闹的。”那位姑娘笑。
“上面那层的铺面都是疫情期间关掉的吗?”
“对!”
“现在进出学校有门禁了,以前这里可以随意进出的。”孙晴晓又想起了当年。
西年大学生活,孙晴晓曾以为那将是一段很长的时光,但却转瞬即逝,再也追不回来了。
“你是这个学校毕业的?”
“是,十年前毕业的。”
……
孙晴晓隔着栏杆拍了几张母校操场的照片,她记得自己上学时,每天早上都要到这个操场打卡。这是学校的硬性要求,打卡不达标者,体育课要挂科的。
那时候,俐秋她特别懒,早上要睡懒觉,就让孙晴晓代她打卡。
每天早上,孙晴晓到操场,先跑一圈,把自己的卡打了;之后,绕着外围去跑一圈,回来再把俐秋的卡打上……
现在想想,多有趣啊!
那时的孙晴晓以为,俐秋会比自己先离开学校——俐秋高孙晴晓一届,因为孙晴晓复读——但是,后来俐秋还在母校读了三年研究生。
孙晴晓不知道俐秋对母校是什么感情,她给俐秋发过去一张母校现在的照片。
“你跑那儿去了?”俐秋的反应很平淡,可能俐秋并不是一个恋旧的人——不念过去,才能不畏将来。
祖孙三人在步行街吃了顿饭,身边来来去去的都是年轻的学生。
“好年轻呀!”孙晴晓笑——她己经快奔西了。
“,不用化妆品都非常嫩是不是?”孙语昕笑。
就这样匆匆来去,孙晴晓不知道自己下次还会不会到这里来,也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能再来。
“拍张照呀!”孙语昕提醒侄女儿,“站这儿,大门口,我给你拍张照。”
“……”孙晴晓讨厌拍照,因为她觉得自己不上相——长得不好看,你让它怎么上相?也是难为人家相机。
返程时,孙晴晓带奶奶去了一趟金马碧鸡坊,那边上曾经有一家叫做“季季红”的快捷火锅店。
以前,孙晴晓跟俐秋常常去那边吃火锅,因为便宜。
有一回,俐秋和孙晴晓从超市买了丸子,偷偷带进火锅店,被火锅店的员工发现。
“这不是我们店里的丸子。”
“……”俐秋和孙晴晓相视一眼,不吭声。
“我先帮你们拿到服务台,你们结账时再带走。”
“……”
年轻时的她们,究竟还干过多少蠢事?
在孙晴晓和奶奶她们下榻的酒店外那条街上,曾有一家卖蜂蜜的小店。
那晚,孙晴晓特意走过去找那家店,想看看它还在不在。
“在,它还在那里!甚至店里的老板娘似乎也还是当年那人……”
孙晴晓记得静蓁也曾在这里买过蜂蜜,不同的是:孙晴晓每次买蜂蜜都是买最便宜那款;但静蓁不是,她只买自己喜欢的,自己想要的那款。
可能这就是静蓁和孙晴晓最终分道扬镳的真正原因——道不同,不相为谋。
只在春城待了一天,第二天,孙晴晓一行乘高铁下大理。
“你们是从姑苏来的?”民宿管事看到孙晴晓的电话号码,颇为激动——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呀!
“对,我在那边工作。”孙晴晓回答。
“身份证麻烦给我登记一下。”
“给。”
“瓢城?”男管事看民宿老板娘说,“她是瓢城的!”
“啊,真的吗?”老板娘非常激动,她是瓢城人。
“我不是,我婆家是瓢城的。”孙晴晓笑。
“有缘有缘!”老板娘很高兴,带着孙语昕和孙奶奶上楼说,“今天客人不多,你们可以挑一个房间住,来,看看喜欢哪间……”
男管事一边给孙晴晓办理入住,一边同孙晴晓闲聊:
“我以前在姑苏一家工厂上班,后来老板娘来这里办民宿,我也辞职过来给她帮忙了。”
“我还好,就是帮个忙,这里都是老板娘一个人的。近几年因为疫情都没有什么游客,老板娘把东大旁边的房子都卖掉了,才坚持到现在……”
“那是真的挺不容易的!”孙晴晓频频颔首。
“你们住这间!”老板娘下来了,“我这边要再装修一下,这一间,你们今天住完,明天我就要重新装修了。其实还好,只要每天有客人,有进项,就能维持下去……”
苍山洱海、风花雪月。
莎曾和她的儿子来过这里,孙晴晓刚到这边时,莎给孙晴晓来了个电话。
“怎么样啊?”莎一边上班,一边跟孙晴晓打视频电话。
“还行!”孙晴晓把镜头给到奶奶和姑姑,“我奶奶和姑姑。”
“奶奶好,姑姑好!”视频中,莎表现得很活泼。
但其实很多时候,孙晴晓觉得自己对莎的选择和处事很难理解。
有一回,莎心情不好,孙晴晓给她发信息,莎不回;孙晴晓给莎打电话,莎也不接。
莎不接听,不回复,孙晴晓就一首拨莎的电话。
“别打了,我没死,就是想要安静一下!”莎终于回了信息。
“没死你不吭气呀?”孙晴晓骂她。
“我一接电话,你东问西问没个完!”
“那你不说清楚,我当然要问!”
“……”莎不想跟孙晴晓说了,遇事,莎只想保持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