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个新年到来!
孙晴晓三年的MBA生涯即将进入倒计时,元旦后的第一个周末,学校组织论文预答辩。
孙晴晓很紧张!
按照以往的经验,MBA学生的答辩通过率只有35%~45%,很低。
光阴似箭,开题答辩都好像还是昨天的事。
郭母在江城待够了,郭参给蹦蹦请了半个月假,提前送这祖孙两个回老家去。
“现在是上幼儿园,没什么干系;明年上小学,可不能再这样请假了!”孙妈妈对女儿说,“你那个婆婆也真是,怎么一切都要以她自己为主?不应该把孩子的事情放在首位吗?”
用曾老的话来说:你作为父母,如果不给儿女带孩子,那就是在败家!说什么儿孙自有儿孙福是最不负责任的!任何家族的兴旺,都需要有人付出,三代人中间,总要有一代人吃苦。
“明年我MBA毕业,学习没那么紧张,我可以自己带孩子。早上让郭参送,傍晚我自己接,或者我请一位阿姨,帮我接孩子,再做一顿晚饭。”孙晴晓想得还挺美。
“也是,那样的话,你的日子还能更好过些。”孙妈妈说。
答辩时,孙晴晓是最后一位。导师说她领了个好序号——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到你最后一个,答辩老师累了一天,没剩几口气,随便问两个问题就结束了!
的确!孙晴晓的预答辩相对顺利。
“今年的通过率有80%。”同门说。
“是的,有的时候就是得看政策,赶上好时候,就不一样了!”导师说。
“……”孙晴晓只希望自己能够顺利通过接下来的盲审,顺利完成学业,拿到毕业证和学位证。
“盲审是最关键的!”导师说,“你们回去一定要认真修改论文。
“啊!”同门说,“没事,没事,关关难过,关关过,没问题的!”
“……”孙晴晓非常佩服这位同门的乐观与自信——她是事业单位背景,写MBA论文,她能写出个什么来呀?
“反正我都是从网络上复制粘贴的,我又不懂这个。”这位同门说的实话。
“……”孙晴晓觉得,至少我在这个领域工作,她一个门外汉都能这么自信,没道理我要觉得自己不行的呀!
“而且,我还可以找章嘉慕帮我一起改论文!”孙晴晓不是个喜欢麻烦别人的人,但是她就特别不怕麻烦章嘉慕。
临近年尾,孙家一连出了好些事。
先是孙晴晓的二叔脑梗,虽然抢回来一条命,却连话都说不利索了。
“老二媳妇舍不得钱给老二补身体,那我们就多包点红包吧!”孙家三叔建议。
“那行,每人给1000吧。”孙爸爸同意。
“你不用问我,你什么时候听过我的意见?”孙妈妈说,“再说了,我本来也不是那刻薄的人,你弟弟现在这样,该帮的,也应该。”
“量大福大,量大福大。”孙爸爸这样恭维了妻子一句。
既然父辈们给1000,孙晴晓回去就给她二叔包了900块钱红包以示慰问。
“我千叮万嘱让你不要给你二叔包红包,我过年回家会替你包,你为什么不听?还给900,你以为自己是什么大老板啊?你一个月工资才几个900?”孙妈妈被女儿气得够呛!
“我也是觉得二叔可怜,他现在这个样子,以后肯定是不能外出打工了,我只是救急!”孙晴晓说。
“你自己还等着别人去救呢!”孙妈妈越说越生气,“再说了,你是个外嫁的姑姐,有个200块钱就己经不错了!”
“……”孙晴晓不听:那我都己经给出去了,况且都说是救急不救穷了,救穷,我也救不起!
不过半个月时间,孙晴晓的小叔叔也生病入院——心梗!
当天上午,孙晴晓给奶奶打电话——她每天至少给奶奶打两通电话,奶奶她一个人在家,实在太无聊——奶奶对她说:“我和你姑姑正回老家呢!”
“这么早?”
“嗯,你姑姑说要去办点事儿!”
“噢,好!那你们一路平安!”
事后孙晴晓才知道,小叔叔突发心梗住院,姑姑接到电话时,人还在床上,她立刻起床洗漱,让奶奶马上收拾东西,火急火燎的往回赶。
孙语昕没有让她妈妈知道兄长住院,甚至孙家二叔脑梗,己经出院,回老家住进了康复中心,孙家众人都没让孙奶奶知道——
老人家年纪大了,受不了刺激;况且,告诉她也没用。
到地方,孙奶奶得知幼子入院,人差点就没了,一个劲的说,“运气不好,运气不好……”
“人没事就很好了!”孙晴晓宽慰奶奶。
孙家小叔在帮吴先生做事,那天他突然胸痛,吴先生马上把孙小叔送到医院。检查后得知是心梗,吴先生又立刻动用关系,联络了专家马上给孙小叔做手术……
这个时候,孙语昕和吴先生己经分手。
吴先生还能这样关照孙家小叔,可谓难能可贵。
孙家最希望孙语昕同吴先生和好的,是孙家三叔夫妇,或许他们有利可图。
“你三婶一个劲的说,要让你姑姑跟吴先生和好。”孙妈妈对女儿说。
“您可千万别跟着她瞎起哄!”孙晴晓告诫妈妈,“姑姑会和吴先生分手,必定是因为吴先生没有满足姑姑的期望。”
孙晴晓一针见血,关键是她并不想占姑姑的便宜,体谅姑姑不惑之年,连个安定都没有。
孙语昕说她曾得到过一句箴言:中年后,竹篮打水一场空!
“你的论文怎么样了?”孙妈妈问女儿。
“还在改呀!”孙晴晓的脑子里也是一阵飘飘渺渺、朦朦胧胧——乱。
“加油加油,你肯定没问题的。”孙妈妈总心怀美好向往,“等你MBA毕业以后,看你们老板能不能提拔你当个小领导。”
“……”孙晴晓笑。
几年前,她也曾得到过箴言:你的领导就是你的贵人,在领导的提拔下,中年的你可平步青云。
“谁知道呢?”孙晴晓笑。
现在VE公司江河日下,看起来大势己去。
好多同事总把要离职挂在嘴边,可是日子一天天过去,他们不都还在吗?
比如文经理!
文经理是本地土豪,家里有矿,并看不上VE公司给他发的这三瓜两枣。
可是,他为什么迟迟没有离职?
可见外头的形势绝对不容乐观,那些口口声声要离职的人,根本没有能力找到更好的工作。
那样的虚张声势,只会令人生厌!
“文经理如果离职,我是不是可以接替他的位置呢?”孙晴晓自己盘问自己,“谁知道呢!”
新的一年马上就要开启,惟愿:祸不单行昨夜行,福无双至今日至。
本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