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宫的深处,奢华的宫殿内弥漫着一股压抑的气息。巨大的青铜烛台上,烛光摇曳,将赵高和胡亥的身影投射在墙壁上,影影绰绰,犹如鬼魅。
胡亥身着华丽锦袍,在殿中来回踱步,神色焦虑:“赵高,扶苏那边迟迟没有动静,莫不是看出了诏书的破绽?万一他起兵反抗,该如何是好?”
赵高微微躬身,脸上露出一抹阴笑,细长的眼睛眯成一条缝:“公子莫急。扶苏向来优柔寡断,就算有所怀疑,谅他也不敢轻易举兵。”
“可蒙恬手握重兵,若他们联手,我这皇位恐怕……”胡亥停下脚步,眼中闪过一丝慌乱,紧紧盯着赵高。
“公子多虑了。”赵高上前一步,声音低沉而阴冷,“老奴己派人密切监视他们的一举一动。再者,朝中大半大臣己被我们拉拢,即便扶苏有所动作,也难以成事。”
“话虽如此,但我还是放心不下。”胡亥皱着眉头,双手不自觉地握紧,“你可有万全之策?”
赵高嘴角上扬,露出一丝狡黠的笑容:“依老奴之见,我们可先下手为强。一面散布谣言,说扶苏意图谋反,蛊惑人心;一面暗中调集兵力,以防万一。”
“散布谣言?这能有用吗?”胡亥一脸怀疑,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犹豫。
“公子,谣言的威力不可小觑。”赵高抬起头,眼中闪烁着阴狠的光芒,“只要传得够广,百姓和将士们难免会心生疑虑。届时,扶苏便是有口也难辩。”
“嗯,你说得有理。”胡亥微微点头,神色稍缓,“那这谣言该如何散布?又该调遣哪些兵力?”
“此事老奴早己安排妥当。”赵高凑近胡亥,压低声音说道,“老奴的心腹会在各地散布谣言,将扶苏描绘成一个妄图篡夺皇位的逆臣。至于兵力,可调附近郡县的驻军,暗中集结,以备不时之需。”
“好,就依你所言。”胡亥拍了拍赵高的肩膀,脸上浮现出一丝得意的笑容,“只要能除掉扶苏,这天下便是我胡亥的了。”
“公子英明。不过,还有一事需公子留意。”赵高微微皱眉,眼中闪过一丝忧虑。
“何事?快说!”胡亥急切地问道,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紧张。
“朝中虽有不少大臣支持我们,但仍有一些顽固之徒,对扶苏忠心耿耿。”赵高缓缓说道,“这些人若不除去,恐怕会成为我们的绊脚石。”
“哼,一群不识时务的老家伙。”胡亥冷哼一声,眼中闪过一丝杀意,“你说该如何处置他们?”
“老奴建议,找个借口将他们罢官免职,重则打入大牢。”赵高眼中闪过一丝狠厉,“如此一来,朝中便再无阻碍。”
“好,就这么办。”胡亥咬牙切齿地说道,“我倒要看看,扶苏这次还如何翻身。”
“公子,还有一件事。”赵高犹豫了一下,还是开口说道,“扶苏若得知我们的这些举动,很可能会加快行动。我们需提前做好应对准备。”
“怕他作甚!”胡亥不屑地挥了挥手,“我有你相助,何惧一个扶苏。不过,你还是要多留意他的动向。”
“老奴明白。”赵高恭敬地应道,“公子放心,老奴定会竭尽全力,助公子坐稳这皇位。”
此时,一阵冷风吹过,殿门被吹得哐当作响,烛火剧烈摇晃。胡亥不禁打了个寒颤,心中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
“怎么回事?为何突然起风了?”胡亥脸色微变,下意识地抱紧了双臂。
“公子莫怕,许是天气变化。”赵高连忙安慰道,眼神却警惕地看向西周。
“但愿如此。”胡亥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赵高,你一定要确保万无一失。”
“公子放心,老奴必定全力以赴。”赵高低头应道,心中却暗自盘算着下一步的计划。
在这深宫之中,阴谋如同藤蔓般蔓延生长。赵高和胡亥自以为算计周全,却不知,他们的一举一动早己被暗处的人看在眼里。
而远在边疆的扶苏,也即将收到关于咸阳城异动的消息。一场关乎大秦命运的风暴,正悄然酝酿,各方势力都将被卷入其中,无人能够幸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