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智破难题展大唐风华
在唐朝的繁华都城长安,巍峨的宫殿与熙攘的市井相互映衬,彰显着这个时代的昌盛。此前,李逸风在改革税收制度的推行中,历经朝堂纷争与江湖险阻,凭借着智慧和武曌的暗中支持,艰难前行。如今,唐朝迎来了一批远道而来的外国使者,他们带着复杂的目的踏入这片土地,一场没有硝烟的外交较量悄然拉开帷幕。
这日,金銮殿上气氛庄重而又微妙。各国使者身着奇装异服,神色各异,站在殿下。为首的使者来自西域的一个神秘国度,他微微仰头,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傲慢,向前踏出一步,双手抱拳行了个不太标准的唐礼,说道:“久闻大唐乃天朝上国,人才济济,智慧非凡。此次我等远道而来,特带了几个难题,欲向大唐求教,还望陛下应允。”
坐在龙椅上的皇帝听闻,微微皱眉,心中不悦,但又顾及大国颜面,不好首接拒绝。此时,武曌在一旁轻声说道:“陛下,既是友好交流,不妨听听使者所言。我大唐人才辈出,岂会怕这些难题。”皇帝思索片刻,点头道:“使者请讲。”
李逸风站在朝堂之上,心中隐隐不安。他深知这些外国使者不会轻易提出简单问题,必有深意。果不其然,使者清了清嗓子,说道:“第一个问题,我等国家有一种宝石,颜色绚丽多变,却极为坚硬,寻常工具无法切割。听闻大唐工艺精湛,不知可有办法将此宝石切割成所需形状?”
此言一出,朝堂上顿时议论纷纷。大臣们交头接耳,面露难色。有的小声嘀咕:“这宝石如此坚硬,如何切割?莫不是故意刁难。”工部尚书站出来,犹豫着说道:“陛下,这宝石从未听闻,切割之法实在……”皇帝的脸色愈发难看,看向众人,希望有人能站出来解决难题。
李逸风在一旁沉思片刻,心中己有了主意。他向前一步,行礼道:“陛下,臣有办法。”众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在他身上。李逸风接着说:“世间万物,相生相克。这宝石虽坚硬,但可利用金刚砂来切割。金刚砂硬度极高,用其制作成切割工具,再配合合适的器械,定能将宝石切割成所需形状。”使者微微一惊,没想到李逸风如此轻易地就给出了解答。但他很快恢复镇定,冷笑一声道:“不愧是大唐,果然有些见识。不过,这只是第一个问题。”
紧接着,使者提出了第二个问题:“我等国家有一片沙漠,时常狂风肆虐,沙暴不断,人畜难以生存。听闻大唐治理有方,不知可有良策治理这沙漠?”这个问题一出,朝堂上再次陷入沉默。沙漠治理,在当时是一个极为棘手的问题,即便是现代,也是一项巨大的挑战。
李逸风心中明白,这个问题难度极大,但他不能退缩。他回想着现代关于沙漠治理的知识,缓缓说道:“治理沙漠,需从多方面入手。首先,可以在沙漠边缘种植耐旱的植被,形成防风固沙带。这些植被能够固定沙丘,减弱风力。其次,合理利用水资源,挖掘水井,引入河水,采用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为植被生长提供水分。再者,还可以设置沙障,降低风速,减少风沙侵蚀。只要持之以恒,定能改善沙漠环境。”
使者的脸色变得有些难看,他没想到李逸风对沙漠治理也有如此深入的了解。但他仍不死心,抛出了第三个问题:“我等带来一首本国的诗歌,其韵律独特,寓意深远。不知大唐哪位能将其翻译成优美的唐文,且不失原意,还能保留其独特的韵律?”说罢,使者命随从呈上诗歌。
大臣们纷纷传阅诗歌,面露难色。诗歌翻译本就不易,更何况要保留独特韵律,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李逸风接过诗歌,仔细研读起来。诗歌中描绘了异域的山川风光、风土人情,语言优美却又充满陌生的文化意象。他陷入沉思,脑海中不断思索着如何在保留原意的基础上,用唐诗的韵律来呈现。
片刻后,李逸风抬起头,眼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他缓缓开口,用流畅而优美的唐文朗诵出翻译后的诗歌。诗句平仄押韵,意境深远,不仅完美地传达了原诗的意思,还融入了大唐诗歌的韵味。朝堂上一片惊叹,大臣们纷纷赞叹李逸风的才华。皇帝脸上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对李逸风的表现十分满意。
使者脸色铁青,他原本以为这三个难题足以难倒大唐众人,没想到李逸风轻松化解。他心有不甘,正欲再提刁难问题时,武曌开口道:“使者远道而来,带来难题,我大唐一一化解。如今,我大唐也有一些文化瑰宝,不知使者可愿欣赏品鉴?”说罢,示意乐师和舞者上前。
悠扬的唐乐响起,舞者们身着华丽的服饰,翩翩起舞。舞姿优美,仪态万方,展示着大唐的盛世风华。接着,又有文人墨客献上书法和绘画作品,笔走龙蛇,丹青妙笔,让使者们大开眼界。在欣赏过程中,李逸风注意到使者们眼中的傲慢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敬畏和欣赏。
表演结束后,使者心悦诚服地说道:“大唐果然名不虚传,今日见识到了大唐的智慧和文化魅力。我等回去后,定当如实传颂大唐的繁荣昌盛。”皇帝微笑着点头:“愿我大唐与各国友好往来,共同繁荣。”
这场外交较量,以大唐的胜利告终。李逸风凭借着现代知识和智慧,成功化解了外国使者的刁难,展示了大唐的风采,也赢得了众人的尊重。他深知,在这个时代,每一次挑战都是机遇,而他将继续在这片土地上,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为大唐的繁荣贡献力量。
随着外国使者的离去,朝堂恢复了往日的平静,但李逸风知道,未来还有更多的挑战在等着他。武曌在宫中召见了他,眼中满是赞赏:“李卿,此次多亏了你。若不是你,我大唐今日恐怕要颜面扫地。”李逸风谦逊地说:“臣不过是略施小计,能为陛下和大唐分忧,是臣的荣幸。”武曌看着他,意味深长地说:“你之才,远不止于此。日后,我大唐还需你多多出力。”李逸风心中明白,武曌对他寄予了厚望,而他也将不遗余力地支持武曌,共同面对未来的风雨。
回到府邸,李逸风回想着今日朝堂上的一切,感慨万千。他深知,自己在这个时代己经不再是一个旁观者,而是一个参与者,一个推动者。他决定将现代的知识和理念更多地融入到大唐的发展中,为这个古老的国度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而在这过程中,他也将不断成长,书写属于自己和大唐的辉煌篇章。
夜晚,长安的灯火辉煌。李逸风站在庭院中,望着星空,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他知道,明天又是新的一天,新的挑战在等待着他,但他毫不畏惧,因为他有智慧,有信念,还有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在这个波澜壮阔的时代,他将继续前行,创造更多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