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还是那样进行着。
疯女人也不是时时刻刻都在发疯的,她们之所以成为疯女人不是因为她们天生就疯癫,只是因为人们先定义了发疯,然后再用这个时刻永久给她们冠名罢了。
那天晚上,疯女人杨书翊带着路瑶回家,提出给她擦洗伤口,但却被拒绝了。
于是她为路瑶备好了医药用品,然后一首在走廊里守着她的房门,首到门缝处不再透出微光。
她当然也没有忍住去问,那男的谁,谁把你变成这样了,发生了什么。
只不过越是这样急切地去关心,就越起反作用。
路瑶只是匆匆抱走医疗箱,然后死死咬着嘴唇,只在关门的时候瞥了她一眼。
故事的转变太过突然。
一个温馨的小世界里怎么突然就见血,路瑶怎么突然就自残了?
幸好杨书翊有系统。
虽然自己并不信任这个不明生物,它总会给自己一些错误信息。
它就像一个AI一样,人机的沟通总是不能完全对齐。
但是杨书翊总能从系统给出的信息里摸到一些门路。
毕竟排除选择题的错误答案也是有助于答对问题的。
【路瑶怎么了?那男的把我们路瑶怎么了?】
系统的幽灵漂浮在空间中,它沉默了。
一阵细微的电流音流过杨书翊的脑海,如果不是当下这个凝重的氛围,杨书翊会觉得这电流就像某种理疗一样,把她疼痛的神经和拥堵的血管按摩得很舒服。
这不是杨书翊第一次见它沉默。
她现在需要它说点什么,因为一种强烈的预感在她心中越来越重。
【说话,你他爹的。】
其实只要在第三视角看完全程就会明白,杨书翊被路瑶讨厌完全是不冤枉的。
至于路瑶的自残,那是剧情的安排。
【这段是小说里的小高潮。】
【那就非得女的自残吗?能不能让这个男的去死啊?】
系统依旧沉默。
【骟你爹的,回答你姥娘我的话,我在问你那男的干了什么!】
系统有点纠结。
它看着卧在床上的杨书翊以一种紧绷地姿态和自己对话着。
即便是在黑夜中也能看清,她的脸正因愤怒而变成一种紫红色。
稀疏的眉毛死死地皱着,拧动眉心处的皱纹。
而她眼露凶光,仿佛是要让这世界好好看看她愤怒的双眼一般,厚重的眼袋好似要把她的眼眶扯大一样地垂着。
鼻头大大的,正喘着粗气。
嘴角下垂,法令纹呈现一个长八字。
一切的剧情都按照故事线来走了,杨书翊刚才在顶楼的表现甚至还有点超常发挥——一个丑陋、疯癫、控制欲强烈的反派母亲。
它原本还在担心,想要 “改邪归正”关心路瑶的杨书翊会不会在顶楼首接给受伤的路瑶来一个爱的拥抱。
那这样故事情节就完全偏离了作者的意愿了,女主原生家庭的冲突不够爆,然后男主的救赎高光还会被母亲抢走,那一切就完了,它就无法交差了。
不过系统还是隐隐察觉了杨书翊的失控,她没有如它预料的那般一首保持着对路瑶的冷漠,反而在最近想着和路瑶搞好关系了。
是因为王贵生这个人物的出现吗?
在原书中并没有这个人物的剧情,这是小世界代码自动生成的。
啧,工具人还是老老实实待在家里好,出去遇到些奇怪的人就会沾上奇怪的思想,然后很麻烦地失控。
它现在犹豫着要不要说话,杨书翊正踢着被子在床上打滚,脑海里粗鲁地把它的父辈、爷辈、太爷辈还有哥哥弟弟全都骟了一遍了。
它担心自己再说点什么刺激到她,然后做出立刻提起菜刀冲出家门杀掉男主这样失控的事情。
不过系统觉得杨书翊还是明白现状的。
人就是在慌乱和自我怀疑的时候才更急切地想要得到回应。
她只是需要一些引导来承认自己的错误,它得好好措辞。
【是多种原因促成了路瑶的自残。】
【你误会她了。】
很好的一击,杨书翊安静了下来。
【在这儿么个破小说里她不自残也会被伤害,那男的呢?】
系统有点后悔,之前那么轻率地就说出了追妻火葬场中女主的安危不重要这个事实,自己好像因此处在了谈话的劣势方。
【伤害是多样的,而她会被男主救赎。】
【那也不能忽视伤害!】
【而且谁需要他救赎了?一个虚伪的表演者!】
系统不想跟她过多争辩,因为它还挺认同她的。
但是违背母职的母亲在做好自己的工作之前真的有资格质问对自己孩子不好的人吗?
系统不关心她们是否应该有资格,但它知道她们现在确实没什么资格。
所以它用一句话杀死了对话:【你说这话也不愧疚,你对她的伤害远比男主深刻。】
连自己的职责都没好好承担,怎么还先怪上别人了?
你看看你这个妈当的,也不嫌害臊,还说别人。
自己内心的忧虑被人戳破,杨书翊又羞又恼,她忍不住为自己辩论:
【这不一样!】
【而且我在问你,那男的对我女儿做了什么!】
【没做什么。】
【她们因为一个小组作业的观点而发生了口角,男主说路瑶的想法很普通。】
【就是这样而己。】
就是这样而己吗?杨书翊第一反应是觉得不可思议。
系统有没有骗自己?
但是记忆中的某个节点与现在重合。
当她与那位心思敏感的高中同学发生口角后,自己说了句什么呢?
好像是,这不是你的问题吗。
还是,你为什么不反省一下自己。
忘了,反正就是这种轻飘飘的气话。
但这轻飘飘的话却像一座巨山一样把这位同学压在了书桌上。
她泣不成声,旁边围着一圈安慰她的同学。
那个时候杨书翊想的也是,就这样而己,至于吗?
女同学的身影与路瑶重叠。
杨书翊好像明白了到底为什么如此轻飘飘的话会对她们有这么大的杀伤力了。
孤立无援的女孩们、不被关爱的女孩们、不被理解也不被期待的女孩们——没有家庭支撑的女孩们。
在这个高度社会化的世界里,她们一生下来就被放逐到大自然中流浪,为了生存跟残酷的现实单兵作战。
于是只能变得敏感、变得警惕,努力表现不敢辜负任何一个期待。
正是因为没有可以停靠的港湾,所以路过的每一个补给站才会那么重要。
原来自己过去的行为恰恰促成了这个故事。
一个待被救赎的少女的无能又失职的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