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83,从狩猎到首富人生
重生1983,从狩猎到首富人生
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 > 重生1983,从狩猎到首富人生 > 第三十四章:余波与新生

第三十四章:余波与新生

加入书架
书名:
重生1983,从狩猎到首富人生
作者:
陌陌小卡
本章字数:
3548
更新时间:
2025-06-18

晒硝场的冰凌在晨光中咔咔断裂,陈大山踩着霜花巡视时,发现王会计家院墙上的喇叭花电线被人齐根剪断。那根曾经每天清晨六点准时播放《东方红》的电线,如今像条死蛇般蜷缩在墙角,露出里面泛黄的铜芯——这是昨晚公社电工老张带人干的,绝缘胶布上还留着民兵的指纹。

仓库门上的封条在寒风中簌簌作响。陈大山蹲下身,指尖掠过门槛缝隙里残留的蓝色粉末,这些比面粉还细的晶体在朝阳下闪着诡谲的微光。他突然注意到泥地上有半枚清晰的脚印——38码解放鞋的波浪纹,前掌内侧磨损严重,正是王建军昨天被带走时穿的那双。

"爹!"小花的声音从硝池方向传来。小丫头抱着本被硝水浸湿的《赤脚医生手册》,封面上"常见中毒急救"的章节正滴着褐黄色的水珠。她脚边躺着个炸变形的搪瓷缸,缸底"奖给先进工作者"的烫金字被灼成了焦黑色。

公社办公室的铁皮柜发出刺耳的呻吟。刘书记戴着老花镜,正用手术刀般精准的动作剥离黏在一起的账页——这是从王会计家灶膛抢救出来的1978年往来账,边缘焦糊的纸页上,复写纸的字迹正在碘酒熏蒸下渐渐显现。

"好家伙..."文书老周的圆珠笔停在"1980年12月"那页,褪色的蓝墨水记录着:"收县化工厂李建国硝土三百斤,付公社储备粮票五十斤"。在"用途"栏里,被人用钢笔粗暴地涂改成"盐碱地改良",但透光看去,原迹分明是"爆竹实验"。

陈大山突然按住其中一页。1985年7月的记录上,有个用针尖戳出来的小孔规律排列——这是当年会计们常用的密码,翻译过来是"夜班费"。窗外的阳光正好穿透这些小孔,在对面墙上投下一串光斑,组成个歪歪扭扭的"王"字。

"去粮站!"刘书记猛地合上账本,惊飞了窗外啄食的麻雀。他军绿色棉袄的袖口沾满了纸灰,随着急促的呼吸飘落,像下了一场黑色的雪。

粮站保管员老吴的钥匙串叮当作响,他开第三道锁时,陈大山注意到那把"永固"牌挂锁的锁芯有新鲜划痕。当沉重的木门吱呀推开时,霉味混着陈谷的气息扑面而来,二十几个印着"战备粮"的麻袋整齐码在墙角,最上面那个的缝线针脚明显比其他粗糙。

"这是..."老吴的解放鞋突然踢到个铁皮盒。打开后里面整齐码着三十七张辽宁省粮票,面额都是十斤——1983年就停止流通的旧版,边缘还粘着化工厂常用的蓝色标签纸。

陈大山用指甲刮开麻袋缝线,黄澄澄的玉米粒瀑布般倾泻而出。但在表层半寸之下,赫然是灰白色的工业盐结晶,掺着某种淡蓝色粉末——和爆炸现场的残留物一模一样。

"王德贵这个挨千刀的!"老吴的咆哮震得梁上灰尘簌簌落下。他颤抖的手从麻袋底部摸出个牛皮纸信封,里面装着三张1987年的化肥供应证,持有人姓名栏都写着"李建国"。

公社食堂的蒸汽模糊了窗户。陈大山正扒拉着碗里的高粱米饭,突然听见隔壁包间传来压低的争执声。木板墙的缝隙间,他看见李科长正在给县商业局的郑股长递烟,那包带过滤嘴的"大前门"在乡下可是稀罕物。

"...化验单必须重做..."李科长的声音像钝刀刮骨,"就说那些蓝色的是...是改良剂..."

瓷碗碰撞的脆响打断了密谈。郑股长面前的醋碟里泡着半张纸,正在慢慢舒展——隐约可见"县化工厂"的红头文件格式。陈大山假装添饭靠近时,闻到了那股熟悉的氨水味,和仓库里王会计倒的"废料"一模一样。

食堂后门突然被撞开。铁柱满头大汗地冲进来,手里举着个还在滴水的铁皮桶——正是爆炸现场那个"光荣牌奶粉"桶,但底部被人用钢钉新凿了个小孔,边缘还挂着未干的蓝色黏液。

#### **5. 新芽(傍晚5:00)**

最后一缕阳光斜照在硝池冰面上。小花蹲在池边,正用树枝拨弄冰层下新生的水藻。那些嫩绿的丝状体在融冰中舒展,像极了陈大山在省城见过的弹簧秤里的游丝。

"爹!你看!"小丫头突然指着冰窟窿。清澈的硝水底下,去年沉底的硝土结晶正在分解,形成无数细小的气泡向上飘升。每个气泡里都裹着星点蓝色杂质,在夕阳下像一串串微型灯笼。

陈大山摸出口袋里的山东来信。青岛皮革厂的技术员在信尾用红笔补充道:"贵厂硝土经检测含硫量超标,建议改用碳酸氢铵替代..."落款日期是正月十六,正是爆炸发生的第二天。

赛场西头传来拖拉机的轰鸣。县农技站送来的二十袋碳酸氢铵在暮色中泛着珍珠白,包装袋上"科学种田"西个红字鲜艳得像刚写的春联。铁柱和几个后生正忙着卸货,崭新的编织袋摩擦声惊起了麦秸垛里过冬的麻雀。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