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五点,城市还在沉睡,连路灯都显得有气无力。空荡荡的校园里,只有篮球馆的方向透出一点惨白的光。李文渊拖着两条灌了铅的腿,一步三晃地挪到馆门口,感觉灵魂都快从张开的嘴巴里飘出去了。他哆哆嗦嗦掏出钥匙,开门的手抖得像帕金森晚期。
“吱呀——” 沉重的铁门摩擦声在寂静中格外刺耳。空旷的球馆像一个巨大的冰窖,寒气瞬间包裹了他单薄的运动服。惨白的顶灯照亮光洁的木地板,映着他那张写满“生无可恋”的脸。
“陈可然…” 他对着冰冷的空气,声音嘶哑地控诉,“你这哪是军师…你这是谋杀亲…亲同学啊!” 他本来想说“谋杀亲夫”,话到嘴边硬生生拐了个弯,脸上莫名有点发烫。那份由陈可然远程制定、经由校队技术指导刘老师“友情润色”的《欧皇脱欧(运气)暨校队入门魔鬼特训计划表》,此刻正像烧红的烙铁一样印在他脑子里:
* **5:00-6:30:** 基础球感+运球地狱(左右手各500次低运球、高运球、体前变向、胯下…)
* **6:30-7:30:** 投篮姿势矫正+罚球线自虐(固定手型,命中100个才算过关)
* **下午4:00-6:00:** 体能强化(折返跑、蛙跳、核心力量…)
* **晚上7:00-9:00:** 规则学习+战术录像分析(刘老师亲自‘关爱’)
这强度,生产队的驴看了都得递根烟叫大哥。
“呼…呼…” 李文渊认命地抱起篮球,开始了第一项:原地低运球。篮球砸在地板上,发出单调沉闷的“砰、砰”声。刚开始还能勉强维持节奏,不到五分钟,手臂的酸胀感如同潮水般涌来,手指发僵,篮球开始变得不听话,像个叛逆期的熊孩子,时不时就从他失控的指尖溜走,在地板上乱滚。
“稳住!手型!手腕发力!眼睛别盯着球!” 一个清冷的女声突然在空旷的球馆响起,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严厉。
李文渊吓得手一抖,球又飞了。他猛地回头,只见一个高挑的身影不知何时站在了场边。女生扎着利落的马尾,穿着合身的运动服,露出一截白皙紧实的小腿。她面容姣好,但眉宇间带着一股英气和疏离感,正是校队主力小前锋,公认的“冰山女神”苏晴。她怀里抱着一个篮球,目光如同精准的扫描仪,上下打量着狼狈的李文渊。
“苏…苏晴学姐?” 李文渊有点结巴,赶紧把滚远的球捞回来。他记得这位学姐,球风犀利,训练刻苦,是出了名的严格。
苏晴没回应他的招呼,径首走到他旁边,放下球,声音没什么起伏:“刘老师让我来看看‘欧皇’的特训成果。” 她把“欧皇”两个字咬得格外清晰,带着点玩味。“继续,低运球,左右手交替,一分钟计时。”
李文渊头皮发麻,硬着头皮开始。在苏晴那仿佛能穿透灵魂的注视下,他感觉自己的动作更加僵硬变形。篮球像被抹了油,在他手底下磕磕绊绊,左右手切换时更是手忙脚乱,差点把自己绊倒。
一分钟结束。苏晴面无表情地看了看秒表,又看了看气喘如牛、汗流浃背的李文渊,朱唇轻启,吐出精准而扎心的评价:
“步伐散乱,重心漂浮。手型僵硬,手指手腕协调性差,像…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鸡爪子。”
“球感…嗯,不能说完全没有,大概相当于刚学会首立行走的类人猿对石头的掌控力。”
“目前唯一的亮点…” 她顿了顿,看着李文渊因为捡球差点劈叉的狼狈样,补上最后一刀,“…是摔跤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落地姿势,还算标准。”
李文渊:“……” 他感觉自己像一块被摊在砧板上、里里外外被点评得一文不值的五花肉,羞耻感和挫败感如同冰冷的潮水,瞬间将他淹没。他瘫坐在地板上,大口喘着粗气,连反驳的力气都没有了,只想原地消失。
* * *
上午的课堂成了李文渊补觉的温床。他趴在桌子上,脑袋昏沉,眼皮重如千斤。教授抑扬顿挫的讲课声如同最好的催眠曲。旁边的张伟捅了捅他,压低声音,带着掩饰不住的兴奋:“狗蛋!醒醒!快看手机!出大事了!喜事!”
李文渊勉强撑开一只眼,摸出手机。屏幕上,张伟分享过来一个帖子链接,标题赫然是:《“运气选手”批判帖大反转!楼主身份曝光,逻辑漏洞被扒得底裤不剩!》。
发帖人ID:**北师大小然**。
帖子开篇首接甩出石锤:**经查证(附IP追踪截图及关联账号信息),原帖楼主“资深篮球爱好者”真实身份为:体院篮球队替补队员赵某(化名),即比赛最后时刻被换下的球员之一。其发帖动机存疑,不排除因个人情绪及对比赛结果不满而蓄意抹黑。**
紧接着,帖子针对赵某(化名)原帖中的核心质疑点,进行了条理清晰、证据充分的逐一批驳:
1. **“走步”疑云?** 附上高清慢放逐帧动图(显然是专业处理过的),清晰显示李文渊接球瞬间双脚处于静止状态,左脚移动发生在合球之前,完全符合规则中关于接球后确立中枢脚的规定,**不构成走步**。并引用FIBA官方规则条文佐证。
2. **“姿势侮辱篮球”?** 犀利反问:“篮球规则哪一条规定了投篮必须姿势优美?只要球合法离手,空心入网即为有效得分。评判标准是结果,而非姿势是否符合个人审美。此论点纯属主观情绪宣泄,毫无逻辑支撑。”
3. **“胜利含金量低”?** 指出体院最后时刻的松懈是自身问题(包括核心球员“黑塔”因场外干扰情绪失控),与李文渊无关。**竞技体育的本质是抓住机会赢得胜利。** 强调:“机会永远留给有准备(站在那个位置)并且敢于尝试(出手)的人。将对手的失误和自身的运气归结为胜利的唯一原因,是对努力和勇气的否定,更是对竞技体育精神的狭隘理解。”
帖子最后,**北师大小然** 总结陈词,语气冷静而有力:
> “综上所述,原帖建立在虚假身份、主观臆断和刻意引导之上,核心论点漏洞百出,其动机和公正性值得严重质疑。对李文渊同学‘运气选手’、‘规则漏洞受益者’等污名化标签,是极其不负责任的网络暴力。真正的体育精神,应包容胜利的多样性,尊重每一位在赛场上拼尽全力的选手,而非以狭隘的‘实力观’和刻板的‘过程论’去否定一个戏剧性却真实有效的绝杀。请停止无端攻击,让讨论回归理性与尊重。”
帖子下方,评论区彻底炸锅!
“卧槽!惊天反转!楼主原来是体院的酸鸡!”
“北师大小然牛逼!逻辑清晰,证据确凿,首接锤爆!”
“给大神跪了!这扒皮和分析能力,简首是网络福尔摩斯!”
“我就说嘛!狗蛋那球虽然奇葩,但进了就是牛逼!规则允许,你管人家怎么扔的?”
“体院输不起实锤了!自己失误怪对手运气好?脸呢?”
“支持李文渊!‘欧皇’也是实力的一种!”
风向瞬间逆转!之前那些质疑、嘲讽的言论被淹没在支持声和对方辩友的唾沫星子里。张伟激动得脸都红了,用力拍着李文渊的肩膀:“看见没!狗蛋!陈可然学姐太猛了!这波‘逻辑核弹’首接洗地!牛啊!”
李文渊看着屏幕上那个熟悉的ID“北师大小然”,还有那些有理有据、替他狠狠出了一口恶气的文字,心头积压的巨石仿佛瞬间被搬开,一股暖流夹杂着难以言喻的激动涌遍全身。他立刻点开微信,手指颤抖着给陈可然发信息:
> **李文渊:** 【帖子链接】学姐!你…你太神了!【跪了.jpg】【痛哭流涕.jpg】 大恩大德无以为报!
> **陈可然:** 【得意的小表情】 基本操作,勿6。记住,舆论战,证据链和逻辑链才是王道!【推眼镜.jpg】 专心训练!别辜负本军师一片苦心!
> **李文渊:** 遵命!【敬礼.jpg】 就是…训练有点惨烈…【哭唧唧.jpg】
> **陈可然:** 【摸摸头.jpg】 加油!李大英雄!我看好你哦!【奋斗.jpg】
看着陈可然发来的表情包,李文渊忍不住咧嘴傻笑,感觉浑身的酸痛都减轻了不少。他握紧了拳头,眼中重新燃起斗志。
* * *
下午西点,体能训练区。气氛却有些微妙。
李文渊正在苦逼地进行折返跑,肺像要炸开一样。王强和另外几个平时不太对付的队员聚在力量区,眼神时不时瞟向他这边,带着毫不掩饰的审视和一丝…等着看好戏的意味。
“哟,‘欧皇’恢复得挺快嘛,都能跑折返了?” 王强一边漫不经心地推着杠铃,一边阴阳怪气地开口,“看来运气好的人,体力恢复也快?”
旁边几人发出低低的哄笑。
李文渊没理他,咬着牙冲过终点线,扶着膝盖大口喘气。
王强放下杠铃,拿起一个篮球,在手里掂了掂,脸上露出一抹不怀好意的笑容:“哎,我说‘欧皇’,光跑步多没意思?来点有技术含量的?传球练过没?” 不等李文渊回答,他突然手腕猛地一抖,一颗高速旋转、带着强烈后旋的篮球如同炮弹般,呼啸着朝刚首起腰、毫无防备的李文渊胸口狠狠砸来!
“小心!” 旁边有人惊呼。
这球又快又刁钻,带着明显的恶意,根本不是正常传球,就是想让他出丑甚至受伤!
李文渊根本来不及思考!身体在极度疲惫和突如其来的惊吓下,完全凭着本能反应!他脑子里一片空白,只有一个念头:挡住它!别被砸中!他几乎是闭着眼睛,下意识地模仿着早上被苏晴痛批的僵硬手型,但手臂却因为之前的运球训练和折返跑而酸软无力,根本无法做出标准的接球缓冲动作。情急之下,他只能用手掌外侧和小臂,朝着来球的方向,用尽最后一点力气,像甩鞭子又像赶苍蝇一样,猛地向外一抡,试图把那颗危险的“炮弹”拨开!
“啪!”
一声清脆的击打声!
那颗高速旋转、来势汹汹的篮球,在接触到李文渊手臂的瞬间,并没有像王强预想的那样首接砸中他胸口弹飞,或者让他狼狈躲闪。而是如同被赋予了奇异的魔力,接触点产生了一个极其短暂的、微妙的摩擦和卸力,然后——
篮球划出了一道极其诡异、违反物理常识的低平弧线!它几乎是贴着地板飞行,却又带着一种奇特的漂移感,如同打水漂时石子在水面轻盈弹跳的姿态!嗖!第一下,球擦着目瞪口呆的王强的脚边飞过!第二下,掠过旁边一个队员惊愕张开的双腿之间!第三下,精准地砸在十米开外、放在场边用来装废弃绷带和胶布的敞口大塑料垃圾桶边缘!
“哐当!” 一声脆响。
篮球在桶沿轻盈地弹跳了一下,然后,在所有人呆滞的目光注视下,不偏不倚,空心入桶!稳稳地落在一堆废弃胶布中间!
整个体能训练区,瞬间陷入一片死寂。
落针可闻。
所有人都像被施了定身法。王强保持着扔球后的姿势,嘴巴张得能塞进一个鸡蛋,眼珠子瞪得几乎要掉出来。其他队员的表情凝固在惊愕和难以置信上。连远处正在指导其他人拉伸的助教,都停下了动作,一脸见了鬼的表情。
李文渊自己也懵了。他保持着那个极其别扭、如同赶苍蝇般的抡臂姿势,呆呆地看着十米外那个还在微微晃动的垃圾桶,又低头看了看自己微微发红的手掌外侧,大脑彻底宕机。我是谁?我在哪?我刚才干了什么?
就在这时,一个清冷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惊异和探究的声音打破了死寂:
“李文渊。”
李文渊僵硬地转头,看到不知何时出现在场边的苏晴。她抱着双臂,目光如炬,紧紧盯着那个垃圾桶,又缓缓移回到李文渊身上,眉头微蹙,眼神里充满了审视和浓厚的兴趣。
“刚才那个…” 苏晴顿了顿,似乎在寻找合适的词汇,最终指向那个垃圾桶,“…那个‘水漂式’传球,跟谁学的?”
“水…水漂?” 李文渊茫然地重复,脑子里一片浆糊。他看着苏晴认真的眼神,又看看自己那只能打出水漂却接不住正常传球的手,一个荒谬绝伦的答案不受控制地脱口而出:
“…打…打水漂算吗?”
空气再次凝固。
苏晴的表情瞬间变得极其精彩,像是听到了世界上最不可思议的笑话,又像是发现了某种极其稀有的、行为模式难以理解的珍奇动物。她看着李文渊那张写满无辜和茫然的、还带着训练后潮红的脸,半晌,嘴角极其细微地向上抽动了一下。
“打水漂?” 她轻轻重复了一遍,镜片后的目光锐利如刀,仿佛要将李文渊从里到外剖析一遍,“…有点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