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事了!”黄梓溪和尹平两人火急火燎的来到朱和光的办公室。
“慢慢说。”朱和光暗示他们平和的说。
“刚才接到力通的投诉,说我们的导轨有问题。”黄梓溪先说。
“有什么问题?”朱和光说。
“目前发现有一台梯的对接有问题,有凸台。”尹平说。
“怎么可能,所有的尺寸我们都是有检验的。”朱和光说。
“我也感觉有点不可思议。”尹平说。
“我们的导轨在哪里。”朱和光说。
“在河南洛阳。”黄梓溪说。
“这样,我们先把情况调查清楚再说。”朱和光说。
“我己安排周华去洛阳的现场了。”尹平说。
“黄总,你和雷波去力通,安抚下,不要让事件发酵。”朱和光看着黄梓溪说。
“尹总,我们一起去现场,这事情要尽快有结果,否则事件发酵对我们不利。”朱和光安排说。
每当有重大事件发生,朱和光一定会第一个出现在现场,在他的第二本书《成功经理人的十大法则》中就专门的文章“去现场。”,这是他这几年做职业经理人的经验教训。
朱和光安排王子奇买去洛阳的机票,他和尹平、周华一起到了工地。
刚下过雨,工地上很泥泞,他们三人深一脚浅一脚的找到了有问题的电梯。周华先下了电梯井,朱和光和尹平也下去了。里面很昏暗,周华打开手机的手电筒,查看着导轨的接缝处,接缝处确有平台,而且高度差有1MM。
“我们导轨的检测数据我很清楚,接缝处不可能有这么大的高度差。”周华很笃定的说。
“那会是什么原因呢?”朱和光急迫的问。
“你再好好看看。”尹平提醒周华说。
周华用手电筒照着,开始仔细的检查。周华是老员工,从马梵熙建厂就来到了工厂,他对自家的导轨应该很熟悉,在他心里很明白,这批导轨是不可能出现目前的质量事故的。他总感觉这台梯的导轨有点不像马梵熙自己的导轨。
“这台梯不像是我们的导轨。”周华说。
“你怎么有这样的判断?”朱和光说。
“导向面的加工很粗糙。”周华说,“另外导轨的脖颈没有我们家的厚。”
“这两点说服不了客户。”朱和光说。
“有更加充分的证据吗?”朱和光说。
“喔,有。”周华急忙说,“我们马梵熙的导轨是集团轧制的,每根导轨的背面有一个‘M’字体。”
“我们所有的导轨的确有‘M’的。”尹平也记忆起什么说。
“那要怎么办?”朱和光说。
“得把导轨拆下来,才能看到。”周华说。
“那好我们上去吧,我来和安装公司协商,让他们把这台梯的导轨拆下来。”朱和光说。
三人出了电梯井,来到工地负责人的办公室,找到了工地的负责人。
“能麻烦你们把那台有问题的导轨拆下来吗?”朱和光说。
“可以,但要出费用。”工地负责人说。
“多少费用?”尹平说。
“5000元。”工地负责人说。
“可以,费用我们出,大概多久能拆下来。”朱和光问。
“你们把费用付了,我来安排,大概明天下午就能拆完。”工地负责人说。
“好,辛苦你们了。”朱和光说,“你们工地入口有监控吗?”
“有是有,但好像坏了。”工地负责人说。
“那怎么能知道有人把我们的导轨偷换了呢?”尹平说。
“没办法,导轨这样的材料属于重材,一般不放仓库,都是露天摆放的。”工地负责人说。
“不要追究了,我们只要确定这导轨不是我们的就可以了。”朱和光说。
朱和光三人,来到酒店,洗去一身的泥,等待明天的结果。
朱和光给黄梓溪发了信息:“从目前看导轨不是我们的,很有可能被别人偷换了,你们可以先告知客户,明天下午我们就可以拿到铁的证据。”
第二天下午,朱和光三人早早来到了工地,把工地负责人也喊到了现场。到现场,部分导轨己经搬出电梯井了。周华第一个翻起一根导轨,果然导轨的背面没有‘M’字标记。
“不是我们的导轨!”周华兴奋的说。
说完又翻了几根导轨,结果都没有‘M’ 字标记。
“这就可以确定不是我们的导轨了。”朱和光很兴奋的说。
“周华,拍照,录证据。”朱和光说。
录完证据,又来到工地负责人的办公室,让他写了个说明并签字盖了章。
“赶快把证据材料发给黄总,他们还在等着呢。”朱和光说。
“我马上发。”尹平说。
“这些人也太卑鄙了。”周华愤怒的说。
“很正常,我们动了同行的蛋糕。他们是急了。”朱和光说。
“可惜我们没有拿到谁换导轨的证据。”尹平说。
“这就算了,只要证明了我们的清白就好。”朱和光安慰说。
黄梓溪立刻把证据材料给了力通的质量经理,力通认了马梵熙提供的证据材料,事情总算是摆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