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公孙瓒,劝你不听,我造反
三国:公孙瓒,劝你不听,我造反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三国:公孙瓒,劝你不听,我造反 > 第007章 以三千兵力镇守南皮?

第007章 以三千兵力镇守南皮?

加入书架
书名:
三国:公孙瓒,劝你不听,我造反
作者:
五火
本章字数:
4164
更新时间:
2025-07-08

“三千兵力?这……恐怕不够。”文则连忙解释:“袁绍数万大军攻渤海,不能长久,渤海里有一万大军,只需坚守,袁军必退,但……只有三千大军,袁绍也只需不足一万兵力,就能久攻渤海,迟早会把渤海拿下,一万可保渤海不丢,三千就难说了……若将军不放心末将,可让严将军、公孙范将军、邹丹将军等,任何一个将军镇守渤海即可。”

“昨日之败,得你断后死战,我才顺利撤退,我岂会不相信你?但一万兵力太多,己影响到我在幽州的根基,我断不能答应,最多三千,若你接受,我便任命你为渤海太守,为我镇守渤海,若不能,我唯有放弃渤海了。”

旁边的公孙范稍稍一愣,因为他还挂着渤海太守的官职。

公孙范原来是袁绍手下部将。袁绍据渤海时,青州黄巾军北上来犯,袁绍为避免与黄巾军发生冲突,就故意任命公孙范为渤海太守。此举一则示好公孙瓒,二则料定公孙范会引公孙瓒入渤海。果然,公孙范到了渤海后,立即就投了公孙瓒,把公孙瓒引入渤海。结果,公孙瓒与青州黄巾军大干了一场,这叫祸水东引。

如今,公孙瓒在公孙范还是渤海太守的情况下,又承诺任命文则为渤海太守,这是对公孙范的不尊重,也表明他做事随心所欲,丝毫不考虑到别人的感受。公孙范心里微微不满,但他转念一想,文则在渤海九死一生,也不容易,他就不计较了。

公孙瓒提出这个条件,也是想明白了,他打算豪赌一把,赌注便是三千兵力,赢了,自己仍掌渤海,输了就当多损失三千兵力。

看到文则沉默不语,公孙瓒又问:“你可考虑清楚?你若守住渤海,将来我必不会亏待于你。”

三千兵力如何挡袁绍数万大军?文则思考了起来,很快他就想到了办法。

“将军,三千兵力可以,其中我麾下兵力需补足两千,且另外一千,可否给我骑兵?”

“骑兵?”

公孙瓒皱起眉头来,培养一个骑兵所付出的代价起码能培养三西个步兵,当然一个骑兵的战力也能抵上好几个步兵。要是真给了,他也会觉得肉疼。如今,他军中共五千骑兵,此战虽战败,骑兵却没有损失。

公孙瓒仍在考虑的,其优柔寡断此时表露无疑。文则都感到着急了,心里暗自吐槽,想让老子为你守住渤海,又不愿意付出,这算什么呀?

“将军就给我三千步兵,驻守南皮,我如何能挡袁绍十倍于我的兵力攻打南皮?袁绍只需把南皮围得水泄不通,强攻数日,南皮必破。有两千兵力和一千骑兵,我亦可周旋一段时间,坚持到袁绍退兵。”

“你如何周旋?”

“我以两千兵力守城,率一千骑兵游弋在外,伏击袁军,只需一战得手,袁军锐气大失,如此我便有机会坚守。”

公孙瓒仍沉吟着,没有马上答应。不仅文则着急,在场其他人也都有些着急了,袁绍大军还在往这边追来呢。

又是公孙范站了出来:“将军,我以为文校尉所言有理,渤海重地,只有三千步兵,确实有些为难文校尉了,有一千骑兵, 以文校尉之勇,或许能有一线生机。”

严纲也站出来:“公孙范将军所言有理。”

邹丹也站出来:“末将亦以为有理。”

关靖也站出来:“末将附议。”

诸将纷纷支持,他们与这事没有毛关系,只希望赶紧把这事了结了,好让大军赶紧撤退。

刘纬台也站出来:“将军,我亦以为可以。”他心中正得意,这文则真当自己是神仙吗?以三千兵力就想挡袁绍数万大军,真是可笑!

其实,他与文则并没有什么深仇大恨。当初他给公孙瓒献计,被文则所反对。如果龙凑之战公孙军打赢了,他或许不会再介意此事,偏偏打输了,让他心生阴暗心理,恨死文则,这是典型的小人心理。

公孙瓒咬咬牙:“好,就给你三千兵力,两千步兵一千骑兵,再给你半年的粮食,希望你能为我镇守渤海,使渤海不落入袁绍之手。”

“多谢将军,末将必不会辜负将军。”

事情谈完,公孙瓒立即下令:“传令,大军开拔,向南皮而去,邹丹,把桥梁断了,袁绍就算修桥,也得折腾几天时间,我军早就撤远了。另外,派人传令田楷、单经和刘备,让三人自筹粮草养军,坚守青州。”

议事完了之后,文则刚出来,公孙范走了过来:“文校尉,你救我一命,我感激不尽,只是坚守渤海一事,你太鲁莽了。你兵力不过三千,恐怕难以坚守,若看到形势不对,无须顾虑太多,可先保护性命。将来在将军面前,我会为你美言几句,我乃将军族弟,将军不会不给面子。”

“多谢将军!”公孙范也是好意,文则只能记在心中,他自有一番打算。

公孙范走了之后,严纲也走了过来:“文校尉,将军撤兵回幽州,表明他己有放弃渤海之意,你执意留守渤海,我不拦你,但你若败了,将军亦不会怪罪于你,记住,切勿鲁莽行事,当以保全性命为优先。”

“多谢将军指点!” 文则也只能表达谢意了。

一个时辰之后,大军出发,向南皮而去。南皮距离这里百来里路程,约行军三天时间。在公孙军启程之后不到半个时辰,鞠义和颜良各率步骑来到了鬲津,两人看到桥梁被断,也是无可奈何。

这河宽目测不过三西十步,河水也不算湍急。只是,这个时代建桥的技术不高。鬲津上的桥本来是固定桥梁,被断后想重修,要么等到冬季枯水时修固定桥梁,要么修浮桥,但即便是浮桥,也得折腾数日。

当然,袁军也可以绕道而行,可随便一绕就得绕上几百里路。总之,这一断桥,可为公孙军赢得至少五六天时间,己足够大军撤退。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