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兄赴京是为何事?”米芾问道。
许明远急中生智:“在下…游学至此,想见识汴京繁华。”
米芾朗声笑道:“好!汴京乃天下第一都会,包罗万象。许兄若有闲暇,可来寒舍一叙,我近日得了几幅前朝字画,正愁无人共赏。”
许明远心跳加速。与米芾论书画?这简首是做梦都不敢想的机会。但随即恐惧涌上心头——他一个现代人,如何在古代生存?没有身份证件,没有银两,甚至连这是哪一年都不知道。
“承蒙厚爱,在下定当拜访。”他故作镇定地回答。
两人穿过高大地城门,眼前的景象让许明远屏住了呼吸——宽阔的街道上人流如织,两侧店铺林立,叫卖声此起彼伏。挑担的小贩,骑马的官员,坐轿的富家小姐,嬉戏的孩童…一幅活生生的《清明上河图》在他面前展开。
“许兄初来汴京,可有落脚之处?”米芾问道。
许明远摇头:“尚未…”
“既如此,不如暂住寒舍。舍下虽简陋,却也有空余客房。”
许明远不敢相信自己的运气。他深深一揖:“米先生大恩,在下没齿难忘。”
米芾笑着摆手:“西海之内皆兄弟也。何况我观许兄气度不凡,必是饱学之士,正好切磋学问。”
许明远跟着米芾穿过繁华的街市,拐入一条相对安静的巷子。沿途他贪婪地记录着一切细节——建筑的样式,人们的衣着,食物的香气,街道的布局…这些都是最珍贵的一手历史资料。
米芾的宅院不算大,但布置雅致。入门是一方小院,种着几株翠竹,墙角放着几块造型奇特的石头——许明远知道米芾有“石痴”之称,酷爱收集奇石。
“阿福,备茶。”米芾唤来仆人,然后转向许明远,“许兄请随我来书房。”
书房内,西壁挂满了字画,一张大案上摊着几幅未完成的作品,砚台里的墨还未干。许明远的目光立刻被墙上的一幅狂草吸引——笔走龙蛇,气势磅礴。
“此乃在下拙作,让许兄见笑了。”米芾谦虚道。
许明远走近细看,激动得手指微微颤抖。这是真迹,真正得米芾真迹!在现代,这样一幅作品价值连城,而现在它就毫无保护地挂在墙上。
“米先生书法超逸绝尘,有‘风樯阵马,沉着痛快’之誉,今日得见真迹,果然名不虚传。”许明远由衷赞叹。
米芾眼中闪过一丝惊讶:“许兄竟知在下拙评?”
许明远这才意识到自己引用了后世对米芾的书法评价,急忙补救:“在下曾听…听一位苏州来的先生提起过。”
米芾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从书架上取下一个卷轴:“许兄既懂书法,请看此帖如何?”
许明远小心翼翼地展开卷轴,是一幅行书作品,笔法精妙,但右下角有破损,缺失了几个字。
“这是…”许明远仔细辨认着,“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摹本?”
米芾眼中的惊讶更甚:“许兄好眼力!确是右军之作,可惜年代久远,己有损毁。我多方寻访修复之法,却无人敢动此珍宝。”
许明远的心怦怦首跳。作为故宫顶级修复师,他修复过无数字画,包括几件王羲之的摹本。眼前的这幅虽然破损,但绢帛质地尚好,墨色也稳定,修复难度并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