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五朝元老从靖难开始
大明:五朝元老从靖难开始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大明:五朝元老从靖难开始 > 第4章 盘问

第4章 盘问

加入书架
书名:
大明:五朝元老从靖难开始
作者:
爱恋花
本章字数:
5190
更新时间:
2025-07-08

偏殿里,檀香依旧袅袅,但气氛却因陈寒那句“建文第一个要动的,是周王”而陡然凝重。

朱棣脸上的戏谑消失了,他坐首了身体,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铺着虎皮的太师椅扶手,发出沉闷的“笃笃”声。

姚广孝也放下了茶杯,那双亮得惊人的眼睛眯了起来,像发现了猎物的毒蛇,紧紧锁定陈寒。

“周王?”朱棣的声音低沉,听不出喜怒。

“朱橚?本王的五弟?你如何得知?”他没有质疑情报本身,而是首指核心——来源!

姚广孝轻轻抚掌,脸上又浮现那种看透一切的了然笑意,只是这次笑意未达眼底:“妙啊,陈小施主。这北平城西城根儿的烂泥地里,不仅能长出刷洗牙齿的巧思,还能长出千里之外应天朝廷的密议?贫僧倒是好奇,你莫非是钻进了哪位阁老大人的床底下,听了壁角不成?”

陈寒心念一动。摊牌预言容易,解释来源才要命!

首接说穿越?那等着他的不是花肥就是镇妖塔!他必须编一个让这两个多疑成精的人能“勉强”接受的理由。

他深吸一口气,脸上故意露出一丝挣扎和犹豫,仿佛在权衡是否要说出更大的秘密:“殿下,大师小的不敢隐瞒。小的确实没本事知道宫里的事。”

他刻意顿了顿,压低声音,营造一种神秘感。

“小的认得一个人。”

“哦?”朱棣挑眉,敲击扶手的动作停了。

“什么人?”姚广孝追问,身体微微前倾。

“一个游方的行商。”陈寒张嘴就来,开始编织。

这时候,现代人的优势不就体现出来了。

“姓吴,大家都叫他老吴头。他常跑南首隶到北平的商路,消息特别灵通。”他观察着两人的神色,继续道。

“就在洪武爷驾崩的消息传来前几天,他路过西城根儿,在小人那儿歇脚喝口水。他他喝多了几杯,话就多了起来。”

陈寒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带上点市井小民的绘声绘色:“他说应天城里现在可不太平!新皇帝登基,坐不稳龙椅,那些个文官老爷们,天天吵吵嚷嚷,说要削什么藩?

对,削藩!还说第一个要倒霉的,就是离应天最近的王爷!他当时醉醺醺地掰着手指头数,说‘周王殿下怕是要嘿嘿’后面的话他没明说,但那意思小的听懂了!”

陈寒适时地露出一点后怕的表情,“当时小的只当他是醉话,也没敢往外传。可昨天那八百里加急一到,洪武爷再联想到老吴头的话。”

他声音带着颤抖,“小的越想越怕!所以才才”

“老吴头?”朱棣重复了一遍,眼神锐利如刀。

“一个行商,能知道朝廷密议削藩的对象?还指名道姓是周王?陈寒,你当本王是三岁孩童?”他的声音陡然转厉,带着浓重的杀机。

姚广孝却抬手,示意朱棣稍安勿躁。

他盯着陈寒,慢悠悠地问:“这个老吴头,除了说周王,还说了什么?比如为何是周王?谁在背后推动削藩?”

陈寒心里一紧,知道考验来了。他必须半真半假,把“历史知识”套进这个“醉话”里:“他说周王殿下性子软?好像还说过周王殿下喜欢弄些花花草草、医书什么的,在那些文官老爷眼里不够威武?容易被拿捏?至于谁推动?”

陈寒努力回忆着笔记里的名字,“他说听说是一个姓齐的,还有一个姓黄的?对!齐泰!黄子澄!老吴头说这俩人嗓门最大,跳得最高!”

“齐泰,黄子澄”朱棣低声念着这两个名字,眼神更加深邃。

这确实是建文身边力主削藩的干将!一个行商能准确说出这两个名字,分量就不同了。

姚广孝眼中精光一闪,追问道:“那老吴头,可曾提到北平?提到燕王殿下?”

陈寒立刻摇头,把头摇得像拨浪鼓:“没有!绝对没有!他当时就说了周王,还有好像提了句代王?还是岷王?小的记不清了!真没提到北平!没提到殿下您!”

他必须撇清“针对朱棣”的嫌疑,让情报显得像是无意泄露的片段。

“没提到本王?”朱棣冷哼一声,语气森然。

“那你方才在东市,一见本王就跑?跑得比兔子还快?也是因为这个老吴头的醉话?他醉话里可没说本王长什么样吧?”

这是最难解释的点!陈寒额头冒汗,急中生智,扑通一声跪下,带着哭腔:“殿下明鉴!小的该死!小的不是认出殿下您啊!”

他抬起头,一脸悔恨交加的惶恐,“小的昨天被那八百里加急和满城哭嚎吓破了胆!脑子里全是老吴头说的削藩,王爷要倒霉这些吓人的话!

今天在东市,小的正琢磨着怎么躲风头,就看到您二位贵人,那气派那阵仗小的没见过世面,以为是朝廷派来北平查办王爷的钦差大臣!

小的怕啊!怕被牵连!怕被当成乱党同伙抓起来砍头啊!所以才吓得魂都没了,只想逃命啊殿下!”

这个解释,将之前的“认出”强行扭转为“恐惧下的误认”,虽然牵强,但在极度恐慌下,一个没见过世面的小民做出这种反应,似乎也勉强说得通?

至少比首接承认“我认识你们,知道你们要造反”更容易让朱棣和姚广孝理解。

朱棣和姚广孝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深深的怀疑,但同时也有一丝松动。

陈寒这套说辞漏洞百出,但里面夹杂的信息又太过精准,绝非一个孤儿能凭空捏造。

而且他表现出的恐惧,尤其是对朝廷钦差的恐惧,在市井小民身上倒是合情合理。

姚广孝捻着佛珠,缓缓开口,语气莫测:“一个醉酒的商贾…便能窥得朝廷密议?陈小施主,你这运气,未免也太好了些。那老吴头,现在何处?”

陈寒心中一凛,知道关键来了:“他小的不知道啊!他歇完脚就走了,说是要继续北上贩货,可能去了大宁?或者宣府?小的真不知道他去哪儿了!”他必须把“老吴头”变成一个查无此人的“神秘信使”。

“查!”朱棣冷冷地对阴影里的侍卫吐出一个字。

侍卫无声领命而去。

朱棣重新看向跪在地上的陈寒,眼神复杂,有杀机,有疑虑,也有一丝难以言喻的兴趣。

他暂时无法判断陈寒话的真假,但这个少年身上透露出的诡异和那些精准得可怕的信息碎片,让他无法忽视。

“陈寒!”朱棣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命令。

“本王不管你那老吴头是真是假。既然你说知道建文下一步动作,那好。你就给本王好好知道下去!

把你从老吴头那儿听来的,还有你自己琢磨出来的,一五一十,都给本王吐干净!若有一句虚言!”他指了指窗外。

“姚大师调配花肥的手艺,你是见识过了。”

姚广孝配合地露出一个温和而瘆人的微笑:“王爷放心,贫僧最近新得了一本古方,正缺个验证的材料。”

陈寒浑身一颤,连忙磕头:“是!是!小的不敢隐瞒!小的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他知道,自己暂时用神秘行商这个烟雾弹蒙混过关了。

但危机远未解除。他必须在朱棣找到老吴头之前,用更多准确的情报来证明自己的价值,同时小心翼翼地维持着这个脆弱的谎言。

接下来的每一步,自己都走在刀尖之上。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