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命案惊长安
(大家可以放下脑子了,带脑子的可以放大帅这里帮你们保管一下!)
大唐天宝年间,长安,这座举世无双的繁华之都,处处彰显着盛世的荣耀。朱雀大街上车水马龙,行人如织,两侧店铺林立,酒肆茶楼生意兴隆。然而,在这一片繁华的表象之下,一场危机正悄然降临。
京兆府尹刘正风正坐在府衙内,眉头紧锁,手中握着一份卷宗。就在昨日深夜,长安城内发生了一起离奇命案。死者是礼部侍郎陈宏远,死状极为凄惨,被人割喉于自家书房,现场一片狼藉。书房内的许多重要文件和书信不翼而飞,这绝非简单的谋财害命。
刘正风深知此事重大,礼部侍郎乃朝廷要员,命案发生在天子脚下,若不能尽快破案,不仅自己乌纱难保,还可能引发朝堂动荡。他唤来自己最为得力的捕头苏然,将卷宗递给他,严肃说道:“苏然,此案关乎重大,限你十日内查明真相,缉拿凶手。”
苏然,年约二十,身形矫健,目光如炬,一身捕快服显得干净利落。他自幼习武,精通各种刑侦手段,在京兆府任职多年,破获过不少疑难案件。他接过卷宗,仔细翻阅后,说道:“大人放心,苏然定当竭尽全力。”
苏然带着两名手下,首先来到陈府。陈府上下一片缟素,哭声阵阵。苏然找到陈府管家,详细询问案发当晚的情况。管家回忆道:“当晚老爷在书房处理公务,不许任何人打扰。大约二更时分,我听到书房传来一声惨叫,赶忙带着几个家丁前去查看。到书房时,门是虚掩着的,老爷己经倒在血泊之中,窗户大开,凶手想必是从窗户逃走的。”
苏然来到书房,仔细勘查现场。书房内桌椅翻倒,地上有明显的打斗痕迹。在窗户边,他发现了一枚玉佩,玉佩质地温润,雕工精细,上面刻着一个“李”字。苏然将玉佩小心收起,心想这或许是破案的关键线索。
离开陈府后,苏然又走访了陈宏远的几位同僚,试图从他们口中了解陈宏远近期是否与人结仇。从一位官员口中得知,陈宏远近日在朝堂上与吏部尚书李林甫因选拔官员一事发生过激烈争执,李林甫一首对陈宏远怀恨在心。苏然心中一动,难道这起命案与李林甫有关?但他深知,李林甫乃朝中权臣,在没有确凿证据之前,绝不能轻易怀疑。
苏然决定从玉佩入手展开调查。他拿着玉佩来到长安最大的玉器行“瑞祥斋”。瑞祥斋的掌柜李福见到玉佩后,脸色微微一变,但很快恢复镇定。他告诉苏然,这块玉佩是他们店里出品的,不过购买之人众多,具体是谁己记不太清。
苏然看出掌柜有所隐瞒,他严肃说道:“李掌柜,这玉佩关乎一条人命,还望你如实相告。若你知情不报,可是要承担法律责任的。”李福犹豫再三,最终还是开口说道:“大约一个月前,有一位自称姓李的公子前来购买玉佩,出手阔绰,并未留下详细信息。但我记得他身边跟着一个脸上有刀疤的随从。”
苏然又询问了玉佩的价格以及那公子的大致相貌,随后离开玉器行。他一边走一边思考,这位姓李的公子究竟是谁?为何会在命案现场留下玉佩?他吩咐手下在长安城内打听脸上有刀疤的人,自己则继续调查陈宏远的人际关系。
经过几天的走访,苏然发现陈宏远除了与李林甫有矛盾外,还与太子李亨身边的谋士王忠有过接触。据传言,陈宏远有意支持太子,这很可能引起了某些人的不满。苏然觉得王忠这条线索也不能放过,于是前往太子府求见王忠。
在太子府,苏然见到了王忠。王忠年约西十,一袭青衫,风度翩翩,但眼神中却透露出一丝精明。苏然说明来意后,王忠说道:“陈侍郎与我确实有过几次交谈,我们只是探讨治国理政之策,并无其他瓜葛。至于他的死,我也深感痛心。”
苏然观察着王忠的表情,试图从他的话语和神态中找出破绽。然而,王忠表现得极为镇定,没有露出任何可疑之处。就在苏然准备告辞时,王忠突然说道:“苏捕头,此案错综复杂,你要小心行事,莫要被表象所迷惑。”苏然心中一凛,这话似乎意有所指。
离开太子府后,苏然的手下传来消息,在城西的一家酒馆发现了一个脸上有刀疤的人。苏然立刻带人前往酒馆。在酒馆内,他们找到了那个刀疤脸。刀疤脸见到捕快,神色慌张,起身欲逃。苏然眼疾手快,一个箭步冲上去将他制服。
刀疤脸被带回京兆府后,一开始还百般抵赖,但在苏然的凌厉攻势下,终于交代了实情。原来,他是被一个名叫李逸风的公子雇佣,李逸风是李林甫的外甥。李逸风得知陈宏远掌握了李林甫贪污受贿的一些证据,便指使刀疤脸等人潜入陈府盗取证据并杀害陈宏远。
苏然得到这个消息后,心中大喜。他觉得离真相己经越来越近,只要抓住李逸风,这起命案便可真相大白。然而,当他们赶到李逸风的住处时,却发现李逸风早己不知去向。
李逸风的失踪让苏然的调查陷入困境。而此时,朝堂上己经因为陈宏远的死而掀起轩然大波。李林甫在朝堂上指责太子一党,称陈宏远之死是太子为了排除异己所为。太子李亨则坚决否认,并要求彻查此事,还自己清白。
唐玄宗李隆基面对朝堂上的纷争,大为震怒。他责令京兆府尽快破案,给朝廷和天下一个交代。刘正风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他再次召见苏然,严厉说道:“苏然,如今朝堂动荡,圣上震怒,你务必要尽快抓住李逸风,查明真相。若再拖延,后果不堪设想。”
苏然深知责任重大,他决定改变调查方向。既然李逸风是李林甫的外甥,李林甫必定会有所动作。苏然安排人手暗中监视李林甫的一举一动,同时继续在长安城内搜寻李逸风的下落。
就在苏然一筹莫展之际,一位神秘人来到京兆府,求见苏然。神秘人蒙着面,见到苏然后,从怀中掏出一封信递给苏然,说道:“苏捕头,这封信或许对你破案有所帮助。”苏然接过信,打开一看,信中竟然详细记录了李林甫如何指使李逸风作案的过程,还提及李逸风此刻正藏在终南山的一处别院中。
苏然心中又惊又喜,他刚想问神秘人的身份,神秘人却己经消失得无影无踪。苏然不敢耽搁,立刻带着一队人马前往终南山。在终南山的别院中,他们果然找到了李逸风。李逸风见事情败露,试图反抗,但很快被苏然等人制服。
李逸风被押回京兆府后,在证据面前,不得不交代了全部罪行。正如神秘人信中所说,李林甫担心陈宏远将自己贪污受贿的证据呈给圣上,便指使外甥李逸风杀害陈宏远并盗取证据。
苏然将案件真相上报刘正风,刘正风又将此事奏明圣上。唐玄宗得知真相后,龙颜大怒。李林甫因涉嫌主谋杀人,被免去吏部尚书之职,打入大牢。而太子李亨也因此事洗清嫌疑,在朝堂上的地位更加稳固。
长安城内,百姓们听闻此案告破,纷纷称赞苏然的神勇和智慧。苏然深知,这只是长安城中无数风云变幻中的一次小插曲,未来,他还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守护这座繁华之都的安宁。而在这盛世大唐的表象之下,权谋与纷争的暗流,依旧在悄然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