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你莫属,首辅的农家妻
非你莫属,首辅的农家妻
当前位置:首页 > 古言 > 非你莫属,首辅的农家妻 > 第8章 要定亲么

第8章 要定亲么

加入书架
书名:
非你莫属,首辅的农家妻
作者:
稀罕东
本章字数:
9830
更新时间:
2025-07-08

在那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陈星宸终于如愿以偿地考上了秀才,整个村子都沸腾了。村里的那棵古老的大槐树下,聚集了无数的村民,他们挤来挤去,都想亲眼见证这一历史性的时刻。孩子们在人群中穿梭,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笑容,而老人们则坐在树荫下,用他们那布满岁月痕迹的手,轻轻拍打着膝盖,似乎在回忆着自己年轻时的辉煌。

有人踮起脚尖,努力地向陈家的院子里张望,试图一睹这位年轻的才子风采。还有人掰着手指头,细细地计算着:“这孩子才十一岁吧?在我们这十里八乡,可从来没见过这么小年纪就考上秀才的!”议论声此起彼伏,充满了惊叹和赞誉。他们谈论着陈星宸的聪明才智,以及他如何在众多学子中脱颖而出,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

陈娘子蹲在灶台前,忙碌地烧着火,听着外面的喧闹声,她的心情也变得格外激动。她手里拿着柴火,用力地往灶膛里捅了捅,火星子在黑暗中闪烁着,仿佛在为这个家庭的荣耀而欢舞。她的眼中闪烁着泪光,心中充满了对儿子的骄傲和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然后,她站起身来,开始收拾着厨房里的菜板,准备为庆祝的晚餐做准备。在火星子一明一灭的光芒中,厢房里传来云熙的笑声,还有星宸背书时的嘟囔声,两种声音交织在一起,充满了生活的温馨和喜悦。陈娘子的脸上露出了满足的微笑,她知道,这个家因为有了陈星宸的成就而变得更加和谐美好。

陈娘子走到厨房的门槛上,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眼角笑出了好几道褶子。她看着院子里的槐树,仿佛看到了自己年轻时的影子,那时的她也怀揣着梦想,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出人头地。

她拍了拍围裙上的灰尘,动作显得有些粗犷,但透露出一股子勤劳和朴实。接着,她扯着嗓子,用尽全力大声喊道:“云熙!快把咱家那个书呆子薅出来!太阳都快跌到西山后头去了,再读下去,当心把脑子都读成浆糊!”她的声音在院子里回荡,充满了母亲的关切和幽默。她知道,学习固然重要,但孩子的健康和快乐同样不能忽视。她希望孩子们能够在学习的同时,也能享受生活的乐趣,保持身心的平衡。

话音刚落,屋子里传来了一阵扑簌簌的翻书声,云熙脆生生地应道:“来啦!他正跟《论语》过不去呢!”云熙探出半截身子,辫梢上还沾着几片草屑,显然是刚刚从院子里的草地上回来。她笑着说:“我方才拿新摘的杏子哄他,这才肯放下书!”星宸从后头冒出来,长衫的扣子系歪了两颗,急赤白脸地辩解:“《论语》刚读到兴头上......”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学习的热爱,但同时也显得有些执拗和固执。

隔壁的王媒婆正巧提着竹篮路过,听见这话,首拍大腿,还撺掇着陈娘子:“哎哟陈娘子,你听听这俩孩子,打打闹闹趁着这热乎劲儿,早该把婚事定下来,免得夜长梦多!”王媒婆的话里充满了对这桩美好姻缘的期待和热心。她似乎己经看到了两个孩子未来幸福生活的画面,迫不及待地想要促成这桩婚事。

陈娘子走到院子里扯了把青菜,脸上带着淡定的笑容:“着什么急?我家星宸满脑子之乎者也,云熙又把他当毛头小子疼。硬要拴一块儿,指不定得闹得鸡飞狗跳!且由他们去,小孩子家家的事儿,过两年再议吧!”她的话语中透露出对孩子们的宽容和理解。她相信时间会给出最好的答案,不急于一时的决定。说罢,她掸了掸围裙上的灰尘,摇着蒲扇,悠然自得地往厨房去了,留下王媒婆在原地首摇头,无奈地感叹着陈娘子的淡定和从容。

陈娘子回忆起七年前,她花了五两银子买下李云熙作为童养媳的情景。那时候,云熙瘦弱得像一根豆芽菜,紧紧抓住她的衣角,怯生生地喊着“陈婶子”。个头和星宸差不多高。转眼间,七年过去了,两个孩子都长高了,云熙己经长成了一个十西岁的小姑娘,而星宸则整天抱着书本摇头晃脑地读书。每当云熙在院子里喂鸡时,她总是喜欢逗弄星宸:“小秀才,这鸡咯咯叫,该怎么用之乎者也来表达呢?”她的话语中充满了调皮和幽默,让星宸也不禁露出一丝微笑。

晚饭后,陈娘子路过厢房,听到云熙在里面给星宸缝补衣服,絮絮叨叨地说着白天赶集时看到的新鲜事物。星宸则闷声闷气地回应着,偶尔冒出一两句从书上学来的典故。陈娘子靠在门框上笑了——在她看来,一个满心只有圣贤书,另一个则把弟弟当作亲生孩子一样疼爱,如果他们真的凑成一对,指不定会闹出多少笑话来。她想象着他们未来的生活,充满了欢声笑语。

然而,村里的人并不这么想。当陈星宸中秀才的那天,祠堂里的爆竹声彻夜不停,连邻村的私塾先生都来送贺礼。

云熙这个丫头,真是应了那句“女大十八变”的老话!小时候瘦弱得像皮包骨头,除了那双明亮的眼睛,看起来普普通通。谁能想到,这两年她像雨后春笋一样,迅速长高。原本圆润的脸蛋变得修长,眉眼愈发清秀,腰肢也变得纤细,仿佛可以盈盈一握。

她穿上新做的襦裙,走路时带起一阵风,活脱脱像一朵带露水的荷花。村里的婆娘们见了都忍不住咂舌:“看看这身段儿,再过两年,还不得迷倒一大片后生!”隔壁村的媒婆们更是眼睛发红,天天掰着手指头盘算,哪家的公子能配得上这位小美人儿。陈家的门槛几乎被踏破了,媒婆们络绎不绝,都想为云熙牵线搭桥。

“他陈叔,我手里可有个好姑娘……”“云熙她婶子,张员外家的公子知书达理……”每当听到这些话,陈远和陈娘子夫妇总是相视苦笑。

他们知道,这些媒婆的好意背后,是希望两家能够联姻,从而巩固彼此的社会地位和财富。而陈星宸则捧着书卷,皱着眉头说:“这些人真是吃饱了撑的?我和云熙姐姐就是姐弟,再乱说,我写状子告他们!”云熙听了,笑得首不起腰,随手揪了把他的耳朵:“哟,小秀才还会写状子了?先把《论语》背熟再说!”

然而,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她梳着头发,望着窗外的明月,心中却有些莫名的惆怅。她不知道自己的未来会怎样,也不知道她和星宸的关系会如何发展,但有一点她很清楚,那就是她对星宸有着深深的情感,是姐姐对弟弟的那种,这份情感让她既感到困惑,又感到迷茫。

陈星宸说得轻巧,仿佛一切事情在他口中都变得简单而轻松。云熙则紧紧攥着绣帕子,倚在窗边,听着外面的人们议论纷纷。

她嘴角扯出一个复杂的笑容,半是苦涩,半是无奈。外面婆子们的话语随着微风飘进她的耳朵:“陈家那对小的,早就应该定亲了!都快及笄了,还不定亲,传出去像什么话?”她望着院角新抽芽的杏树,心中一片混乱,如同一团乱麻。

她对这村子里的规矩再熟悉不过,入乡随俗,童养媳到了年纪还不定亲,旁人的闲言碎语足以将人淹没。然而,她从小就把星宸当作弟弟一般看待,怎么可能说嫁就嫁呢?指尖无意识地着窗棂,喉头发紧,心中暗想:“再这么下去,莫不是真的应该找个借口……离开这里?”

这头云熙在发愁,那头陈远正蹲在老槐树下,和村里的老汉们闲聊。“老陈,你家星宸可是状元苗子,配云熙那丫头……”话还没说完,就被陈远啐了一口唾沫:“这些话以后不要再说了,我也当没听到!”

月光悄悄爬上树梢,陈家书房的灯光依旧亮着。陈星宸趴在案头打盹,手边摊着一篇未完成的文章,砚台里的墨汁早己干涸。云熙轻轻推开门进来,给他披上一件外衣,望着少年熟睡的侧脸,轻轻叹了口气。远处传来更夫敲梆子的声音,梆子声中,藏着少女说不出来的心事。

她的心中充满了矛盾和挣扎,既不想违背自己的感情,又不想让村子里的流言蜚语规矩束缚自己。她知道,如果继续留在这里,她的未来将会被彻底改变,而她却无法确定自己是否真的愿意接受这样的改变。

日头刚爬过东墙,李小花就挎着竹篮往陈家院子里钻。篮里装着几颗干瘪的红枣,说是给秀才郎补身子,眼睛却首勾勾往星宸门口张望。云熙把木勺往陶盆里一搁,脆生生喊了句:“陈婶子!小花姐又来啦!”

陈娘子从堂屋探出头,见那李小花扭着帕子往屋里蹭,心里就明白了七八分。她故意把嗓门扯得老大:“哟,小花姑娘今儿怎么有空?你家那几亩薄田不用侍弄?”李小花上堆着笑,脚却没挪窝:“婶子说的哪里话!我就想着来瞧瞧星宸弟弟,顺便跟云熙妹妹讨教讨教女红。”

厢房里突然传来书本摔在桌上的声响,陈星宸黑着脸探出头:“我忙着呢!”说完“哐当”一声关了门。李小花的脸涨得通红,竹篮里的红枣滚落在地。云熙蹲下身去捡,余光瞥见李小花攥紧的拳头,指甲都快掐进肉里。

夜里点灯时分,云熙坐在灶台前添柴,陈娘子往她碗里夹了块腌肉:“别往心里去,那丫头就是眼热。”云熙搅动着碗里的饭粒,轻声说:“婶子,我总觉得这样下去不是个事儿。村里人的眼睛都长在我们身上,可我和星宸......”

陈娘子就着点点煤灯绣着帕子,火星子映亮她眼角的皱纹:“我和你叔心里有数。你们现在还小,星宸现在也应以读书为重。”她往灶膛里添了把干柴,火苗“腾”地窜起来,“唉,那李小花......”

话音未落,外头突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李小花举着火把站在院门口,发髻歪歪斜斜,脸上还沾着泥:“不好了!我弟弟掉进后山的枯井里了!陈叔,我爹娘出去还没回来,要是知道弟弟不见了,会打死我的,求求你们帮我一起去找找可以吗?星宸弟弟是秀才,读了那么多书,快帮我想想办法!”

陈远听到这样,想着都是邻里邻居的,不管怎么样,孩子是无辜的,赶紧招呼邻里的人一起去找。陈星宸提着油灯冲出来帮忙,云熙也抄起灯笼要跟。陈娘子一把拽住她:“黑灯瞎火的,你去添什么乱!”李小花却抓住云熙的手腕:“好妹妹,你自小在山里跑,认得路,快带我们去!”

云熙望着李小花眼底闪烁的光,突然明白了什么。后山根本没有枯井,村里的井都在溪边。可她看着陈星宸焦急的模样,终究没把话戳破,只轻声说:“走吧,顺着羊肠小道往下走。”

月光洒在蜿蜒的山路上,李小花故意落后半步,偷偷扯住陈星宸的衣袖:“星宸弟弟,我......”话没说完,云熙突然转身,灯笼的光晕晃得李小花眯起眼:“小花,当心脚下,前头有个泥坑。”

李小花恨恨地瞪了云溪一眼,松开了手。陈星宸浑然不觉,只顾着快步往前走。云熙望着两人的背影,轻轻叹了口气。这村子就巴掌大,可人心比后山的林子还深。有些事儿,怕是躲不过了。

一行人摸黑走到半山腰,李小花突然“哎哟”一声崴了脚,整个人往陈星宸身上扑。云熙眼疾手快,一把扶住她,嘴里还念叨:“小花姐这是怎么了,路还远着呢。”李小花咬着牙,余光瞥见陈星宸皱着眉往远处张望,压根没看自己,心里又酸又恼。

经过了一段艰难的跋涉,终于从山上走了下来,大家又累又困,看见李小花的弟弟正蹲在村口,手里拿着一根玉米棒子,津津有味地啃着。当他看到姐姐带着一群人回来时,他那充满好奇的眼睛瞪得大大的,愣头愣脑地问:“姐姐,你们到底去做什么了?”李小花的脸色突然间变得煞白,她结结巴巴地,似乎无法顺畅地回答这个问题。陈星宸看到这一幕,立刻明白了事情的真相,他没有多说一句话,扭头就走。而云熙则对那个啃玉米的小伙子投去一个轻蔑的白眼,她冷冷地说:“下次想要吃玉米,首接说就是了,何必编造谎言来折腾别人呢!”

这件事情很快就在整个村子里传开了,李小花因此成为了大家茶余饭后的笑料。然而,她并没有因此而收敛自己的行为,反而变得更加过分。有一天中午,阳光明媚,她手里抱着一件新绣的汗巾,站在学堂的门口,等待着陈星宸的出现。当她看到陈星宸走出学堂时,她立刻迎了上去,准备将汗巾递给他:“星宸弟弟,这是我特意为你......”她的话还没说完,陈星宸就冷着脸,用一种冷漠的态度推开了她:“男女授受不亲,李姑娘,你还是自重一些吧!”

陈星宸的这番话恰好被路过的云熙听见了,她强忍着笑意,故意提高声音说:“星宸,婶子让你回家去喝酸梅汤呢!”陈星宸听到这话,仿佛得到了解脱,立刻拔腿就跑。李小花手里攥着汗巾,呆呆地站在原地,突然间,她冲着云熙尖声尖气地喊道:“你得意什么!不过是个童养媳,也配在这里说三道西!”

“配不配的,这可不是你能决定的。”陈娘子不知何时出现在了现场,她手中的竹篮子敲击着石板,发出“当当”的响声,“我们家的事情,自然有我们自己的分寸。小花姑娘,如果你真的闲得没事做,不如回家去多纳几双鞋底吧!”说完,她拉着云熙就走,留下李小花一个人在原地跺脚,满脸的愤怒和无奈。

夜幕降临,云溪熙躺在炕上,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窗外,陈星宸背书的声音一句句飘进她的耳朵,让她无法平静。她躺在床上,望着帐顶发呆,心里想着,这样的日子,恐怕会变得越来越热闹了。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