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坚丰坐上牛车,这才将心里的疑惑问出口。“大伯你怎么知道我们今天回去。”
杨铁石没好气的看了眼杨木。“你们家有多少钱,我一算就知道。你们有没有钱住客栈我还能不知道吗?”
虽然嘴上说的斩钉截铁,但只有杨铁石本人知道,没见到人前,他心里有多焦躁。怕自己白跑一趟。
“大哥来了怎么也不找个人帮忙传个话,让大哥等了那么久,我这做兄弟的心里还真是过意不去。”
自家兄弟,虽然这些年和原身的关系一般般,但杨木可不管这些。杨铁石既然是原主亲哥,那以后也就是他亲哥,这亲戚就是要有来有往才能亲密起来。
自家兄弟,实在没必要客气。
即使杨铁石紧赶慢赶,几人到家的时候,也到了后半夜。
驾着牛车,将父子两人送到家门口,杨铁石就打算回家。
“大伯进家里坐坐喝口水吧。”
“不喝了,以后有的是时间喝。这牛今天赶了一天的路,该让它歇歇了。村里的东西,可不敢累坏了。”
“既然大哥都这样说了,那我也不多留你。明天我在家闲着也没事,大哥带着家里的小孙子来家里玩啊!”杨木说这话,一是知道留不住人,二是为了以后的盘算。
果不其然,杨铁石在听到这话后,常年面无表情的脸上,也难免露出丝笑容。
“那我们说好了,明天我来你家喝茶,你可不要把我往外赶啊。”
“大哥说哪里话。都是自家兄弟,我家不就是你家吗?”
客套两句,和杨木打声招呼,杨铁石就驾着牛车往回走。
回到家,给牛加了个餐后,杨铁石这才回屋。
此时杨铁石老婆邱氏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
见人回来,上去就先揪耳朵。“你说你这样值当吗?我们之前不是己经说好了,以后远着点你三弟吗?你这是好了伤疤忘了疼了?”
杨铁石忍着耳朵上的疼痛,连忙解释。“以前是以前。我今天见到老三,感觉他应该是想开了。你今天不是也听到消息了吗?他打算办个学堂,我这还不是为了咱家几个皮小子。”
“就老三那样,他自己都还没学明白,能教人吗?而且我们之前也不是没让他教他几个侄子,还不是没教就嫌这嫌那。我供他吃,供他穿,还供他上学,他还这样对我们。”一说起这些,邱氏就一肚子火没处发泄。
公婆没走之前,她在那个家里是真的憋屈。
杨铁石知道妻子的心结所在,叹了口气,就赶紧安抚老妻。“好了,你也别多想。那时候老三自己学习时间都不够,哪还有时间教人。再说你几个儿子什么德行,你又不是不知道。那是读书的料吗?”
见邱氏想要反驳,杨铁石赶紧转移话题。“刚老三让我明天带亭哥儿去找他,你说老三是不是觉得咱亭哥儿有天赋。不知道以后亭哥儿能不能给咱考个秀才回来。”
杨诗亭作为邱氏最喜欢的孙子,用他来转移话题,还真是百试百灵。
耳边老妻喋喋不休的说着小孙子的好话,再加上杨铁石也累了一天,于是他就这么华丽丽的睡了过去。
当然次日早上,他也经受到了老妻的白眼惩罚。
无视掉妻子幽怨的眼神,杨铁石呼噜两口吃完饭。抹抹嘴,就拉着还一脸懵逼的小孙子出了门。
杨铁石敲门的时候,杨木还在床上睡觉。
一早,杨木连夜赶回来的消息,家里人都知道了,是以大家今天谁也没去叫杨木起床。
“大哥吃饭了吗?要不一起吃点?”看着桌上稀得能照见人脸的粥,和那一小碟咸菜。杨木这话说出口都有些心虚。
“我在家吃过了。你先吃,你先吃。”
杨木哪能让客人等着,见粥不温不热正好,首接一口将粥喝了个见底。
将人领到书房,杨木首接开门见山。“我考秀才考了那么多年,估计以后就这样了。这次考试,不管我能不能考上,我都打算在村里开个学堂,大哥以为如何?”
杨铁石没料到杨木会问他,磕磕绊绊的回答。“想开就开呗!再怎么说你也是个童生,教人认几个字还是绰绰有余的。”
“那大哥要不要将你家小孙子送到我的学堂来。”
“可…可以吗?”
“这有什么不可以的。我开学堂本就打算收学生,这小子一看就机灵得很。是个学习的好苗子。”
面对杨木的夸赞,杨诗亭这个小孩子对此反应不大,倒是杨铁石这个当爷爷的激动万分。
看来他想的没错,他家小孙子确实是个读书的好料子。
兴奋过后,杨铁石想起了为难之处。
搓了搓手,杨铁石有些脸红的问道。“不知三弟打算一年收多少束脩?”
如果杨木要价不高的话,杨铁石是打算将家里其他孩子也送来认识几个字。
他们老两口子虽然手里有钱,但家里毕竟还没分家,他要是只将小孙子送来,其他三个儿子肯定会有意见,到时候闹开就不好了。
“对外的话,我打算收一两银子一年。不过大哥以前对我这个小弟照顾颇多,咱们兄弟俩,这银子也就免了,你看家里孩子谁愿意来学,就让他来,我顺带就给教了。”
杨铁石听到这话,差点高兴地厥过去。“三弟这话当真?”
“当真。”杨木原本打算两个哥哥家,一家挑一个免费教学,但昨晚上思来想去,最后他还是决定能收几个是几个。
刚办学堂,估计不会有很多人送孩子来学习,正好趁着这个时间,他也想给自家未来九千岁找点帮手。
不说其他的,一个家族,如果只有一个有能力的,那这个人一般都很累。
杨木这也算是在为未来铺路。
杨铁石坐在凳子上半天,这才冷静下来。
想着杨木家家徒西壁的情况,最后还是心疼弟弟的心占了上风。
“我家那么多孩子,到时候再加上老二家的。这一大帮子人,怎么能一点束脩都不收呢?你家现在这情况,我要是一点钱不出,这要是传出去了,我这脸还要不要了。”
最后,两个大老爷们在书房里,像菜市场大妈一样讨价还价后。才定下,不管杨铁石送几个孩子来上学,每年都一两束脩,当然书本另算。
事情说定,杨铁石迫不及待的想要回家将消息公布出来。只不过他在经过自家二弟杨铁柱房子的时候,脚步一拐,走了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