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扛旗杂兵到镇军大都督
三国:从扛旗杂兵到镇军大都督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三国:从扛旗杂兵到镇军大都督 > 第12章 操典铸魂,铁壁初成

第12章 操典铸魂,铁壁初成

加入书架
书名:
三国:从扛旗杂兵到镇军大都督
作者:
海边的麻雀
本章字数:
3504
更新时间:
2025-07-07

休整几日后,赤焰营并未松懈。

舒县外的临时校场,成了新的熔炉。但这一次,熔炉里锻造的不仅是筋骨,更是军魂。

陈墨站在点将台上,手中不再是单一的素红旗,而是那面己经绣上烈焰盾徽、颜色依旧暗红却仿佛蕴藏着无穷力量的烈焰旗。

旗杆深深插入台边的泥土中,旗帜在晨风中舒展,那赤红的火焰缠绕着银灰(暂用颜料绘制)的盾形纹章,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台下,赤焰营全体肃立。

经过血战的洗礼,队列己初显齐整的轮廓。

每一个丹阳兵的目光都紧紧追随着那面旗帜,眼神中少了初时的桀骜与迷茫,多了份沉甸甸的认同和归属感。

王虎站在队列最前,身姿挺拔,脸上的刀疤似乎也成了某种荣誉的象征。

陈墨展开一卷新誊抄的帛书,声音清朗,传遍全场:

“赤焰营,自丹阳初聚,经舒县血战,烈焰旗扬!

今日,立我赤焰营操典!

操典之首,便是军魂——烈焰焚敌,坚盾护民!令行禁止,铁壁赤焰!

此十六字,当融入骨血,时刻谨记!”

“遵令!”数百人齐声应诺,声震西野。

“操典其二,旗语为纲!”

陈墨放下帛书,拿起三面小旗——赤(主攻/前进)、黑(死战/防御/阻截)、青(疑兵/佯动/变向),这是他在实战后简化明确的指令系统。

“赤焰营之旗语,非汉室旧制,乃我营独创!化繁为简,以快制胜!旗语所指,便是军令所向!违令者,斩!”

他亲自示范,动作简洁有力,每一个动作代表一个明确的战术指令:

赤旗高举——全军前进/主攻方向!

赤旗斜指——穿插分割!

赤旗急挥——全力强攻!

黑旗竖立——就地结阵防御!

黑旗急挥——死战不退!阻敌!

黑旗前推——稳步推进!

青旗左右交叉——疑兵惑敌!

青旗高举画圈——两翼包抄!

青旗指向某方——变向移动!

……

每一个动作,陈墨都反复演练,务求清晰、精准、有力。

台下,所有士卒屏息凝神,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那三面翻飞的小旗,努力将每一个动作刻进脑海。

王虎更是看得目不转睛,口中无声地默念着对应的指令。

“操典其三,操练为基!”陈墨收起小旗,目光如电,“旗语烂熟于心,更需融入手足!自今日起,每日操练:

晨起,队列行进,旗语辨识!令行禁止,步伐如一!

上午,战阵攻防,旗语指挥!闻鼓而进,闻金而退!

下午,体能搏杀,锤炼筋骨!刀山火海,体魄为基!

夜训,复盘推演,熟记地形!运筹帷幄,了然于胸!”

命令下达,整个赤焰营如同精密的机器开始运转。

队列行进不再是散漫的冲锋,而是在旗帜指挥下,时而疾行如风,时而原地转向,时而化整为零,时而聚沙成塔。

士兵们需要时刻抬头望旗,脚下步伐必须与旗语节奏同步,稍有差池,严厉的惩罚便立刻降临。

王虎作为队率,一丝不苟地执行着陈墨的每一个指令,用他凶狠的眼神和皮鞭督促着每一个手下。

战阵演练更是重中之重。

不再是各自为战的拼杀,而是严格按照旗语进行各种阵型的转换、包抄、防御、突击。

赤旗前指,便是锥形阵破阵;黑旗竖立,便是圆阵铁壁;青旗交叉,便有分队佯攻扰敌…

汗水浸透衣甲,尘土满面,但士兵们的眼神却越来越亮,彼此间的配合越来越默契。

他们开始感受到,当数百人的力量被旗帜精准地拧成一股绳时,那种无坚不摧的磅礴气势!

下午的体能和搏杀训练同样严酷。

陈墨深知,再精妙的指挥也需要士兵强健的体魄和过硬的单兵素质作为支撑。

负重奔袭、角力、刀盾对练、弓弩射击…每一项都追求极限。

王虎往往是练得最狠的一个,仿佛要将所有的血性和力量都倾注在这训练场上。

夕阳西下,校场上依旧杀声震天。

典韦抱着他那对沉重的铁戟,靠在营门边的拴马桩上,远远看着。

他看着赤焰营士兵在旗帜指挥下,如臂使指般变换着复杂的阵型,看着他们眼中那股被彻底点燃、却又被严格约束的火焰,看着点将台上陈墨那沉稳如山、目光如炬的身影。

“啧啧…”典韦咂咂嘴,粗犷的脸上露出罕见的感慨,

“这小子…真他娘的是个带兵的料!这群丹阳野马,硬是让他给套上笼头,磨出爪牙来了!这旗子耍的…邪门!好使!”

他掂了掂手中的铁戟,忽然觉得,自己这身蛮力,在这群越来越像“军队”而非“悍卒”的赤焰营面前,似乎也该琢磨点新打法了?

他咧开嘴,露出一口白牙,扛起铁戟,晃晃悠悠地朝自己营地走去,嘴里哼着不成调的军歌。操典铸魂,铁壁初成!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