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西域:开局结果了噶尔丹
铁血西域:开局结果了噶尔丹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铁血西域:开局结果了噶尔丹 > 第10章 初造喷子!秘坊锤音

第10章 初造喷子!秘坊锤音

加入书架
书名:
铁血西域:开局结果了噶尔丹
作者:
晴窗闲卧
本章字数:
6322
更新时间:
2025-07-07

剿灭马贼的胜利和“汉家军队”名号的初步传播,为牧地带来了短暂的平静与难得的喘息之机。缴获的马匹补充了宝贵的机动力量,熔炼自马贼破旧兵器的铁料让新锻造的矛尖和箭头更加充裕。然而,李信的目光并未停留在眼前的安稳上。他深知,冷兵器的优势在平原骑兵对冲中极其有限,面对未来可能卷土重来的准噶尔精锐,或者更强大的敌人,他需要更锋利的“牙齿”。

夜色深沉,营地边缘一处被特意隔开、远离主要宿营区的角落,火光摇曳。这里靠近简陋的“铁匠铺”——几个土窑和打铁砧台。一个身材敦实、手臂粗壮、脸上沾着煤灰的年轻士兵,正赤膊抡着大锤,叮叮当当地敲打着一块烧红的铁条,汗珠顺着他结实的肌肉滚落。他叫王二,原本是陕西流民,入伍前在铁匠铺做过几年学徒,手艺是队伍里拔尖的。此刻,他正按照李信的要求,将缴获的破铁甲片熔铸锻打成更规整的矛尖坯料。

李信悄无声息地走到他身后,没有惊动其他几个同样在忙碌的工匠。他看着王二专注的侧脸和沉稳有力的锤击,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满意。

“王二。”

“啊?将军!”王二闻声一惊,连忙放下铁锤,用脏兮兮的袖子擦了把汗,恭敬行礼。

“不必多礼。”李信摆摆手,目光扫过旁边堆积的、形态各异的矛尖和箭头,“手艺不错,这些新打的矛头,比之前的好多了。”

“谢将军夸奖!俺…俺就是以前学过点…”王二有些局促地搓着手。

李信没有继续客套,他拿起一根新打好的矛杆,装上矛头,掂量了一下,忽然问道:“王二,你觉得,我们现在的刀枪,跟准噶尔人的比,如何?”

王二一愣,老实回答:“回将军,咱们的刀枪现在都是用废铁熔了重打的,结实是结实了,但…跟准噶尔精锐用的上好镔铁刀比,还是差些火候…人家刀快甲厚…”

“如果…我们面对的,是比准噶尔人更厉害的敌人呢?”李信的声音低沉下去,“比如…装备了能连续发火、几十步外就能取人性命利器的敌人?”

“连续发火?几十步外?”王二的眼睛瞬间瞪大了,满脸的不可思议,“那…那不是传说中的火铳吗?俺以前在镇上听南边来的客商说过,官军有火铳营,但那玩意又笨又重,装填慢得要命,还老炸膛,打鸟都不一定中…威力也…”他显然觉得那东西华而不实。

“不是那种笨家伙!”李信打断他,眼中闪烁着一种王二从未见过的、近乎狂热的光芒。他压低声音,凑近王二,仿佛在分享一个惊天秘密:“是管子!一种相对短小、可以连续喷发铁砂或小弹丸的管子!近距离威力极大,一扫一大片!比弓箭快,比长矛狠!想想看,敌人骑兵冲到你面前几十步,一排管子喷过去,人仰马翻!”

他一边说,一边拿起一根烧火用的细铁管(从废弃辎重车上拆下来的),比划着:“大概这么长…里面是空的…后面有个小孔,装引火药…前面装填火药和铁砂…用火绳或者燧石击发…”

王二听着李信的描述,看着那根普通的铁管,起初是茫然,随即眼神中渐渐爆发出一种强烈的、名为“求知欲”和“创造欲”的光芒!作为铁匠的本能,他敏锐地捕捉到了李信话语中那些“异想天开”但似乎又有操作空间的关键词:管子、火药、喷发、铁砂!

“管子…喷铁砂…”王二喃喃自语,一把抢过李信手里的细铁管,手指着内壁,“将军,您是说…像…像过年放的那种大号‘地老鼠’烟花?不过烟花喷的是火星子…要是换成铁砂…”他猛地抬头,呼吸都变得急促起来,“管子…管子得够厚!不然肯定炸!后面的点火孔怎么开?引火药怎么装才安全?喷一次之后,怎么快速再装?管子太烫怎么办?…”

他完全沉浸在了技术难题中,一连串的问题如同连珠炮般抛出,眼神灼热地盯着李信,哪还有半点之前的局促。李信心中暗喜,知道找对人了!王二不仅手艺好,更重要的是,他有技术敏感性,敢于想象和尝试!

“问得好!”李信赞许地点点头,“所以,这需要试!需要不断地摸索!王二,你敢不敢试试?”他指着旁边角落里一堆从马贼那里缴获的、最厚实的铁质构件(比如马镫残片、厚重的刀镡等),“用这些厚铁料,先试着打一根…嗯…比这个粗、比这个短的实心铁棍!然后在上面钻个孔?不,现在钻太难…或许…先想办法打一根厚壁的铁管?或者…做一个可以套接的粗铁管?方便以后拆下来装填和清理?”

李信用树枝在沙地上飞快地画着极其简陋的示意图:一根粗短的铁管,一个可能用来堵住管尾的、带小孔的厚铁塞(类似后膛炮闩的原始构想),以及如何分段制作的设想。这些想法在十七世纪无疑是惊世骇俗且工艺难度极高的。

王二如获至宝,扑在沙地上,眼睛死死盯着那些简陋的线条,手指激动地比划着:“厚壁管…分段?用螺纹旋紧?不行,太精细做不了…用铁箍套紧?或者打制时预留凸起凹槽?…管子内壁要尽量光滑…不然铁砂会卡住…”他完全进入了忘我的状态,嘴里念念有词,手指在沙地上修改、补充着李信的草图,虽然工艺粗糙,但一个原始的“可拆卸短铁管”的雏形,在他脑海中渐渐成型。

“好!就这么干!”李信一拍王二肩膀,打断了他的沉思,声音压得更低,带着不容置疑的命令,“王二,听着!从现在起,这个‘管子’的事,就是最高机密!除了我,还有…”他看了一眼旁边一首默不作声、但显然也竖起耳朵的王大石(王大石管后勤,铁料归他管),补充道,“还有王大石!只有我们三人知晓!对外,你只负责打造矛尖箭头!明白吗?”

王二和王大石都感受到了事情的严重性,神情立刻变得肃然。

“王大石,你负责秘密为王二提供他需要的厚铁料,就说…打造更结实的工兵铲头!明白?”李信盯着王大石。

“是!将军!俺明白!打死也不说!”王大石重重点头。

“王二,”李信的目光转向这位年轻的铁匠,“这个地方,”他指了指这片远离营地的角落,“以后就是你的‘兵器作坊’!我会加派人手在外围警戒,没有我的手令,任何人不得靠近!你需要什么工具,需要帮手(必须绝对可靠),首接找我或者王大石!记住,不求快,只求稳!先做出能喷火的管子!哪怕只能喷一次,不炸膛,就是成功!”

“将军放心!”王二眼中燃烧着兴奋和使命感的光芒,用力捶了一下胸口,“俺王二就是不吃不睡,也要把这‘喷子’管子给您弄出来!”

秘密的“兵器作坊”在夜色中悄然运转起来。王二白天依旧和其他工匠一起打造矛尖,维持着普通的“铁匠铺”运作。但到了夜深人静时,他就会在王大石的掩护下,来到这片被严密看管起来的角落,对着李信那张简陋得不能再简陋的草图,开始了艰难的摸索。

厚实的铁块在高温下被反复锻打,试图塑形成管状。内壁的打磨成了大难题,没有合适的工具,王二只能尝试用裹着粗砂的硬木棍一点点研磨,效率极低。如何制作那个带孔的铁塞(后膛)并保证它与管体密闭结合,更是让他绞尽脑汁,尝试了多种铆接和箍紧的方式,效果都不理想。

失败!失败!还是失败!

要么管子太厚实,成了实心铁棍;要么接口不严,喷气漏火,毫无威力;更有一次,填药稍多,简陋的“喷子”在试射时轰然炸裂,飞溅的铁片差点伤了王二的手臂!

挫折感如同冰冷的潮水,一次次冲刷着王二的热情。但每当他想放弃,李信那晚描述的场景——“一排管子喷过去,人仰马翻”——就会在他脑海中重现。将军的信任和那个划时代的构想,像黑暗中不灭的火种,支撑着他。

“再来!”王二抹去脸上的汗水(混着泪水),看着又一次失败的半成品,咬着牙,眼中闪烁着工匠特有的倔强光芒,“管子…再打薄一点…接口…用更厚的铁箍试试…” 他拿起铁锤,再次投入那枯燥而危险的敲打中。

黑暗中,简陋的“兵器作坊”里,叮叮当当的打铁声固执地响着,伴随着失败的闷响和偶尔的火星喷溅。一个跨越时代的军工启蒙,就在这原始而笨拙的敲打中,艰难地孕育着。虽然成功的“喷子枪”还遥不可及,但那颗名为“自制火器”的种子,己经在王二的手中,在绝对的保密状态下,顽强地破土而出。李信偶尔在深夜巡视,看着王二专注而倔强的背影,看着那些奇形怪状的失败品,眼中既有期待,也有凝重。他知道,这条路,漫长而艰险。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