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子的创业之路
农家子的创业之路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农家子的创业之路 > 第14章 金秋

第14章 金秋

加入书架
书名:
农家子的创业之路
作者:
耀星空灵
本章字数:
7840
更新时间:
2025-07-07

九月的风裹着桂香钻进周家晒场,金黄的豆渣堆成小山,像撒了层碎金。周延蹲在石磨旁,看招娣推磨,豆浆"哗啦啦"落进木桶,泛着珍珠似的白。林氏站在灶前熬红豆粥,蒸汽模糊了她鬓角的白发,却掩不住眼底的笑意——今日南京"福来昌"商行的赵掌柜要来验货,家里正忙着备样品。

"哥!"巧妹从厢房跑出来,手里捧着个红漆木盒,"我把泥蛋重新包了!用你说的油纸裹三层,再套竹篾筐,赵掌柜说过要'防潮防压'。"她把盒子递给周延,指尖沾着糨糊的甜香,"柱子哥说,这包装像给泥蛋穿了'金缕衣'。"

周延接过盒子,掀开油纸。泥蛋裹着暗红的蜜色泥层,蛋壳在阳光下泛着琥珀光,像颗裹了糖衣的琥珀。他捏了捏,泥层硬而不脆,正是巧妹反复调试的"黄金厚度"。

"阿延!"院外传来马蹄声。周延抬头,见三匹青骢马停在门口,马上的人穿着玄色锦袍,腰间挂着块"福来昌"鎏金腰牌——正是南京商行的赵掌柜。

"周老板!"赵掌柜翻身下马,冲周延抱拳,"久闻'周记泥蛋'大名,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他扫了眼晒场,"这豆渣堆得比城墙还高,贵作坊的豆子,怕不是占了半座山?"

周延笑着引他往屋里走:"赵掌柜说笑了。咱这豆子都是豫南新收的,磨浆、腌蛋、裹泥,每道工序都讲究。"他推开厢房的门,"您看,这是给贵商行备的样品——二十盒桂花味,二十盒五香味,还有十盒新试的菊花味。"

赵掌柜掀开盒盖,泥蛋的甜香混着桂香扑面而来。他捏起一个,指腹敲了敲泥层:"这泥裹得匀,蛋壳没裂缝,好手艺!"他又凑近闻了闻,"豆香里带着点野菊的清苦,妙!比扬州的狮子头更有层次。"

"赵掌柜好眼力。"周延指了指站在角落的柱子,"这是我家承儿,去年收的义子。这些泥蛋的方子,他帮着调了三次。"

柱子穿着林氏新做的青衫,头发梳得整整齐齐,见赵掌柜看他,慌忙作揖:"赵伯好,我...我帮着称过豆子,算过工钱,还...还尝过二十八次泥蛋,记着哪种最香。"

赵掌柜笑出了声:"好小子!小小年纪就会'尝味记账',将来必成大器。"他从袖中掏出个算盘,"周老板,咱说正事儿。福来昌要订三千盒泥蛋,月底前交货。运费、包装费由我出,但有个要求——"

"赵掌柜请讲。"周延首起身子。

"这泥蛋要能'走长途'。"赵掌柜指了指院外的马车,"从这儿到南京,要走七日水路、三日陆路。泥蛋怕压、怕潮、怕热,得想个法子让它'一路平安'。"

周延的目光扫过晒场。巧妹正带着几个妇人用竹篾编筐,招娣在给筐底铺稻草,林氏往筐里撒花椒——这是她新想的"防虫法"。柱子突然拽了拽他的衣角,小声道:"哥,我在书院学过'防潮法',用生石灰埋在筐底,能吸潮气。"

周延眼睛一亮。他蹲下来,对赵掌柜说:"赵掌柜,咱用双层筐:内层铺生石灰,中层放泥蛋,外层裹油纸。再在筐缝里塞干艾草,既能防虫,又能增香。"他指了指巧妹,"巧妹算过,每筐装二十个泥蛋,刚好能装满马车,不会压坏。"

赵掌柜拍案而起:"妙!周老板这法子,比福来昌的装箱师傅还高明!"他从腰间摸出银锭,"这是定金,余款等货到南京,我亲自送上门。"

月上柳梢时,周家灶房的灯还亮着。林氏在熬桂花蜜,蜜罐里浮着金黄的桂花,像撒了把碎金;巧妹在给泥蛋编号,用竹片在蛋壳上刻"周记"二字,字迹歪歪扭扭却认真;招娣在核对账本,算盘珠拨得噼啪响:"三千盒,每盒二十个,共六万个泥蛋......"

"招娣姐,"柱子捧着个竹篓进来,"我把生石灰装好了。"他掀开竹篓,白色的石灰粉泛着微光,"我在书院帮先生搬过书,知道生石灰要选'块大、无杂质'的,才不会潮解。"

招娣抬头,眼里闪着光:"承儿哥,你比我还细心!"她指了指账本,"你瞧,我把运费算进去了——每筐运费五文,三千筐就是一万五千文......"

"够了。"周延从怀里掏出个布包,"这是咱攒的银子,先垫上。"他摸了摸柱子的头,"承儿,明儿跟我去河边选船,得挑'底儿平、舱儿深'的,泥蛋才不会晃。"

柱子用力点头,发顶的羊角辫跟着晃动:"哥,我昨晚查了《水路图》,从这儿到南京,要过三道险滩。我记着呢,第一道滩叫'老虎嘴',水急浪大......"

林氏端着蜜罐过来,轻轻碰了碰周延的手背:"阿延,你也歇会儿。承儿这孩子,比你还操心。"

周延望着柱子发亮的眼睛,突然想起三年前——那孩子缩在西市桥洞下,脚底板裂着血口,却把最后半块冷馒头塞给他。如今他站在灶前,算着运费,记着滩名,像个真正的"小当家"。

十月十五的清晨,周家院门口停着三辆大马车。车厢用桐油刷得锃亮,筐沿缠着红绸,"周记泥蛋"的金漆匾额挂在最前面。

"哥!"巧妹举着个布包跑过来,"我把《豆渣辨新陈》的抄本塞给你了,路上要是想家......"她突然红了眼眶,"想娘的桂花糕,就看看这个。"

招娣把算盘塞进周延怀里:"哥,这是咱的'流动账本',每到一个码头,你就记一笔。"她的手在算盘上轻轻一拂,"等回来,我要算出咱这趟赚了多少,给娘买头花,给柱子买书,给你......"她耳尖发红,"给你买双新靴子。"

柱子站在马车边,手里攥着个油纸包:"哥,这是我腌的糖蒜,路上配泥蛋解腻。"他踮脚把油纸包塞进周延怀里,"还有...还有我写的诗,你路上念。"

周延接过诗稿,展开看:"秋风起,豆香浓,泥蛋裹泥出深巷......"字迹虽然稚嫩,却带着股子认真劲儿。他摸了摸柱子的头,声音发哑:"承儿,等哥回来,咱们一起把诗写完。"

林氏站在门口,手里端着碗红豆粥。她没说话,只是往周延怀里塞了个暖手炉——是用她陪嫁的银锁熔的,刻着"平安"二字。

"走了!"周延跳上马车,冲家人挥手。

车轮碾过青石板,发出"吱呀"的声响。柱子追着马车跑了半里地,首到被林氏拽住衣袖。他站在原地,望着马车消失在晨雾里,突然大声喊:"哥!我会给你写信的!"

水路的第五日,船行到"老虎嘴"。周延站在船头,望着翻涌的浪涛,手心里全是汗。船老大叼着旱烟:"周老板,这滩水急,得把筐绑紧了!"

周延冲伙计喊:"快把麻绳拿出来!承儿,你记着,每捆筐用三道麻绳,交叉着绑!"

柱子从舱底钻出来,手里攥着麻绳:"哥,我来!"他笨拙地捆着筐,手指被麻绳勒得发红,"我在书院帮厨娘捆过菜,这活计我熟!"

浪头打在船舷上,船身剧烈摇晃。周延死死攥住缆绳,感觉泥蛋筐在舱底首晃。他突然想起巧妹的话:"哥,泥蛋怕震,得用软草垫着。"他冲伙计喊:"快把稻草塞进筐缝!"

伙计们手忙脚乱地塞稻草,柱子却突然扑到筐前,用身子压住最上面的筐:"哥,我压着!要是筐翻了,我替泥蛋挨揍!"

周延望着他小小的背影,突然笑了。这孩子,哪里是"小乞丐"?分明是块"硬骨头"。

第七日清晨,南京城的轮廓出现在眼前。周延站在船头,望着码头上"福来昌"的幌子随风飘动,喉咙发紧。

"周老板!"赵掌柜带着伙计迎上来,"可算把您盼来了!"他掀开筐盖,泥蛋的甜香混着桂香扑面而来,"好香!这泥蛋,比我在扬州见过的都强!"

周延摸出柱子写的诗稿,递给赵掌柜:"赵掌柜,这是犬子承儿写的。他说,泥蛋裹着豆香、桂香、蜜香,像颗'甜心'。"

赵掌柜展开诗稿,念道:"秋风起,豆香浓,泥蛋裹泥出深巷。桂花香,蜜蜜甜,送到金陵万人尝......"他突然拍案而起,"好诗!这诗要刻在福来昌的招牌上!"

周延望着码头上忙碌的伙计,望着远处飘着"周记泥蛋"幌子的店铺,突然想起出发前的清晨。那时柱子追着马车跑,喊着"哥,我会给你写信的";想起巧妹给他塞的糖蒜,招娣塞的算盘,林氏塞的暖手炉。

他摸了摸怀里的诗稿,又摸了摸暖手炉上的"平安"二字。风从长江上吹来,带着的水汽,却吹不散他心头的暖。

腊月廿三的雪粒子砸在青石板上,周延站在院门口,望着远处的官道。柱子从南京回来了,背着个蓝布包袱,脸蛋冻得通红,却笑得像朵腊梅。

"哥!"柱子扑进他怀里,"福来昌要跟我签'十年约',每年订五千盒泥蛋!先生说,我要是考中秀才,就送我去京城书院!"

他从包袱里掏出个锦盒:"这是赵掌柜送的,说'周记泥蛋'要在金陵城开分店!"又摸出封信,"这是巧妹姐写的,她说...她说灶房的豆渣堆成了山,招娣姐的算盘珠都快磨破了......"

周延拆开信,巧妹的字迹歪歪扭扭:"哥,家里的豆子又丰收了,王阿婆说今年能打十石。承儿哥教我认了好多字,我现在能看懂账本了!娘说,等开春,要给你做新棉袍......"

林氏端着热汤从灶房出来:"阿延,快喝口。承儿,你瘦了。"她摸了摸柱子的脸,"南京的糖糕好吃吗?"

柱子吸了吸鼻子:"好吃,可没娘的桂花糕甜。"

招娣从厢房跑出来,手里举着个算盘:"哥,今年的账我都算好了!泥蛋赚了三百两银子,够给娘买十头花,给承儿买二十本书......"

周延望着满屋子的人,望着灶房飘出的豆香,望着檐下挂着的"周记豆香"匾额,突然觉得,所谓"金秋",从来不是桂花香、泥蛋甜,而是家人的笑,是孩子的成长,是平凡的日子里,那些暖得人心的光。

他摸了摸柱子的头,又看了看林氏鬓角的白发,轻声道:"明年,咱们要把'周记豆香'开到京城去。"

柱子眼睛发亮:"那我要当'小掌柜'!"

巧妹笑着戳他的额头:"你呀,先把字写工整了再说。"

招娣举起算盘:"我管账,保证一分不差!"

林氏把热汤递给周延:"阿延,喝口,暖暖。"

窗外的雪还在下,却掩不住屋内的暖。周延望着窗外纷飞的雪花,突然想起前世在孤儿院,老师说"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那时他不信,如今却懂了——

有些苦,熬着熬着就成了甜;有些光,聚着聚着就亮了。就像他当年蹲在灶前,把发霉的豆渣酿成甜蛋;就像此刻,他望着满屋子的人,把平凡的日子,酿成了最浓最香的甜。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