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不可!”殿中丞来俊臣第一时间跪倒,“陛下乃弥勒降世,狄仁杰不过彭泽县令,何德何能受陛下亲迎?”
“陛下三思啊!狄仁杰虽然有功于社稷,但也不能破了这君臣之间的规矩。” 左台侍御史王弘义走了出来。
来俊臣深受武则天的器重,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他利用手中职权,制造了大量的冤狱。
被他弄死的人不计其数,而狄仁杰却是为数不多从他手底下全身而退之人。
以他对武则天的了解,此番召狄仁杰回神都,必有大动作。
可就算如此,那又如何,陛下现在需要他来俊臣,量狄仁杰也不敢对自己怎样!
王弘义想得比较简单,他以来俊臣马首是瞻,只要抱紧来俊臣这条大腿,自己定能平步青云。
“大胆,尔等在教陛下做事?”武则天正欲说话,却被武承嗣抢了先。
武承嗣向前一步,神色傲然,高声说道:“陛下的规矩就是规矩。陛下贵为越古金轮圣神皇帝,一言一行皆为天下典范,岂容他人随意置喙?”
武承嗣心中暗自叫苦。
武则天要亲自去迎狄仁杰,就让她去迎接好了。
这夯货为何偏要跳出来阻拦啊!
是怕武则天不知道他们合谋诬陷狄仁杰谋反之事?
眼下的情形,自己不得不站出来表明态度,与来俊臣划清界限,以免备受牵连。
武则天见状,并未说什么,心中暗笑,这大侄子学的够快的,不光现学现卖,还能举一反三!
她整理了一下衣服,向殿外走去,众官员见状,不敢有其他言语,纷纷跟在后面。
武则天步出大殿,只见一名老者,身着绿色朝服,头戴官帽,覆手而立。
其身姿挺拔,面容刚毅,眼神深邃,几缕胡须随着微风轻轻摆动。
老者见武则天走来,赶忙躬身跪地行礼:“臣彭泽县令狄仁杰,拜见金轮圣神皇帝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武则天凝视着狄仁杰,心中感慨万千。
终于见到传说中的人物了。
这一身正气,让人不禁肃然起敬,怪不得能青史留名。
她连忙上前扶起狄仁杰:“国老快快请起!”
狄仁杰听闻此称呼,心中一惊,立刻把头低的更低了:“陛下,此等尊称,臣万不敢受。”
武则天上前扶起狄仁杰,眼中满是敬重:“国老不必谦虚,这‘国老’之称,您老当之无愧。”
文武百官见状,脸色皆浮现出艳羡之色。
毕竟,“国老”乃是陛下亲口所赐,这无疑是陛下对狄仁杰毫无保留的赏识与倚重。
“臣蒙陛下厚恩,虽肝脑涂地,亦难报万一。”狄仁杰感激道,眼中闪着泪花。
“朕知国老忠心,今后劳烦国老费心辅佐。”
“承蒙陛下不弃,臣虽年迈,只要一息尚存,定当为陛下为大周,竭尽所能。” 感受到武则天话语中的信任与期待,狄仁杰挺首腰背,保证道。
“朕相信国老所言,国老请随朕进殿吧,朕还有好多事要跟您商量。”武则天哈哈一笑,轻轻拍了拍狄仁杰的肩膀。
她有种收小弟的感觉,而且还是收大名鼎鼎的狄仁杰为小弟。
“陛下先请,臣跟在后面。” 狄仁杰恭敬地回应道,而后随着武则天走进大殿。
身后的大臣们望着狄仁杰的背影,各自怀着复杂的心理,也陆续跟着进殿。
大殿之中,气氛略显凝重。
武则天坐在高高的龙椅之上,目光扫过群臣,最后落在狄仁杰身上。
“国老舟车劳顿辛苦了,来人,看座。”
狄仁杰赶忙躬身行礼:“陛恤,臣感激涕零。然臣之劳顿,与陛下日理万机相比,实在不足挂齿。”
武则天蹙眉浅笑道:“国老莫要见外,安心坐着便是。”
“谢陛下隆恩!”
“国老今日来的正好,朕想听听国老对于倭国的看法。”
狄仁杰沉思片刻后说道:“陛下可知,那倭国屡次三番地差遣使者前来,向高宗陛下恳请更改国号,高宗不允,他们便威胁要采取武力来解决问题。”
武则天点头示意其继续说下去。
“就在这个时候,白江口海战爆发了。倭国投入大量兵力,我军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将兵力、船舰皆数倍于己的倭国水军打得大败。
这场战争的胜利,不仅彰显了我军的强大实力,也给了倭国一个深刻的教训。
自那以后,倭国臣服,积极学习我国文化,且岁岁朝贡。
狄仁杰话落,武则天心中大震,想不到历史上还有这样的事情。
“国老诉说此事是何意?”
“陛下莫急,臣还听闻……”
“陛下,狄大人这般言语简首是答非所问!臣恳请陛下治狄仁杰大不敬之罪!” 狄仁杰刚要继续说下去,便被来俊臣打断。他一脸狡黠,嘴角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阴笑。
来俊臣的话让朝堂上的气氛瞬间变得紧张起来。
武则天眉头微皱,冷冷地看了来俊臣一眼,心中明白他这是在故意找茬。
她并不想搭理这货,淡淡道:“国老请继续。”
来俊臣察觉到武则天那不善的目光,纵然心有不甘,也只能悻悻地退回到自己的位置。
朝堂众人见状,在心中暗暗嘲笑来俊臣的不自量力,同时希望狄仁杰能揭露他的恶行,将其绳之以法。
狄仁杰躬身拱手,再次开口道:“陛下,臣还听闻倭国之名,乃东汉光武帝刘秀所赐,当时倭国甚是欢喜。
然则数百年后,倭国又派使者向杨广呈上国书。国书开头,倭王自称‘日出之国’的天子向‘日落之国’的天子致意。”
狄仁杰话音落下,朝堂上的大臣们像是热油锅里进了一滴冷水,瞬间炸开了锅。
“小小一个岛国,也敢妄称天子!简首是不知天高地厚!”
“这倭王怕是昏了头,他那弹丸之地,人口稀少,文化粗陋,有什么资格也称天子?”
“井底之蛙,可笑之极!”
……
“肃静!”见众人吵得差不多了,武则天示意杨思勖出声制止。
她看向狄仁杰示意他继续说。
“由此可见,倭子国,最是反复无常之国。其人,甚卑贱,不知世上有恩谊,只一味慑于武威……故尔,不得对其有稍许好颜色。”
“国老所说,深得朕心。”武则天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抹凌厉的光芒,“朕欲出兵灭了倭国,以绝后患,众卿以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