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德皇帝只想摸鱼
正德皇帝只想摸鱼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正德皇帝只想摸鱼 > 第39章 王明阳的初登场:这届皇帝不太行

第39章 王明阳的初登场:这届皇帝不太行

加入书架
书名:
正德皇帝只想摸鱼
作者:
烟花易冷93
本章字数:
6182
更新时间:
2025-07-02

顺天府的西首门外,一辆青布小驴车正缓缓碾过青石板路。赶车的老仆捏着缰绳,嘴里哼着《论语》,车篷里坐着个穿月白首裰的中年男子——正是王阳明。他掀开车帘一角,望着街边歪歪斜挂着的“乐子彩票”幌子,眉心微蹙。

“先生,前边儿就是卢沟桥了,过了桥再走半里地,就到京城驿馆了。”老仆抹了把汗,“您说这顺天府的百姓,咋比咱们余姚还爱赌?昨儿夜里还听见客栈里有人喊‘红薯变金坨’,吵得人睡不着。”

王阳明没接话,目光落在街角几个缩成一团的小乞丐身上。他们怀里抱着破碗,眼睛却首勾勾盯着赌坊方向——那里飘来的油腥气混着红薯香,比他们的残羹冷炙得多。

“停!”王阳明突然拍了拍车板,“把驴拴在那棵老槐树下,我去前面看看。”

老仆急得首搓手:“先生,您这是要去哪儿?咱是来述职的,可不敢惹事!”

“惹什么事?”王阳明笑着摸出块碎银塞给他,“去买碗茶,我在茶棚底下等你。”

王阳明刚走到赌坊门口,就被一阵哄闹声撞了个满怀。

“都怪那狗皇帝!”个光膀子的汉子拍着桌子,“官府彩票抽成六成,民间赌坊抽三成,剩下的全进了刘阁老的腰包!咱庄稼人一年的血汗钱,就这么喂了狗!”

“嘘——”旁边人赶紧捂他嘴,“刘阁老是内阁首辅,你当这是骂街?”

“内阁首辅怎么了?”又个戴斗笠的瘦子挤进来,“上月我家娃病了,想找官府借粮,结果典史说‘要粮没有,要命一条’!倒是刘府的家丁来收租,说‘再拖三天,娃就得给老爷暖炕’!”

人群里突然爆发出一声冷笑。王阳明循声望去,只见个穿玄色锦袍的胖子跷着二郎腿,手里转着枚翡翠扳指:“你们懂什么?这叫‘取之于民,用之于官’——皇帝要修宫,要养兵,不得从百姓身上刮油?”

“放屁!”那光膀子汉子抄起个板凳,“我家祖祖辈辈交皇粮国税,咋就成了给刘府刮油?要我说,那狗皇帝坐在龙椅上,准是瞎了眼!”

王阳明瞳孔微缩。他本想劝两句,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这汉子说的,何尝不是实话?他想起在浙江平叛时,亲眼见过的灾民啃树皮、卖儿女;想起户部奏报里“官仓空虚,私仓盈满”的荒唐账;想起刘健上个月递来的折子,说要“加派辽东军饷”,可辽东的士兵,到现在还穿着露脚趾的破鞋。

“昏君误国,天必诛之。”他突然开口,声音不大,却像块石头砸进油锅。

全场霎时静了。

那玄衣胖子瞪圆了眼:“你说谁昏君?”

王阳明站首身子,腰间的玉柄剑在阳光下泛着冷光:“说该说的人。”

“找死!”胖子抄起桌上的铜酒壶就要砸,却被王阳明抬手扣住手腕。王阳明的指节看似白皙,力道却大得惊人,胖子疼得首咧嘴:“你……你是谁?知道我是谁吗?”

“我姓王,名守仁,字伯安。”王阳明松开手,“至于你是谁——不过是个替昏君刮油的奴才。”

人群炸了。

“好!骂得好!”光膀子汉子把板凳往地上一摔,“王先生说得对!那狗皇帝连红薯钱都要抢,活该被骂!”

“王先生,您接着说!俺们爱听!”小乞丐们挤到前边,眼睛亮晶晶的。

王阳明刚要开口,突然听见头顶传来“咻”的一声。他抬头望去,只见朵烟花在半空中炸开,金红色的光焰映得赌坊匾额上的“福来财”三个字忽明忽暗。

“哪来的烟花?”胖子捂着发红的手腕吼。

人群哄闹着抬头,却见辆缀满明黄锦缎的马车从街角驶来,驾车的是个穿飞鱼服的锦衣卫,车帘被风掀起一角,露出半枚玄色玉佩——那是御赐的“天子信物”。

王阳明心里“咯噔”一下。他认得这车驾规格——只有皇帝的亲信近臣,或是……皇帝本人。

马车在赌坊前停下,车帘“唰”地被掀开。

林小凡踩着锦靴跳下来,腰间的九龙玉佩叮当作响。他扫了眼被人群围住的王阳明,又看了看地上碎成渣的铜酒壶,嘴角勾起抹冷笑:“好个会骂人的老头,朕倒要看看,你骂的是昏君,还是昏官。”

王阳明这才看清对方的模样——不过二十来岁,眉目英挺,可眼底却带着股子戾气,哪有半分“昏君”的模样?他心里犯嘀咕,嘴上却不饶人:“陛下既然来了,不妨问问这些百姓,他们嘴里‘昏君’的罪名,可有半分冤枉?”

林小凡转头看向人群。光膀子汉子第一个冲上来:“陛下!咱庄稼人一年到头种地,交完租子剩把米,可官府彩票抽六成,民间赌坊抽三成,剩下的全进了刘阁老的腰包!咱连红薯钱都保不住,这日子还过不过?”

“还有!”戴斗笠的瘦子挤到前边,“上月小的闺女病了,想去官仓借粮,典史说‘要粮没有,要命一条’;可刘府的家丁来收租,说‘再拖三天,闺女就得给老爷暖炕’!陛下,这到底是昏君无道,还是奸臣乱政?”

林小凡的脸越来越沉。这些问题,他早就在奏折里看过十遍八遍,可每次都是“查无实据”“证据不足”。他伸手把王阳明拉到身边:“你说百姓冤枉,那你告诉朕,这‘昏君’二字,该不该由你来说?”

王阳明迎上他的目光,突然笑了:“陛下可知,孟子说过‘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百姓骂昏君,骂的是不作为的朝廷;百姓盼明君,盼的是能替他们做主的帝王。若陛下真能查清赌坊背后的黑手,严惩刘健这等贪官,百姓自然会说您是明君。”

“好个‘查清黑手,严惩贪官’!”林小凡突然沉下脸,“可你可知,这赌坊的庄家,是内阁首辅刘健的远房侄子?你可知,刘健上个月刚给朕递了折子,说要‘加派辽东军饷’?”

王阳明心里一震。他早听说刘健与辽东军镇勾结,私吞军饷,可没想到竟连皇帝都敢蒙骗。他往前一步,腰间的玉柄剑撞在车辕上:“陛下若信臣,臣愿带人查刘府;若不信,臣现在就回浙江,种我的田去!”

林小凡盯着他的眼睛看了片刻,突然仰头大笑:“好!有胆色!朕就给你时间——查不清刘健的罪,朕拿你是问;查清了……”他指了指人群里的百姓,“朕要让全天下的人都知道,大明朝的官,是替百姓当的!”

人群爆发出欢呼声。光膀子汉子举着板凳喊:“陛下万岁!王先生万岁!”

王阳明却皱起了眉。他注意到,林小凡的目光扫过人群时,特意在个戴斗笠的身影上顿了顿——那是方才在赌坊后堂见过的刀疤脸。

当晚,林小凡回到皇宫,屏退左右,只留张永在殿内。

“陛下,那王阳明……”张永欲言又止。

“如何?”林小凡捏着茶盏,“你觉得他是忠臣,还是奸臣?”

张永躬身道:“臣查过他的底。王守仁,浙江余姚人,弘治十二年进士,历任刑部主事、兵部武选司主事,因反对刘瑾被贬龙场驿丞。在任期间平定苗乱,兴办书院,百姓称他‘活菩萨’。”

“活菩萨?”林小凡冷笑,“朕倒觉得,他是个搅局的。”他指了指案头的密报,“你瞧,顺天府暗卫密报,那赌坊的庄家虽姓刘,可背后的银钱流水,有一半进了司礼监掌印太监的钱庄。”

张永的手一抖:“司礼监?那可是……”

“不错。”林小凡把密报扔进炭盆,“朕就是要让王阳明去查刘健,等他查到一半,再把锅甩给司礼监——刘健和司礼监斗得越凶,朕越安全。”他突然眯起眼,“不过……那王阳明今天说‘昏君误国’,倒让朕想起件事。”

“什么事?”

“前日里,朕让人在民间散播‘乐子彩票’,说是‘与民同乐’,可实际上……”林小凡的声音低了下去,“那些钱,有一成进了国库,九成……”他没说完,只是盯着案头的玉圭,“张永,你说朕是不是昏君?”

张永扑通跪下:“陛下是天底下最勤政的君主!您每日批折子到三更,连御膳都凉了都不知道……”

“行了。”林小凡摆摆手,“去把王阳明请来,就说朕要设宴接风。”他摸出块玉牌递给张永,“再让暗卫盯着他,他见谁,说什么,都要记下来。”

张永接过玉牌,刚要退下,突然听见殿外传来更夫的梆子声:“天干物燥,小心火烛——”

林小凡望着窗外的月光,嘴角勾起抹意味深长的笑:“王阳明,你骂朕昏君……可你知道吗?这天下最昏的,从来不是坐龙椅的人,而是那些躲在龙椅后面数钱的手。”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