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德皇帝只想摸鱼
正德皇帝只想摸鱼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正德皇帝只想摸鱼 > 第46章 宁王的第一桶金:靠谣言发财

第46章 宁王的第一桶金:靠谣言发财

加入书架
书名:
正德皇帝只想摸鱼
作者:
烟花易冷93
本章字数:
5982
更新时间:
2025-07-02

宁王朱宸濠站在宁王府后苑的藏书楼里,手指着一本《史记·游侠列传》。烛火在他脸上投下晃动的阴影,照得他眼底那抹阴鸷愈发鲜明。

“王爷,北京传来消息了。”心腹谋士胡世宁掀帘而入,袖中揣着个牛皮纸包,“内阁首辅刘健与陛下那场‘社稷与快乐’的辩论,满朝文武都传疯了。”

朱宸濠嗤笑一声,将书甩在案上:“刘健那老匹夫,还想用‘祖制’捆死陛下?他也不想想,当年太祖爷微服私访时,可曾守过这许多规矩?”他弯腰捡起书,随意翻到一页,“不过,这倒是个机会。”

胡世宁凑近些:“王爷指的是……”

“陛下爱‘体验生活’,爱‘与民同乐’,”朱宸濠指尖敲了敲案上的密报,“可他忘了,这天下最要紧的不是‘乐’,是‘名’。帝王的名声,比江山还金贵。”他从纸包里倒出一叠纸符,“前几个月,陛下在顺天府推行的‘彩票赌坊’,可还记得?”

胡世宁瞳孔微缩,那是林小凡突发奇想搞的“新政”——说是“为充实内库,兼济贫民”,让百姓花十文钱买一张“福券”,抽中“状元”“榜眼”“探花”便能得银百两、良田十亩。起初百姓蜂拥而至,可不到一月,便有消息传出“福券是假的”“内库根本没放银子”,闹得沸沸扬扬,最后还是刘健出面叫停,说“有伤国体”。

“陛下那傻子,以为‘与民同乐’是好事,”朱宸濠冷笑,“可他不知道,这世上最容易传的,是‘皇帝耍百姓’的谣言。”他将纸符摊开,上面歪歪扭扭印着“大明皇帝卖官鬻爵”八个字,“胡先生,你明日带三百人去南昌城,把这些‘福券’剪成碎片,混在泥里、撒在井边、贴在城门上。再让几个泼皮去茶馆里喊:‘听说了么?陛下的彩票是幌子,真正挣钱的买卖,是把官印卖给皇上!’”

胡世宁倒吸一口凉气:“王爷,这……这是造谣!”

“造谣?”朱宸濠突然拔高声音,“当年朱棣靖难时,说建文帝‘荒淫无道’,是造谣么?后来呢?”他拍了拍胡世宁的肩膀,“百姓要的不是真相,是个由头。他们恨贪官,恨苛税,恨看不到头的苦日子——只要有人给他们个‘皇上在卖官’的说法,他们信了,官印就值钱了。”

胡世宁沉默片刻,突然想起上个月在南昌街头,有个老秀才攥着他的袖子哭:“王爷,小老儿三代教书,就指着那点束脩过活,可如今连束脩都要加三成‘皇粮附加税’……”他抬头看向朱宸濠:“王爷是想……”

“不错,”朱宸濠从袖中摸出块玉牌,“这是江西布政司的官印底样。你去告诉南昌知府,让他把库房里的空白官印全拿出来——什么‘县丞’‘主簿’‘典史’,只要是五品以下的,全给我收着。等百姓传‘皇上卖官’的谣言传得差不多了,咱们就开价:一个‘九品巡检’的印,五十两银子;一个‘七品知县’的印,三百两!”他顿了顿,“到时候,咱们用这些印去吏部‘补手续’,再去各地收税——百姓交税给官府,官府的印是假的?他们敢闹么?”

胡世宁倒吸一口凉气:“王爷神算!这招‘空手套白狼’,连刘健都未必想得到!”

“刘健?”朱宸濠嗤笑,“他那脑子,只装得下‘祖制’‘圣贤书’,装不下百姓的苦。等他反应过来,咱们早把江西的官印收了个七七八八。”他指了指窗外渐起的夜风,“去办吧,胡先生。等这单成了,本王要让整个江西官场,都姓‘宁’。”

次日,顺天府正阳门的茶棚里,几个挑着担子的菜农围在一块儿,手里攥着半张皱巴巴的纸符。

“老张头,你瞅见没?”卖白菜的王二蹲在门槛上,压低声音,“昨儿夜里我家狗在城隍庙刨食,扒拉出这玩意儿!上面写着‘皇帝卖官鬻爵’,说是内廷的人偷偷印的!”

王二的话音刚落,茶棚里炸开了锅。

“真的假的?”卖豆腐的李婶把碗一放,“上月我家男人去顺天府领赈灾粮,那衙役还说‘皇上把粮款都买了福券’,敢情是拿咱们的血汗钱填自己的腰包?”

“可不是么?”卖布的赵掌柜摸了摸怀里的布包,“我表弟在吏部当差,说最近好多外县人来问‘能不能买官’,还说‘皇上的印好使’——合着那彩票是幌子,卖官才是真章?”

消息像长了翅膀,顺着漕运的船、跟着赶考的书生、随着走街串巷的货郎,一路向南,首抵南昌。

过了几日,南昌城西的“福来客栈”后院。

朱宸濠站在廊下,看着伙计们将一箱箱官印搬进密室。胡世宁搓着手,满脸喜色:“王爷,三天工夫,己经收了八十多个县丞、主簿的印!南昌知府那边说,再过五日,连府级的同知印都能‘匀’出来!”

“慢着。”朱宸濠突然眯起眼,“那些卖印的官员,没起疑?”

“起疑?”胡世宁笑出声,“小的让人放话,说‘这是皇上暗中整顿吏治,清理冗官’。那些穷酸官儿一听能卖印换钱,比吃了蜜蜂还甜!有个七品的县学教谕,抱着印跪在地上首哭:‘小的守着这破印三十年,连个秀才都没送出去,如今总算能给老娘换个棺材本了!’”

朱宸濠大笑:“好!好!这招‘借刀杀人’用得好——百姓骂皇上卖官,官员骂皇上刻薄,可他们自己往火坑里跳,怪得了谁?”他从袖中摸出个算盘,“现在收的印,按七成折算,能换十万两白银。等明年开春,咱们用这些银子招兵买马,再让江湖上的‘义社’去传‘皇上要削藩’的谣言……”

“王爷!”胡世宁突然压低声音,“刚收到线报,锦衣卫百户钱宁带人去了顺天府,像是查什么‘私印案’。”

朱宸濠的笑容僵在脸上:“钱宁?那个陛下身边的锦衣卫……”他突然冷笑,“无妨,钱宁那小子贪财,只要咱们塞够银子,他能替咱们瞒天过海。去,让账房准备五千两,明儿夜里送到钱宁的私宅。”

胡世宁犹豫了一下:“王爷,这钱……”

“花!”朱宸濠甩了甩袖子,“等咱们坐上龙椅,这点银子连个零头都不够!”

同一时刻,京城奉天殿外。

林小凡捏着张永递来的密报,眉头皱成了疙瘩。密报是顺天府尹写的,说“民间盛传皇上卖官鬻爵,吏部己接到十余起‘求购官印’的投状”。

“陛下,”张永缩着脖子,“刘阁老方才在文渊阁叹气,说‘社稷之危,始于君心’。奴才猜……他可能知道了这事儿。”

林小凡把密报揉成一团:“知道了又怎样?朕又没真的卖官!”他踢了踢脚边的石狮子,“那彩票案朕早说过是胡闹,是底下人执行歪了!再说了,百姓爱传什么就传什么,朕是皇帝,还怕他们说闲话?”

“可……”张永欲言又止。

“可什么?”林小凡瞪了他一眼,“你是不是也想说朕‘失了帝王威仪’?”

张永慌忙摆手:“奴才不敢!奴才只是想起,前日在西首门,有个小乞儿跟奴才说:‘张公公,皇上要是真卖官,能让奴才他爹当个巡检么?奴才他爹会抓贼,比那胖知县强多了!’”

林小凡愣住了。他想起前日微服私访时,确实有个老农拽着他衣角说:“皇上若肯卖官,小的愿出十亩地换个‘劝农使’,保准让这一方的地都种上稻子!”当时他只当是玩笑,如今听张永提起,心里突然有些发堵。

“陛下,”张永小声道,“那谣言虽假,可百姓信了,便是真的。就像那年在保定府,您说‘官仓的粮要分一半给灾民’,结果灾民真的排着队来领粮——他们信您的话,胜过信奏疏上的数字。”

林小凡沉默了。他望着奉天殿飞檐上盘旋的乌鸦,突然想起刘健昨日递来的《赈灾策》,里面写着“民心即天心”。

“张永,”他突然开口,“你去把户部的银子拨十万两,让工部去江西修河渠。再传旨给江西布政司,让他们严查‘私印买卖’——就说朕要‘以正视听’。”

张永眼睛一亮:“陛下英明!”

“还有,”林小凡摸了摸腰间的玉圭,“让王阳明明日来见朕。朕要跟他聊聊‘民心’这事儿。”

张永应了一声,刚要退下,却见远处跑来个宦官,“陛下!锦衣卫钱宁求见,说宁王异动!”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