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基地地理位置优越邻近海岸线的缘故,这样做既有利于掩护行动隐蔽性又不会引起其他单位注意。
本次行动为了保密考量并未通知第三方力量介入参与其中,主要考虑到两架飞机的具体技术指标尚不明朗故无法做出进一步判断。
确认完毕,“遵命”,随着最后一个深呼吸,启动引擎——轰鸣一声巨响划破宁静空气。
整个机身伴随着强烈震颤逐渐进入工作状态之中,紧接着原本安静的现场被发动机全速运转所带来的声音彻底覆盖……
此时此刻席绍科突然感觉到有些异样……为什么这种发动机启动声似乎让他觉得有点似曾相识的感觉呢?
席绍科迅速收拾好心情,全心投入到起飞的准备工作。
他缓缓驾驶着战斗机,沿着跑道滑行,逐渐加速。发动机的轰鸣和动力反馈让他感到意外。
现在他怀疑自已驾驶的这架飞机并不像想象中那么老旧。根据他的飞行经验,这架飞机的性能可能已经接近了歼8的标准。
不过,没有实际测试数据支持,一切都只是猜测。因此,必须进行一次试飞来验证。
想到这里,他进一步提速,朝着前方跑道疾驰而去。
……
指挥中心里。
看到战斗机在跑道上缓慢移动,文中校和刘成渝立刻下令。
“开始测试!”
命令一下达,所有技术人员马上忙碌起来,紧盯各自负责的设备。
“雷达系统已就位,正在启动……”
“等离子探测器运行正常,正在检测飞机……”
“风阻4.2,当前东南风速4.3级……”
“性能初步测试正在进行……”
文中校双手背在身后,观察着稳步进行的测试工作。
刘成渝紧锁眉头,注视着控制台上的数字变化以及大屏幕上的画面。
到目前为止,战斗机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也没有出现意料之外的情况。
今天的测试是为了了解这架飞机的真实性能。无论结果如何,他们都要找到葛让,并根据法律对他的非法武器交易行为做出相应处理。
“刘司令,我们开始了。”文中校笑着说。
刘成渝先是一愣,然后笑着回应道:“的确如此,让我们看看这飞机的实际表现吧。如果它的性能真的优秀,那真是个惊喜。”
虽然嘴上这样说,但他心里其实并不相信。
民间组装的战机多半采用的是落后的技术,绝不会有什么创新。
如果真有人能打造出这么先进的战斗机,那这个人一定非常有实力,能够邀请顶级专家参与设计,这种人物按理说早该被知道了。
这样想着时,屏幕上显示那有着F22外型的战斗机正在以惊人速度冲向蓝天。
“看来,它的性能确实不错啊。”看到起飞性能,文中校开玩笑地说。
没等刘司令接话,一个技术员报告:“我们测得该引擎的基本参数为:推力达到89.6千牛,不开加力的情况下也能达到78.86千牛的最大推力,其推重比达到了十。其他参数如下……”
“但这还不是最大值。”
闻言后,文中校问道:“你能看出些什么吗?”
“目前这些仅是基本的数据表现,并不能完全反映最终结果。”技术员答道。
点头示意明白了之后,他指示继续进行实验。
接着又有技术人员不断更新高度信息:“目标已达2067米高度,上升速率每秒80米……现在处于3967米位置……现在已经到了5693米高……”
同时,文中校还试图联系飞行员。
“001号,请汇报你那里的状况如何?”
不一会儿,传来了席绍科的声音:“塔台,根据我所知,这个发动机比歼8的好很多。”
短短几句话便令两人震惊不已。
虽然不太理解具体的数值含义,但他们清楚这句话背后的意义:这意味着此架飞机并非使用过时的技术制成。
鉴于席绍科曾驾驶包括歼20在内的多种机型且经验丰富,所以对于他给出的意见应该重视起来。
“继续加大马力,看看它能达到何种程度!”文中校急切地指示。
刘成渝亦提出建议:“同时也开启隐身效能测试模式。”
两者并行并不会产生干扰,在极端条件下反而更有利于验证隐蔽效果。因为高速状态下,涂层容易受损,进而导致隐身失效现象更加明显。
随着命令下达,
技术人员立即响应:
“目标现处8045米高空,进入平流层范围,此时气流阻力增大至8.3,仍保持4.5级东南风速条件下继续进行相关检查......”
“已激活远程扫描设备, 正定位追踪目标……”
“现在飞行高度是8056米,遇到的风力阻碍是8.4……”
“目前高度达到了8057米,风力阻力上升到8.7。发动机的一些关键信息:提供的推力是103.6千牛顿,如果不使用后燃器的话,最大能提供93.86千牛顿,推力重量比例是十比一,气流通过和不通过风扇部分的比例是一比五,总压力提高到26倍,进入涡轮时气体温度达到1850K,启动加力燃烧模式后每小时会多消耗燃油约2.4公斤!”
随着实验室里研究人员不断地报告各种数字,文中校和刘成渝都紧握起了拳头,两人心照不宣地感受到了一丝不寻常的气息。
单从周围那些技术人员的脸色上,就能看出事情似乎已经偏离了原先预期的轨迹。
就在这紧张的气氛下,
突然间,一名负责雷达监测的技术员猛地抬起头来,满脸惊讶地大声宣告:
“最新的雷达监测结果显示出来了!这种隐身涂层反射雷达信号的数据为…仅为0.0096!这要比F22战机所采用的标准隐身涂层反射率还要高出0.0004!”
听到这个结果,文中校和刘成渝都愣了一下。
两人先是互相看了一眼,然后惊讶地看向那个报告数据的科研人员。
“你刚才说啥?”
“这数据可靠吗?”
他们几乎同时问出口。
科研人员认真点头:“没错,这是目前我们测得最精确的数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