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康坊的晨雾还未散尽,李承乾己带着虎娃站在"醉仙居"酒肆前。今日他身着青衫,腰间别着刻有"诗酒趁年华"的酒葫芦,看上去倒真像个浪荡诗人。虎娃抱着一摞宣纸,上面用狂草写着"诗词快闪赛,当场换酒钱"。
"殿下,您真要和那些诗坛老手比诗?"陈七跟在身后,手里提着装有"应急奶茶"的保温桶,"上次您把《静夜思》改成'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奶茶,低头思糖霜',被王大人弹劾'亵渎经典'呢。"
"放心,这次玩点大的。"李承乾眨眨眼,目光扫过酒肆墙上的文人题诗,"看见那个'诗仙榜'了吗?今日我要让全长安知道,太子的诗不仅能卖钱,还能震碎这榜单!"
巳时三刻,酒肆里己坐满了文人墨客。李承乾跃上柜台,清了清嗓子:"诸位!今日咱们玩个新鲜的——'限时命题作诗'!"他抽出虎娃递来的题签,"第一题:《咏雪》,但不许用'白''寒''冰'等字,限时一炷香!"
全场哗然。"这算什么题?"江南才子柳明远拍案而起,"雪不用白字,如何形容?"
"就用这个形容。"李承乾笑着抛出一把糯米,雪白的米粒落在青石板上,"诸位看,这是'碎玉盘'落人间。"他挥毫泼墨,在宣纸上写下:"天宫打碎琉璃盏,万斛珠玑落人间。疑是姮娥抛玉屑,素娥笑指白云笺。"
众人定睛一看,全诗未着一个雪字,却用"琉璃盏""珠玑""玉屑"等意象写尽雪的晶莹。柳明远脸色微变,匆匆低头构思。
一炷香时间转瞬即逝。当李承乾看到柳明远的"风揉柳絮漫天舞,误把梨花开满川"时,点头赞道:"好个'柳絮梨花',虽避了白字,却少了些仙气。"他转向全场,"诸位可知,真正的雪...是会酿酒的!"
话音未落,虎娃带着侍卫推出冒着热气的酒坛。"这是'瑞雪酿'!"李承乾揭开坛盖,酒香混着梅香扑面而来,"用初雪水酿梅花酒,喝了能诗兴大发!"他给每人斟了一杯,"第二题:《赠酒家》,要让这酒卖断货!"
这下连最古板的老学究都来了兴致。有人写"酒香不怕巷子深",有人写"一杯能醉长安客",但最绝的还是李承乾的即兴之作:"醉仙居里醉神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何须更问杏花乡!"他指着诗中的"琥珀光""醉神仙","明日让画师把这两句画在酒旗上,保准客人踏破门槛!"
酒肆老板笑得合不拢嘴,当场表示要给李承乾终身免单。就在这时,李泰带着一群文人闯入,为首的正是号称"长安诗坛祭酒"的张学士。
"太子殿下好雅兴!"张学士抚着长髯冷笑,"不过作诗之道,贵在含蓄深远,像这般市井俚语,恐难登大雅之堂。"
"哦?"李承乾挑眉,"那张学士可知,白居易的诗老妪能解?"他突然指向窗外,一位卖炊饼的老汉正推着车经过,"就以他为题,作一首《卖饼翁》,如何?"
张学士面露难色,支吾半晌才吟出:"晨起揉面团,汗落青石板。辛苦为生计,何言世道艰。"虽写实却平淡无奇。
李承乾摇头叹息,随手从虎娃手中接过炊饼,边吃边吟:"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饼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饼冷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碾冰辙..."
全场鸦雀无声。这首改编自《卖炭翁》的诗,将卖饼翁的艰辛刻画得入木三分,末句"愿天寒"三字更是道尽生计无奈。张学士脸色涨红,呐呐道:"此诗...此诗虽俚俗,却有杜工部之风..."
"诗好不好,不在于辞藻,而在于能否写尽人间疾苦。"李承乾放下炊饼,目光扫过李泰,"就像有些人,穿着华服却看不见百姓寒暖,读着圣贤书却装不懂人间是非。"
李泰的脸色瞬间铁青,却又不敢发作。这时,虎娃突然扯了扯李承乾的袖子,指着门口:"太子哥哥,快看!"
只见一位白衣男子负手而立,腰间挂着酒葫芦,正是李白。这位诗仙缓步上前,对着李承乾长揖:"久闻太子殿下才思敏捷,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方才那首《卖饼翁》,让我想起当年杜子美笔下的苍生,好诗,好诗啊!"
李承乾连忙回礼,笑着说:"太白兄过誉了!早闻兄台诗名满天下,今日有幸相见,还望不吝赐教。不如我再出一题,与兄台切磋切磋?"
李白大笑,接过虎娃递来的酒盏一饮而尽:"求之不得!但凭殿下出题!"
李承乾目光一转,瞥见酒肆中一位正在弹奏琵琶的胡姬,笑道:"就以《胡姬曲》为题,且要求每句嵌入一种酒名,如何?"
众人听闻,纷纷倒吸一口冷气。这题目不仅要描绘胡姬之美,还要巧妙融入酒名,难度极高。
李白却不慌不忙,手持酒葫芦,边饮边吟:"兰陵美酒夜光杯,玉碗盛来琥珀醅。葡萄美酒醉红颜,胡姬压酒劝客回。女儿红映娇娥面,屠苏酒暖春意归。且尽杯中鹦鹉盏,莫管明日是与非!"
诗罢,全场掌声雷动。李承乾也忍不住赞叹:"妙!妙!太白兄果然名不虚传,将酒与美人写得如此相得益彰!不过,我也有一首!"
他微微沉吟,开口道:"竹叶青摇月影斜,桃花酿暖玉人颊。状元红酒酬知己,屠苏新醅贺岁华。醉仙醪里谈今古,忘忧曲中弄琵琶。愿与诸君同销愁,长安月下不还家!"
两首诗各有千秋,众人一时难分高下。李泰见势,冷哼一声:"不过是些文字游戏,难登大雅之堂!"
李白闻言,醉眼一眯:"魏王此言差矣!诗词本无高低贵贱,能抒胸臆、能传真情,便是好诗。今日太子殿下以诗会友,不摆架子,倒是让我等看到了大唐诗坛的新气象!"
张学士也羞愧地低下头,不再言语。
李承乾见状,举起酒盏:"今日与诸位以诗相会,实乃人生快事!我提议,将'诗仙榜'改为'诗侠榜',不论出身贵贱,不论官职高低,只要有好诗,便可上榜!让这诗坛,真正成为天下文人的江湖!"
众人纷纷响应,高呼赞同。李泰脸色阴沉,带着人悄然离去。
暮色渐浓,醉仙居内依旧热闹非凡。李承乾与李白把酒言欢,虎娃则在一旁跟着酒肆的伙计学唱新编的诗词小曲。陈七看着这一幕,摇头苦笑:"殿下,您这一闹,整个长安的诗坛怕是要天翻地覆了。"
李承乾饮尽杯中酒,望向夜空:"天翻地覆又如何?我要让这大唐的诗词,不再是少数人的风雅,而是万千百姓心中的歌!明日,咱们就把这'诗侠榜'立在朱雀大街,让全天下人都来写诗、赏诗、评诗!"
月光洒在平康坊的青石板上,酒香与诗意交织在一起,飘向长安的每一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