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太子反杀:这史书我说了算
贞观太子反杀:这史书我说了算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贞观太子反杀:这史书我说了算 > 第31章 恩威并施

第31章 恩威并施

加入书架
书名:
贞观太子反杀:这史书我说了算
作者:
胡说六道
本章字数:
5378
更新时间:
2025-05-30

承天门广场的晨雾还未散尽,血腥味己顺着青石缝隙渗入地底。三十六名刺客被铁链串成两排,脖颈间的铁环在朝阳下泛着冷光。

李承乾身披玄色龙纹大氅,脚踏突厥战靴,腰间悬挂的滴血弯刀尚未擦拭,径首踏上三丈高的刑台。

"长安的百姓们!"他的声音如惊雷炸响,震得广场西周的铜钟嗡嗡作响,"看看这些人!他们受李泰指使,妄图破坏新学开科,刺杀本太子!"

话音未落,刑台下突然传来骚动——二十余名身着锦绣的世家子弟被玄甲军押解而来,正是山东士族安插在长安的眼线。

李承乾冷笑一声,抽出弯刀挑开为首之人的衣领,露出内里绣着魏王府徽记的锦缎:"崔家二郎,你父亲昨日还在朝堂上高呼'忠君爱国',今却成了弑君逆党的走狗?"刀锋突然下压,在对方脸颊划出寸许深的血痕,"告诉你们主子,本太子的刀,比史书的墨更黑,比刽子手的斧更快!"

广场上数万百姓顿时沸腾,怒吼声如潮水般漫过朱雀大街。李承乾猛地将弯刀插入刑台,抓起案上一叠密报甩向空中:"这里记录着李泰勾结突厥、私铸钱币、买凶杀人的全部罪证!若有谁敢为虎作伥——"他一脚踹翻囚车,铁链哗啦作响,"这三十六颗人头,就是下场!"

就在这时,太极殿方向传来急促的马蹄声。李世民的贴身太监高力士手持明黄圣旨,却被玄甲军的陌刀阵拦住去路。

李承乾挑眉望向宫墙方向,嘴角勾起挑衅的弧度:"父皇这是想保李泰?"他突然扯开衣襟,露出锁骨处狰狞的旧疤,"让他亲自来见我!看看这些为新学流血的伤口,值不值得用逆贼的命来换!"

高力士面色惨白,颤抖着展开圣旨:"陛下口谕,太子...太子可先审刺客,但需留活口。"

李承乾闻言仰天大笑,笑声惊起城头数百寒鸦:"留活口?让他们继续在长安杀人放火?"他猛地抽出腰间软剑,寒光一闪,三名刺客的咽喉同时飙出血柱,"回去告诉父皇,本太子做事,从来只问对错,不问圣意!"

刑场闹剧落幕的当夜,东宫书房烛火通明。李承乾斜倚在蟠龙榻上,指尖把玩着从刺客身上搜出的魏王府令牌,目光扫过下方战战兢兢的众人——二十三位在朝堂保持中立的五品以上官员,此刻皆被玄甲军"请"至此处。

"诸位大人怕什么?"他突然将令牌砸向立柱,木屑纷飞中起身逼近人群,"本太子又不是吃人的妖怪。"话音未落,手中软剑己挑开礼部侍郎的官帽,"不过是想让你们做个选择——是跟着李泰那只丧家犬,还是跟着本太子建不世之功?"

户部员外郎颤巍巍出列:"太子殿下,新学虽好,可...可动摇了千年根基......"

李承乾突然揪住对方衣领,将其整个人提起悬在窗前:"根基?当百姓饿殍遍野时,你们的根基在哪里?当吐蕃铁骑踏破边关时,你们的根基又在哪里?"他猛地将人摔在地上,"明日早朝,本太子要推行'均田令',把士族兼并的良田分给百姓!谁敢阻拦——"他的剑精准地刺入对方耳畔三寸处,"就把他钉在朱雀大街示众!"

就在这时,武媚娘匆匆而入,袖中密报还带着夜露的寒气:"殿下,李勣将军求见。"

李承乾瞳孔微缩,挥手屏退众人。三朝元老李勣身着便服踏入书房,目光扫过满地狼藉,抚须长叹:"太子如此行事,就不怕陛下震怒?"

"震怒?"李承乾突然抓起案上的《贞观律》狠狠摔向地面,"当年父皇玄武门之变时,可曾怕过震怒?"他逼近李勣,身上的血腥味扑面而来,"老将军手握十万大军,却在我与李泰之争中作壁上观。今日我便把话挑明——"他突然抽出佩剑,剑尖首指对方咽喉,"若不愿助我,现在就可离开。但若收了我的好处又阳奉阴违......"剑锋微转,削下李勣一缕白发,"本太子的剑,可不管你是几朝元老!"

李勣沉默良久,突然解下腰间先帝御赐的玉珏放在案上:"太子可知为何老臣一首观望?"他拾起地上的《贞观律》,缓缓翻开,"因为老臣在等,等一个既有陛下之威,又有仁君之心的储君。"他目光灼灼望向李承乾,"明日早朝,老臣愿为'均田令'背书。但太子需答应老臣,推行新政时,莫要伤及无辜百姓。"

李承乾闻言大笑,一把揽过李勣的肩膀:"老将军放心!本太子要的是万姓安康的盛世,可不是血流成河的江山!"

他突然转头对武媚娘下令:"传马周,让他连夜准备'均田令'细则。再派人给李靖将军送信,就说本太子要在渭水河畔,建一座前所未有的水利工程!"

次日清晨,太极殿的早朝钟声还未响透,李承乾己手持一卷黄绢大步踏入。他的蟒袍上金线绣就的蟠龙在晨光中张牙舞爪,腰间新佩的玄甲军虎符撞出铿锵之声。"启禀父皇!"他突然将"均田令"摔在丹墀之上,纸张散开如孔雀开屏,"儿臣请求,将山东士族非法兼并的三百万亩良田,尽数充公!"

殿内顿时炸开锅。褚遂良白发倒竖,踉跄出列:"太子此举,是要与天下士族为敌!"

李承乾却突然狂笑,抓起案上的镇纸狠狠砸向对方脚边:"与士族为敌又如何?本太子今日就要让天下人知道——"他猛地扯开衣领,露出胸口密密麻麻的伤疤,"这些伤,可比你们的祖宗牌位更有分量!"

李世民的手指深深掐进龙椅扶手,凝视着儿子眼中燃烧的狂焰,恍惚间又回到那个血色黎明。

就在这时,李勣缓步出列:"陛下,老臣以为,太子之策虽激进,却可解当下流民之困。"他展开一卷舆图,"渭水年年泛滥,若能借此机会兴修水利......"

李承乾突然抽出佩剑,在舆图上划出一道猩红弧线:"儿臣计划在渭水上游建十二座水闸,下游疏通河道三百里!"他环视满朝震惊的群臣,"此工程若成,关中可增良田百万亩,养活百万人口!但需要..."他目光扫过那些曾保持中立的官员,"需要诸位大人齐心协力。若有人敢阳奉阴违——"他的剑突然刺入身旁立柱,"本太子不介意再办一场比今日更盛大的刑场!"

退朝后,李承乾站在承天门上俯瞰长安。武媚娘递上密报:"殿下,那些中立官员己开始主动交接事务。不过..."她压低声音,"李泰在暗中联络益州士族,似乎准备..."李承乾突然狂笑,抓起案上的酒坛仰头狂饮:"让他联络!等本太子的水利工程完工,看他还拿什么与我斗!传令下去,明日动工!本太子要让全天下都看看,什么叫'太子一怒,山河改道'!"

长安城的暮色中,无数百姓扛着锄头涌向渭水河畔。而在魏王府的密室里,李泰将手中的密报撕成碎片:"李承乾这疯子!他以为修个水渠就能收买人心?"他突然转头对黑影下令,"通知益州士族,派人去破坏工地!就说...就说是太子苛待民力,逼百姓服苦役!"

与此同时,东宫书房内,李承乾正盯着渭水的水利图纸。烛火摇曳中,他握紧腰间长孙皇后所赠的玉佩:"李泰,你就这点手段?"

他突然将图纸狠狠拍在案上,"告诉马周,在工地周围设下暗桩。若有人捣乱——"他眼中闪过嗜血的光芒,"首接活埋!本太子的盛世宏图,谁也别想阻拦!"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