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在古代种芡实
重生之我在古代种芡实
当前位置:首页 > 古言 > 重生之我在古代种芡实 > 第18章 姚家(一)

第18章 姚家(一)

加入书架
书名:
重生之我在古代种芡实
作者:
不等蛤
本章字数:
4216
更新时间:
2025-05-02

林清月站在码头上,阳光洒在她素净的衣裙上,却照不进她紧锁的眉头。远处,姚家的货船正在卸货,工人们喊着号子,将一箱箱货物从船上搬运到岸边的仓库。可姚家不与小商户合作,她只能眼睁睁看着商机流失。

"又白跑一趟?"叶浩寒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带着几分无奈。

林清月转过身,看见他手里拿着两串糖葫芦,递了一串给她。"姚家管事说得很清楚,他们只跟有官府背景的大商号合作。"她接过糖葫芦,咬了一口,酸甜的滋味在口中化开,却解不了心中的苦涩。

叶浩寒望着姚家货船上飘扬的旗帜,那上面绣着一个大大的"姚"字,笔力雄浑。"听说姚家老爷子年轻时曾做过京官,后来回乡经商,借着以前的关系网,把持了这水陆码头。没有他家的船,我们的货物根本出不了城。"

"而且价格还被中间商压得死死的。"林清月叹了口气,"若是能首接与姚家合作,我们的利润至少能翻一番。"

两人并肩走在回城的路上,街道两旁店铺林立,叫卖声此起彼伏。林清月的目光扫过那些铺面,心中盘算着。她和叶浩寒的药材生意虽小有起色,但要扩大规模,必须解决运输问题。而韩九,就是横在他们面前的一座大山。

"我打听过了,"叶浩寒压低声音,"姚家现在实际管事的是姚老爷子的儿媳,姚苏氏。姚老爷子的儿子五年前病逝,留下这个媳妇守寡。奇怪的是,她不仅没改嫁,还把姚家的生意打理得井井有条。"

林清月眼前一亮:"女人?那或许有机会。她平日可有什么活动?"

"每月初一十五,她会去施粥。据说这是她丈夫生前的心愿。"

林清月记在心里。两天后正是十五,她早早来到城西的粥棚。这是一座不大的院落,门口己经排起了长队,多是衣衫褴褛的老人和孩子。

院内,一位身着淡青色衣裙的年轻女子正在指挥下人摆放粥桶。她约莫二十五六岁年纪,面容清秀,眉宇间却有一股不怒自威的气势。林清月立刻认出,这就是姚苏氏。

她没有贸然上前,而是挽起袖子,主动帮忙维持秩序。当一位老婆婆差点被拥挤的人群推倒时,林清月眼疾手快地扶住了她,并将自己的位置让了出来。

这一幕被姚苏氏看在眼里。施粥结束后,她走到林清月面前,微微颔首:"多谢姑娘方才相助。"

林清月行了一礼:"夫人客气了。在下林清月,做些小本药材生意。久闻夫人乐善好施,今日特来见识,果然名不虚传。"

姚苏氏眼中闪过一丝讶异:"林姑娘年纪轻轻便自己做生意,倒是少见。"

"不过是勉强糊口罢了。"林清月谦虚道,随即话锋一转,"夫人每月两次来此施粥,风雨无阻,实在令人敬佩。"

姚苏氏的目光柔和了些:"这是先夫的心愿。他病重时曾说,若有机会,定要救济这些无依无靠的老人和孩子。"说到这里,她眼中闪过一丝黯然。

林清月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细节,轻声道:"姚公子在天之灵,看到夫人如此坚持他的心愿,定会感到欣慰。"

姚苏氏深深看了林清月一眼,似乎想看透这个突然出现的年轻女子有何目的。但林清月眼神清澈,态度诚恳,让她放下了些许戒备。

"林姑娘若有空,不妨常来帮忙。粥棚正缺像你这样热心的年轻人。"

林清月心中一喜,知道这是接近姚苏氏的好机会。接下来的半个月,她每逢姚苏氏来粥棚的日子必定到场,不仅帮忙施粥,还主动教孩子们认字,为老人们按摩酸痛的肩膀。她从不主动提起生意上的事,只是真诚地参与慈善活动。

一个月后的傍晚,慈幼局的人渐渐散去。姚苏氏叫住了正在收拾桌椅的林清月:"林姑娘,明日我家有个小宴,你若得闲,不妨来坐坐。"

林清月心中暗喜,面上却不露分毫:"多谢夫人厚爱,清月一定准时赴约。"

次日,林清月换上一身得体的衣裙,带着精心准备的礼物——一盒上等灵芝,来到了姚府。姚府位于城中最繁华的地段,高墙大院,门楣上"姚府"两个鎏金大字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门房通报后,她被引入花厅。厅内陈设典雅,墙上挂着名家字画,案几上摆着精致的瓷器。姚苏氏正在与一位中年男子说话,见林清月进来,起身相迎。

"林姑娘来了。"姚苏氏笑着介绍,"这位是家翁。爹,这就是我常提起的那位热心肠的林姑娘。"

姚老爷子约莫六十岁年纪,鬓角斑白,面容严肃,一双眼睛炯炯有神。他上下打量了林清月一番,微微点头:"听媳妇说起过你。年纪轻轻,心肠倒好。"

林清月恭敬地行礼:"姚老爷谬赞了。清月不过是尽些绵薄之力。"

宴席上,林清月举止得体,谈吐大方。当话题转到药材时,她更是侃侃而谈,显示出不俗的见识。姚老爷子起初对她这个不请自来的小商户颇有保留,但随着交谈深入,态度渐渐缓和。

宴后,姚苏氏亲自送林清月出门。走到回廊处,一个书卷气的年轻男子匆匆迎面而来,见到姚苏氏,明显一怔,随即低头快步走过。

姚苏氏的表情瞬间变得复杂,眼中闪过一丝林清月读不懂的情绪。等那人走远,她才轻声道:"那是府上请的教书先生,陈明远,教几个亲戚家的孩子读书。"

林清月点点头,没有多问。但作为女子,她敏锐地察觉到姚苏氏提到那位陈先生时,语气中微妙的波动。

接下来的日子里,林清月成了姚府的常客。她发现姚苏氏虽然表面风光,实则内心孤独。姚老爷子因丧子之痛,性格变得孤僻多疑,将全部希望寄托在守寡的儿媳身上,希望她能守住姚家基业。而姚苏氏出于责任和感恩,压抑着自己的情感,全身心投入家族生意。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