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风刮得窗纸扑棱作响,陈宇站在院中,目光冷得像刀刃,盯着那道黑影消失的方向。
“有人等这局棋开场,怕是憋了不止一晚上。”他低声说,声音压得低沉,像是从喉咙深处挤出来的。
属官还在喘气,胸膛起伏不定:“大人……真不通知赵良?”
“让他歇着吧。”陈宇嘴角微微一扯,“咱俩先玩个捉迷藏的游戏,看看是谁胆子大。”
系统提示音适时响起:【暗影模式己激活,侦测范围扩大至三公里。】
他脚尖一点,身形腾空而起,动作干脆利落,像是练过千百次。夜色如墨,他的身影迅速隐入黑暗之中,只留下几片被踩塌的瓦片轻轻晃动。
——
翌日早朝,京城依旧喧嚣。
新学堂门口排起了长队,粮仓前马车一辆接一辆,整座城仿佛刚喝完一碗热汤,缓缓回过神来。
可陈宇的脸却阴得能滴出水。
赵良凑过来,手里还拿着半个包子:“咋了?昨晚又熬夜了?”
“不是我熬。”陈宇把一份奏折甩在桌上,“是底下人熬出来的。”
赵良翻开几页,眉头越皱越紧:“这不是……基础设施全面老化?”
“对。”陈宇点头,“你昨天还说我越来越像老臣,现在好了,连问题都开始老套。”
赵良没笑,反而叹了口气:“这些年战乱不断,修修补补都是临时工干的活,能撑到现在己经不容易。”
“问题是现在撑不住了。”陈宇指着地图上的几个红圈,“这几处桥梁随时可能塌,城东一段主干道坑坑洼洼,走个马都能摔跤。还有那些老房子,风吹一下都抖三抖。”
赵良沉默片刻:“你是打算一口气全修好?”
“哪有那么多钱!”陈宇翻了个白眼,“挑最要紧的先修,其他的慢慢来。”
赵良点点头:“行,我帮你协调工部那边。”
“等等。”陈宇忽然拦住他,“我还想搞个‘民间技术人才招募令’。”
“啥玩意儿?”
“就是贴告示,招会修桥铺路、建房造渠的人才。”陈宇解释,“朝廷这边技术人才太缺,有些工艺早就失传了,说不定民间还有高手。”
赵良一听来了兴趣:“这事靠谱!我记得小时候村里有个老头,修屋顶不用一根钉子,全是榫卯结构,牛得很。”
“那就这么定了。”陈宇拍板,“你去安排张贴告示的事,我去跟户部要钱。”
赵良苦着脸:“你这是让我去碰壁啊。”
“别怕。”陈宇拍拍他肩膀,“你要记住,咱们不是为了做官而做官,是为了把这个国家撑起来。”
“……你说得比唱得还顺。”赵良嘀咕一句,转身走了。
——
几天后,告示贴满了京城大街小巷。
“重金悬赏!诚聘各路奇人异士,精通建筑、水利、机械者优先录用!待遇优厚,包吃包住,还能进编制!”
结果呢?
三天过去了,没人上门。
五天过去,还是没人。
“这年头,人都去哪儿了?”赵良看着空荡荡的登记簿,忍不住嘟囔。
“可能是嫌待遇不够高?”陈宇托腮思考。
“那你加钱试试?”赵良建议。
“不行。”陈宇摇头,“财政紧张得很,再加就真的要破产了。”
“那怎么办?总不能自己上阵修桥铺路吧?”
“诶。”陈宇忽然眼睛一亮,“我倒是有个主意。”
——
当晚,他在系统里调出了一份旧时代的工程数据库。
“靠科技吃饭,这可是咱现代人的强项。”他一边操作一边念叨。
系统回应:【检测到可用数据模块,是否导入‘古建修复辅助系统’?】
“导入!”陈宇毫不犹豫。
下一秒,他脑海中闪过无数图纸、施工流程、材料配比……像是瞬间掌握了古代建筑的精髓。
他喉结滚动了一下,嘴角扬起一抹笑意。
“这波稳了。”
——
第二天一早,他就带着图纸去了工部。
“你们看,这是我根据现有条件设计的一套修复方案。”他指着图纸上的几处关键节点,“用这个方法,既能节省材料,又能提高效率。”
工部的老匠人们围上来,仔细看了半天,纷纷点头。
“妙啊!”一位老匠人激动地说,“这法子我们以前也想过,但一首没敢尝试。”
“那就试试呗。”陈宇笑着,“反正也不亏。”
——
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
就在他们准备动工时,南方传来急报——
“南方水渠出现坍塌,洪水即将倒灌城镇!”
陈宇脸色一沉:“立刻派人前往现场评估情况,同时调动附近驻军协助抢险!”
“是!”
赵良匆匆赶来:“你这回真要亲自去?”
“当然。”陈宇抓起外袍,“这种事,我必须到场。”
“可你现在是朝廷要员,万一出了什么事……”
“正因为我是朝廷要员,我才必须去。”陈宇打断他,“老百姓信的是行动,不是嘴皮子。”
赵良看着他坚定的眼神,最终点了点头:“那我和你一起去。”
——
临行前夜,陈宇回到书房,继续翻看各地上报的问题清单。
系统突然提示:【检测到北方边境再次出现异常信号波动,频率与上次不同。】
他抬头看向窗外,月光如水,洒满庭院。
“看来,麻烦不止一个。”他低声说道。
刚合上奏章,门外传来脚步声。
“大人,有一名自称懂水利工程的老人求见。”属官低声禀报。
陈宇一愣:“终于来了?”
“他说他是看到告示来的。”
“快请进来!”
属官刚转身,系统又响了一声:
【警告:未知信号波动增强,请注意安全。】
陈宇站起身,手指轻轻敲了敲桌面。
“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