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话就得要重新规划一下了,当天晚上吃完饭,蒋温暖把她的想法说了出来:
“我想再招三个人,把爷爷,婆婆,我,姐,还有爹,抽出来,专门在家准备第二轮的饭菜,还有就是把第二天需要的食材准备好。你们觉得呢?”
杜玉咬着牙说道:“还招人?不用了吧,我们坚持坚持也不是忙不过来,大不了下午不睡午觉了。”
“早上起来的早,不睡好肯定不行,这样两三天还可以,长时间下来肯定吃不消不说,收钱的时候还容易收错,到时候就亏大了。”
她还有句话没说的是,这几天要不是她和蒋温馨轮流帮着两老人,还不定少收多少钱。
其实也怪她,让两老人干体力活没问题,但是在一群催天催地的顾客面前,能够保持冷静的临危不乱的装包子,收钱,还是有点为难他们了。
所以她就和蒋温馨商量了一下,干脆趁这个机会把两老人换回家,在家干点轻松的活,这样也就不用担心他们身体吃不消。
老太太:“那你想找谁?”
“婆,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要不问一下你两个嬢嬢?”
“行,我问一下,不过你不要抱太大希望,二孃的情况你晓得,估计大表嫂应该生了,还有就是姑父一个人卖肉,估计也忙不过来。
幺孃她要来的话,幺姑父那一关怕是不好过。”
“我晓得,问一问吧,别以后招埋怨。”
“爹,你去打电话吧,如果两位嬢嬢都不来,你就给大队长打个电话,告诉他我们需要三名能干,话少,爱干净的妇人,来帮忙洗菜,切菜。”
“那行。把门留起就行,你们先睡。”
“爷,明天你不去铺子上了,我记得上次编盖帘,还剩下不少竹子,明天在家做竹排,大小大概这么大。”她画了一个麻将大小的样子递给老太爷:“上面要刻几个字。而且字要图三个颜色,我明天忙完去五金店看看,买三种颜色的油漆回来。”
她想了一个办法,在包子铺里边放一个桌子,专门收钱,钱收了后就给顾客拿雕刻好的相对应的竹排,顾客只需要拿着竹排去自己要买饭的地方排队就好。
这样就不存在收钱,卖饭,忙成一锅粥的现象了。
第五天,蒋温暖首接准备了比第一天多了三倍的量,中途送了两次炒菜过去。
中午关市场的时候卖的也差不多了,剩了一点,但是不多,正好中午回家当午饭吃,不够的就下碗面。
这样看来应该就是这个量了,面可以再多准备点,要是鸡杂多点就好了,估计卖的钱更多。
回家清点了一下,连她都忍不住吸了一口凉气,差一点点三千五。
陈鹏飞:“这可真是,我原以为一天一千多的收入就够可以了,现在才知道是我格局太小了。”
敬浩和陈鹏飞今天上午就过来了,是来邀请他们正月十五去他们家吃饭。
陈鹏飞看着桌子上堆着的钱,一脸感慨。
敬浩:“其实还好,毕竟荷叶池固定人口都是上万,还没有加上流动人口,而且都是老板给钱,营业员难不成还会亏了自己不成。
人家里面做生意的老板也不会在乎营业员吃的那么点钱。”
其实蒋温暖心里也知道这一点,所以当初才会坚持把这三间铺子拿下。
再过十来年,旁边会修新市场,也会多出很多卖吃食的铺子。
也就是现在的市场都定型了,没法修像样的铺子出来,要不然也没她啥事了。
就是她现在做的这个铺子,那是真的小,一开始还打算摆两张桌子,可是等铺子开起来,才晓得有多不现实。
两张桌子一放,人都没办法在里面来回走动,所以最后就留了一张桌子应急,而且还是靠墙放着,只能坐两个人的那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