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守墓人
最后的守墓人
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 > 最后的守墓人 > 第94章 霓裳渡魂曲

第94章 霓裳渡魂曲

加入书架
书名:
最后的守墓人
作者:
乔戈里feng
本章字数:
4456
更新时间:
2025-06-04

第94章. 霓裳渡魂曲

黄河水在这一刻仿佛被施了魔法一般,竟然凝固成了竖立的五线谱,而那十万阵亡将士的骨片则如同被精心镶嵌一般,嵌在谱线之间,宛如一个个跳动的音符。

吴前稳稳地立于浪尖之上,他的身影在这壮观的景象中显得有些渺小,但却散发出一种无法忽视的威严。他的手腕被李莫哀遗留下来的冰蚕弦紧紧缠住,那弦的另一端,系着的是汴京大相国寺的梵钟。

这口梵钟内壁上,密密麻麻地刻满了《霓裳羽衣曲》的湮灭章节,仿佛是一段被尘封的历史,等待着被重新唤醒。

"起拍!"吴前的声音如同洪钟一般,在黄河之上回荡。随着他的话音落下,他猛地扯动那冰蚕弦,只听得一声清脆的响声,河床突然裂开,三百架焦尾琴如同被施了魔法一般,从裂口中缓缓升起。

这些焦尾琴的琴弦,竟然是由阵亡宋军的指甲脱落而成,而琴身则是由契丹死士的筋腱绷作而成。每一架琴都散发出一种淡淡的血腥气息,仿佛在诉说着那段惨烈的战争。

当第一个音符响起时,整个黄河都似乎为之震动。那声音清脆而悠扬,如同天籁一般,让人陶醉其中。然而,就在这时,赵光义的龙舟却突然浮空而起,仿佛被一股神秘的力量托起。

仔细看去,那龙舟的船底竟然伸出了一排排带倒刺的青铜编钟,而那钟舌,竟然是显德七年的镇魂钉!

"商音裂云!"

李煜残魂拂过虚琴,音刃劈开龙舟甲板。船舱涌出腐烂的梨园弟子尸骸,他们手中笙箫吹奏的却是《破阵子》杀伐之音。吴前脚踏卦位旋身,冰蚕弦割裂左手五指,血珠在谱线上滚出《浪淘沙》的工尺符。

血符触及龙舟编钟的瞬间,钟体浮现赵光义手书"毁雅乐诏"。诏文突然活化,墨字化作锁链缠向吴前。李煜残魂暴喝:"他怕的是安魂曲!"焦尾琴齐奏《乌夜啼》,锁链在亡国哀音中碎成玉村人俑的陶片。

"角音葬龙!"

吴前拽断三根冰蚕弦甩向龙舟。蚕弦贯穿十二旒冕,将帝王冠钉在桅杆上。赵光义七窍喷出带乐谱的黑血,血滴在甲板凝成《韩熙载夜宴图》缺失的宴桌——桌上赫然放着鸩杀李仲寓的毒酒壶!

霓裳残谱突然从梵钟内壁剥离,裹住吴前残破的躯体。谱上虫蛀孔洞渗出淡金血液,在他皮肤显出新卦象:坎离相济处正是龙舟动力舱。吴前以骨为槌,敲响自己的肋骨:

"咚!"

声波震碎毒酒壶,李仲寓残魂踏酒液而出;

"咚!"

第二声击穿龙舟底舱,露出里面转动的逆乾坤阵盘——盘面镶着吴青山的心脏;

"咚!"

第三声引动黄河倒灌,水流中浮现陈桥驿星图,赵匡胤的虚影正用金刚指捏碎周恭帝喉骨!

"该终曲了。"李煜残魂突然融入吴前右眼。盲眼重见光明的刹那,他看见母亲李莫哀站在龙舟残骸上,分娩时的脐带正连接着所有焦尾琴。

吴前扯断脐带血绳,在虚空扫出《霓裳》终章。音符具象为金蝶,蝶群托起如下事物飞向星河:

赵光义冠冕上的东珠,珠内映出焚毁南唐乐谱的敕令;

吴青山心脏溅出的血,血中显影炼制活尸帝的阵图;

龙舟青铜钟里的镇魂钉,钉身"显德七年"下藏着三万乐工名册。

蝶群掠过之处,战场上的尸骸如被施了魔法一般,瞬间化作了一朵朵洁白如雪的白山茶。这些白山茶的花根紧紧缠绕着晋阳城墙的砖缝,仿佛在诉说着它们对这座城市的眷恋。而那原本刻在砖面上的“太平兴国”年号,也被白山茶的根系所改写,变成了“流水落花春去也”。

与此同时,黄河的五线谱突然卷曲起来,如同一条巨大的蟒蛇,将那艘龙舟的残骸紧紧包裹成一个巨茧。茧内传出了赵光义最后的嘶吼声,但这声音很快就被一阵悠扬的童谣所覆盖。那是一首《玉树后庭花》,婉转的旋律在风中回荡,仿佛是在为这场惨烈的战争画上一个句号。

在这诡异的场景中,李仲寓的残魂缓缓飘起,他抱起那把己经烧焦的焦尾琴,开始弹奏起一首安魂调。随着琴音的响起,那十万朵白山茶像是被赋予了生命一般,纷纷腾空而起,在空中绽放出绚烂的花朵。每一朵花蕊中,都坐着一个超脱的亡灵,他们面带微笑,似乎己经摆脱了尘世的纷扰。

而在这漫天飞花之中,吴前静静地立在最大的那朵白山茶的花心上。他俯瞰着下方的一切,突然间,他看到了王屠户。只见王屠户正站在一间花房内,小心翼翼地擦拭着那把煞刀。刀身闪烁着寒光,上面的三百魂印随着李仲寓的琴音,正逐渐消散。

当最后一个音符停歇,冰蚕弦在吴前腕间仿佛失去了生命一般,悄然化为了一泓清泉。那清泉潺潺流淌,仿佛在诉说着它曾经的故事。

而就在这时,河床深处突然泛起了一阵涟漪,紧接着,一块青玉磬的残片缓缓升起。这块残片显然己经历经了岁月的沧桑,但当它露出水面的那一刻,磬面上却显现出了一段崭新的乐谱。

这段乐谱与之前的霓裳羽衣曲截然不同,它更像是一首玉村农妇哄睡孩子的俚曲,简单而质朴,却充满了生活的气息。

与此同时,赵光义的茧也缓缓沉入了河底的淤泥之中。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那茧的裂缝中,竟然钻出了几株嫩绿的野粟。这些野粟的穗粒上,清晰地刻着“熙宁”两个字——那是大宋百年后的年号。

吴前凝视着这些野粟,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感慨。他缓缓踏上这片野粟,仿佛能感受到时光的流逝和历史的厚重。

当他终于回到岸上时,怀中的《麻衣相术》却突然自燃起来。火焰熊熊燃烧,将那本古老的书籍瞬间化为了灰烬。

然而,就在灰烬飘散的地方,原本荒芜的三百里焦土竟然冒出了嫩绿的青苗。这些青苗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向世界展示着新生命的力量。

吴前惊讶地看着这一切,他弯腰抚摸着那些嫩叶,却发现叶脉的纹路竟然组成了一个全新的卦象:上艮下坤,谦卦初六。

“谦谦君子,用涉大川。”吴前轻声念道,心中若有所思。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