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道这些刺客不清楚自已的实力?
或者说就算铁锤直接命中,这一身铠甲也能保护齐钟毫发无损。
他们究竟是笨蛋还是想求死?
齐钟怎么也想不明白。
而王贲则反应过来,高声警告:“有人行刺......”
接着又满心敬佩地看着齐钟一眼。
真是绝世武功,秦三公子天下无敌。
王贲崇拜地大吼一声。
这名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将完全成了齐钟的支持者。
军队中最为崇尚武力强者。
仅用两年时间,齐钟就赢得了众多将领的效忠。
唯一的担忧或许在于蒙恬。
蒙家世代忠诚于秦而非特定的个人。
这也是他们家族长盛不衰的原因之一。
你能力强我也只会做好本分工作,你不中用我也不在意,只管打我的仗。
许多秦军跟着王贲向山脉方向追去。
不过齐钟没有行动。
显然已经太晚了。
从那么高的地方攀爬上去敌人早就跑远了。
齐钟留在原地思考:究竟是谁敢冒这么大的风险?
齐国是否还在垂死挣扎?这些人是不是对某种东西抱有希望?
抑或与荆轲刺杀秦王的事件有关?
齐钟脑海中闪过许多想法,总觉得自已背后还有一个更大的阴谋。
“到底是谁呢?”齐钟轻声自语。
目光漠然地看着远方的山脉。
现在最重要不是知道刺客是谁,而应该注意不远的魏国。
确实离得太近。
于是真正的主使者并不重要,关键是距离魏国如此之近的地方发生刺杀案给了齐国新的出兵借口。
嗒嗒嗒!!!
很快,王贲骑马回来报告情况。
“公子,刺客跑了,我们跟踪痕迹到黄河边,很可能往魏国方向逃走了。”王贲汇报。
“嗯。”
齐钟眉毛一挑,看来真是上天赐予的好机会。
不过最终是否采取行动还需由嬴政拍板,毕竟连续多场战争后,秦军也需要休息恢复。
整理一番后,齐钟带着几万人马迅速返回咸阳。
此次刺杀整体影响并不算太大。
当来到咸阳城外,尚未进城门时,蹄声响起。
紧随其后是一大片军队。
领头的是齐钟,他远远地便看到咸阳城里密密麻麻地站着人群。
当先一人,齐钟立刻就认了出来。
那是嬴政。
秦王嬴政。
“父王。”
齐钟快马加鞭到了跟前,下马后向他行礼。
嬴政没说话,绕着齐钟转了几圈,最后重重地拍了两下他的肩膀,笑道:
“哈哈哈,不错,不错。这次打仗的事情我已经听说了,干得好,真棒!你一个人的功劳简直比得上千军万马。”
嬴政毫不掩饰自已对齐钟的夸奖,满脸都是欣喜之情。
这时,站在嬴政身后的昌平君走上前来问:“大王,虽然三公子立下的功勋让人振奋,但我最近听到一句话,说是在齐国的时候有‘齐国十日,临淄三屠’的说法,请问这是什么意思?”
“嗯?”嬴政有些诧异。
大雪封城的情况下,即便现在还有小雪花在飘落,外面已是白雪覆盖。
齐钟能赶到这儿,花了不少时间。
今年的冬天似乎特别寒冷,被厚厚的积雪包裹住了大地。
许多人都说这连绵的大雪是因为秦朝过于残暴惹怒了上天。
而大部分的消息其实都是齐钟报告给嬴政的。
罗网情报组织也没有提供这类消息。
因此,直到今天嬴政才知道这件事的存在。
实际上,在年后雪势减弱之后,这个传闻已经传遍了半个战国,并不算什么机密。
齐钟瞥了一眼那略显斯文的昌平君,语气平淡地说:“遇到些不听话的人,稍微惩戒了一下罢了,没什么大不了的。”
这样的冷漠,让昌平君一下子火气上来了。
作为主张和平共处的一派成员,且是扶苏坚定的支持者之一,昌平君一直倡导仁慈治理国家的原则。
一向冷静的他,此时却被齐钟的话语激怒了:“你说的‘稍微’是指杀了一些人?”
“岂止是少许,据说路旁到处都有死者尸骨,临淄城内死伤无数,仅无辜者就有将近百万条命啊!这么惨烈的行为,在你看来就是个小惩小戒吗?你的心中还有没有丝毫的慈悲之心!”
昌平君指着齐钟的脸大声质问道。
百万的生命啊!
这个数字多么骇人听闻!代表了多少家庭破碎,多少鲜活的生命就此消逝?
而这一切竟被齐钟说得如此轻描淡写。
“各位请听好了,我说的是齐国那十天里发生的事,在临淄竟然上演了三次屠杀!”昌平君面向嬴政和其他大臣愤怒地喊道。
全场哗然,一片震惊。
迎接齐钟凯旋、正准备庆祝的人们顿时变得惊恐不已,所有人的眼睛都瞪大了看着面前这个年轻面孔。
心跳突然加速起来。
甚至一向淡定的嬴政也皱起了眉头,望着齐钟急切地询问道:“到底怎么回事?”
即便是对于见多识广的嬴政来说,“百万百姓”的死亡也是难以想象的巨大损失。
齐都还剩下几人?
“儒家影响太深了,包括不少宗室和贵族都躲到了圣贤庄那里。
未来这些人极可能带来隐患,只能彻底清除。” 齐钟倒是非常坦诚。
无论是被称为暴君还是刽子手,他不在乎。
后世人总是批评嬴政残忍无情。
但实际上,这只是后代帝王故意诋毁而已。
只有处在同一时代才能明白,真实的嬴政根本不是个凶残之人。
相反他还非常好相处。
如果真的是残暴之辈,又怎么可能允许建国元勋安然无恙直至离世?甚至还从未处置过任何一位忠臣?
试问哪一个王朝开创者可以做到这样?
修筑万里长城来抵御外敌算是残忍吗?
哪个皇帝死后不修建陵墓呢?
当年楚国有六十万士兵完整归来后,秦国也没对他们下手,实在太宽容了吧。
若换成是齐钟的话,至少得坑杀四十万,留二十万用来壮大军队。
这样一来谁还敢反抗?
哪方力量还能掀起风浪呢?
齐钟的想法没错,但忽略了当代人的底线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