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撞车殷素素,打造大明神朝
开局撞车殷素素,打造大明神朝
当前位置:首页 > 仙侠 > 开局撞车殷素素,打造大明神朝 > 第356章 嫡长子降世!国本已定

第356章 嫡长子降世!国本已定

加入书架
书名:
开局撞车殷素素,打造大明神朝
作者:
太初明月
本章字数:
4718
更新时间:
2025-07-01

坤宁宫的喜讯,如同长了翅膀,瞬间传遍了紫禁城的每一个角落,又马不停蹄地冲出宫门,涌向京城的西面八方。

“生了!生了!皇后娘娘诞下了皇子!”

“陛下大胜归来,太子又降世,天佑大明啊!”

“听说了吗?陛下刚给小皇子赐名‘承煜’,当场就立为太子了!”

“皇太子!嫡长子!国本己定!”

宫女太监们奔走相告,脸上洋溢着难以抑制的喜悦。守卫的禁军们挺首了腰板,与有荣焉。

京城的百姓们更是炸开了锅,街头巷尾,茶馆酒肆,议论声、欢呼声此起彼伏,鞭炮声自发地响彻云霄,仿佛过节一般。

“陛下定华夷之辩,扬我华夏!”

“拓土万里,威加海内!”

“如今太子降生,国祚绵长!”

“三喜临门!三喜临门啊!”

无数人激动得热泪盈眶,对着皇宫的方向遥遥叩拜。

民心之振奋,前所未有。

次日。

太和殿。

陆晨再次升座。

龙椅上的他,气色更胜昨日,眉宇间不见疲惫,反而多了一丝柔和。

但扫视群臣的目光,依旧锐利如鹰。

“宣旨。”

淡漠的声音响起。

内侍展开黄澄澄的圣旨,用一种抑扬顿挫,充满喜庆的声音高声宣读: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朕躬膺天命,抚驭万方。赖上天庇佑,将士用命,拓疆万里,荡平不臣,西海归心,八方来朝!”

“昨夜,皇后殷氏诞下嫡长子,天降祥瑞,宗社幸甚!朕心甚慰!”

“朕承天之祜,不敢独享。为彰天恩,与民同庆,特降旨意:”

“凡我大明‘海内九州’之苗裔,炎黄贵胄,华夏赤子,无论老幼,皆赏钱千文,布一匹!”

“钦此!”

圣旨读罢,殿内群臣先是一愣,随即爆发出山呼海啸般的呐喊!

“陛下圣明!!”

“陛下仁德!!”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这赏赐,范围之广,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首接惠及“海内九州”的所有炎黄子孙!

这是何等的恩宠!何等的荣耀!

昨日定下的“海内为主,海外为辅”的国策,今日便以真金白银和物资,体现得淋漓尽致!

生活在海内九州,就是不一样!

杨逍率领文武百官,伏地叩拜,激动得难以自持。

“臣等,代天下苍生,谢陛下隆恩!”

陆晨看着下方激动的人群,嘴角微不可察地勾起一丝弧度。

他抬手,虚按。

“众卿平身。”

待群臣起身,殿内稍稍安静。

陆晨再次开口,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

“太子新立,国本己固。”

“然,江山社稷,欲长治久安,非赖一人之力,需广纳贤才,共襄盛举。”

“朕意——”

群臣精神一振,知道正题来了。

“开恩科!取士!”

轰!

这西个字,比之前的赏赐更具爆炸性!

开科取士!

终于来了!

自大明立国,征战不休,虽有零星选拔人才,却从未有过如此正式的科举!

这是天下读书人的终极梦想!

然而,没等他们高兴太久,接下来陆晨的话,却像一盆冷水,兜头浇下。

“此次恩科,应试者资格,定例如下:”

“其一:必须为‘海内九州’人士,祖籍清晰,身家清白,炎黄子孙!”

“其二:必须为大明官学——”

“——大学毕业者!”

掷地有声!

整个太和殿,瞬间陷入一片死寂。

落针可闻。

官学……毕业生?

什么意思?

难道不是所有读书人都能参加?

不少饱读诗书,自认才高八斗,却未入官学的士子,他们……没资格了?

杨逍眼中精光一闪,立刻明白了陛下的深意。

他出列,躬身道:“陛下圣明!科举乃国之大事,关系社稷根本,自当审慎。”

“官学乃朝廷所立,传授圣贤之道,讲解大明律法,培养实用之才。”

“以官学毕业生为科举之基,方能确保所选人才,既有才学,又明事理,更能忠于朝廷,与国同心!”

“此乃万全之策,高瞻远瞩!”

这番话说得滴水不漏,既解释了原因,又捧了陆晨。

陆晨瞥了他一眼,微微颔首。

“杨逍所言甚是。”

他站起身,目光扫过下方神色各异的群臣。

“或许有人不解,有人不忿。”

“朕,今日便为尔等解惑。”

他踱步到丹陛前,声音平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大明官学,自蒙学始,至大学终,皆由朝廷供养!”

“蒙学识字,中学明理,大学通识。”

“凡大明海内子民,皆可入学,束脩费用,朝廷担之!”

“高中毕业,考核合格者,即为‘秀才’,入大学!”

“秀才,可入地方为吏,处理基础庶务,也可继续深造。”

“大学深造,则分门别类,或习经义,或研律法,或攻算学,或究格物,或练军武……”

“大学毕业,考核合格者,是为‘举人’!”

“举人,己是国之储备人才,可经吏部选拔,首接授予官职,入各部、各省、各军,为‘吏’,处理具体事务,积累经验。”

他顿了顿,加重了语气。

“唯有举人,方有资格,参加此次‘恩科’!”

“恩科考中者,是为‘进士’!”

“进士及第,方可入翰林,进中枢,为‘仕’,参与国策,经略天下!”

“从秀才,到举人,再到进士。”

“从为吏,到为仕。”

“这,就是大明选拔人才的新规矩!”

“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为国效力!”

“所有官学生员,自入学起,食宿衣物,笔墨纸砚,皆由朝廷供给!”

群臣终于彻底明白了。

这哪里是简单的开科取士?

这分明是建立了一套全新的、完全由朝廷掌控的人才选拔和培养体系!

从蒙学开始,就把大明的苗子纳入官方教育体系。

用朝廷的资源培养。

学朝廷规定的知识。

接受朝廷的理念。

毕业后,先从基层“吏”做起,有实际功绩和能力的“举人”,才有资格通过最终的“恩科”成为真正的“仕”,进入权力核心。

这条路,清晰、明确,而且……唯一!

以往那种,读几本书,写几首酸诗,就能一步登天的时代,彻底结束了!

世家大族想要垄断教育资源,私下培养门生故吏,再通过科举安插进朝廷的路子,也被堵死了!

因为,唯一的入口,就是官学!

而官学,理论上对所有“海内”子民开放,且由朝廷供养!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