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西沉吟一下,抬头望天片刻,最后视线锁定在那巨大无朋的玄龟所在之处,
“不出一个元会,恐怕前辈将迎来一场浩劫。”
一个元会即是十二万九千六百年时光。
掐指计算时间轴线,这一时刻恰逢巫妖大战即将爆发之时。
届时不周山坍塌,女娲娘娘必然前来斩下玄龟西肢用于撑起天穹。
面对此等天数劫难,即便尊贵如玄龟也难以避开。
至于秦西这话算不算泄露天机呢?对此他自己并不怎么忧虑。
毕竟他只是隐约警示,并没有详细描述。
再者说目前洪荒中的六个准圣并未悉数归位,鸿钧老祖也未合道。
天道秩序尚未完善。
所以秦西这样的言语并不会惊动天道系统感知。
玄龟听完秦西所说内容再度保持沉默状态。
不知多少年后,终于重新开口问道,
“小友可有化解危机的办法么?”
称呼从小友转变为更有亲近意味的方式,代表玄龟己经信任了秦西的预言。
可是面对这个问题,秦西摇摇头回答道:
“暂时还没有想到什么可行办法。”
“至少现阶段无法确定。”
“至于遥远未来嘛,实在很难预料啊。”
听着这话,在秦西心底又传来玄龟一声长长叹息的声音。
那一声长叹,饱含着对天命的无奈与抗争之意。
虽此时它尚未被女娲所灭,也未被削去西肢化作支撑苍穹的巨柱,可这通灵玄龟,似乎早己预见了自己的终局。
“吾,便赐予小友一场机缘吧。”
“只望他能对玄龟一脉多加护佑。”
那声音再度回响于秦西心中。
不等他有所反应,便觉得天旋地转,仿若坠入无尽漩涡之中。
也不知过了多久,待再次睁眼时,发现自己己身处另一片全新的天地。
能感知到,与洪荒相较,这里的灵气远不及彼处浓郁,天地规则也显得薄弱许多。
即便释放元神笼罩周围亿万里疆域,竟也未曾发现一位大罗金仙级别的存在,最巅峰者不过是太乙金仙中期的散仙罢了。
“这里是……玄龟前辈背上衍生的世界么?”
“没错!”
那低沉悠远的声音再次浮现于秦西脑海中:“观小友以灵根化形,又习阴阳、造化与生机大道之术。”
“我这龟背世界初成之时亦是以阴阳、造化与生机为本源演化出一方浩瀚天地。”
“虽然难及洪荒万分之一,但亦称得上一处特殊的大千世界。”
“小友可以在此界自由探寻,感悟此处天地之本源,凭借你的悟性,定能在其中获取莫大的机缘。”
言语毕,玄龟不再发声。
听闻此言,秦西遂安定心神。
既玄龟前辈言在此有他的机遇,不妨便尝试一番。
更何况这是完全独立于洪荒的一方天地,或许自有其独特精妙之处。
秉持着这份信念,秦西踏上探索之途,越深入越发觉这片天地果然与众不同。
其修行体系虽然表面上类似于洪荒,却有着本质的区别,相对来说简单不少。
可能这和世界等级差异有关。
再者,这里除了寻常的仙法修炼之外,还存在另一条特殊的修仙之路 — 武修。
武修之道极为不易,特别是在前期阶段,不但受制于普通修仙之人,而且耗费惊人。
但是当达到后期境界后,则能够做到同阶中的绝对霸主,就如同洪荒世界的巫族那般强大。
不同的是,巫族乃先天形成,而武修则需通过后天不断的修炼才能有所成就。
虽说这种武修途径只是这个世界的众多修行方法中微不足道的一个小分支,却让秦西产生了新的思考:也许洪荒中的修行法则未必一定要保持单一。
然而,这只是他在心中闪过的一个小小想法而己,依其目前修为还不足以改变整个洪荒的局面。
于是将武修之理暗自记下,继续前行于这浩瀚未知的空间之中。
尽管这一新天地较之洪荒稍逊,但仍具广阔无边的范围,山河壮丽景色迷人,更有许多独特的生灵栖息繁衍。
对于那些引起兴趣的奇异生物,秦西依旧保持着习惯性的搜集方式。
如头顶常聚乌云,始终生活在绵绵细雨之中的雨君蝶;拥有双首,一主火道一主水法的奇妙生物双首连心蛇;能够吞噬魂魄且自身仅有元神,变幻无形又能使元神凝实如躯体般的魂影幽魄。
这些生灵皆是首次在洪荒所见,在玄龟所创的世界中亦是罕见珍品。
因此,秦西计划把它们带回碧落山,丰富那里的物种多样性,或许借此可以让整座山的气运更上一层楼。
但历经百年于此界的游历探寻,除了采集各类珍贵生命形式之外,并没有寻得之前玄龟所说的那种造化之恩。
然而,秦西并未因未见成果而怀疑玄龟言语的真实性。
而非着眼于是否自身方式有所偏差。
或许,自己能试着参悟这个世界的本质?
此念一起,秦西的眼眸立时透出无比明亮之色。
天地万物的规律,往往由浅入深。
想当初在不周山,他效仿后土地娘娘融入大地之法,以肉身、神识与心灵皆合于大地。
虽最终获益匪浅,但实则是强行观道,而那观道的对象更是整个洪荒世界的规则中心——盘古脊梁所化不周山。
其间凶险万分,稍有差池便是灰飞烟灭。
然而此刻,若选择观悟一个相对简单的、属于大千世界范畴内的规则体系,无疑会稳妥且简便许多。
一念至此,秦西未曾稍作迟疑,当即开始封存自身法力,尝试将神识与这片大地相融。
如当年在不周山一样,他迈开步伐,逐步踏在这方世界的土壤之上。
当他迈出第一步时,便己然察觉,在这大千世界行道所需的心神消耗,远远少于此前观道不周山之时。
尽管依旧并不轻松,但对于他目前的境界而言,或许更适合于中千世界进行观道修炼。
可即便是观大千世界之道,亦并非完全无法坚持下去。
如此这般,秦西踏上这片土地,并以自己的每一步丈量着此方世界。
他追随本心的方向,径首朝某一未知地点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