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花跟余佩兰约好了的。
她从附近村里收鸭蛋,送过来,余佩兰收。
自己这次带来了三百来个鸭蛋,钱都给了人。
要是余大姐不要这些鸭蛋,那,那这鸭蛋岂不是砸在手里了?
情急之下,田花没多想。
其实这些鸭蛋也不是卖不出去。
但去菜市场卖,也能卖出去。
但零售多麻烦啊,哪比得上批发省心省事?
有邻居笑呵呵道:“这鸭蛋咋卖的呀,你便宜点卖给我好了,我正好腌咸鸭蛋。”
“就是,便宜点。”
“少在这里占人便宜。”赵金枝狠狠骂了两句,这才跟田花说,“我知道余佩兰搬到哪去了,我带你去找她。”
等着赵金枝带田花离开,帽儿胡同的邻居这才反应过来——
“不对啊,老赵她咋知道余佩兰搬到哪里去了?”
她俩不是闹掰了吗?
田花不知道,前两天来的时候还好好的,咋就忽然间搬家了呢?
顺利找到余佩兰,收到这三百来个鸭蛋钱,田花这才松了口气。
“往后你来这边找我就行。”余佩兰跟人约定了时间,“星期一和星期五,每周来两趟,等回头天热了,家里有吃不完的黄瓜豆角什么的,也可以捎来,我花钱买。”
田花听到这话眼睛一亮,到了夏天乡下可不是吃不完豆角黄瓜嘛。
这也能卖钱的话,那回头自己可以多种点。
送走田花,余佩兰回家跟赵金枝说话。
“真离了?”
赵金枝多多少少有点紧张,怕余佩兰回头再恋爱脑发作,不舍得陈新华那王八蛋。
余佩兰瞧她那绷着的脸,忍不住道:“要不让你看看离婚证长啥样?”
“我还真没见过,让我瞧瞧。”
余佩兰:“……”
两千块你说借就借,这倒是不信我了。
老姐妹你可真是……
行吧。
余佩兰麻溜的拿出离婚证,让赵金枝看。
“这下放心了吧?真的离了。”与计划不同。
但的确是离婚了。
往后他走他的阳关道,余佩兰过她的独木桥。
男婚女嫁各不相干。
赵金枝竖起大拇指,“这次我真对你刮目相看。”
余佩兰多恋爱脑啊,这次这么果决,真是想不到。
“那你且等着吧,不过还得麻烦你个事。”余佩兰还需要瓷坛。
跟前几天不同,现在家里有用不完的空房间。
多整点瓷坛子腌咸鸭蛋,不要太合适。
等回头豆角、黄瓜下来,还可以腌咸菜。
余佩兰都想好了,后院那片地,她这两天也要收拾出来。
回头去买点黄瓜豆角辣椒的秧苗,种上,差不多七月份的时候就能吃了。
嗯,前院那俩小花园也不能闲着。
全都种菜、种菜。
赵金枝哂笑一声,“我还以为啥事呢,等回头让老张给你送过来。”
反正又不花钱。
“对了,你开包子铺是不是也要桌椅,要不我让老张帮你问问?”赵金枝估摸着瓷厂仓库有,就算没有的话,那再去别的厂打听打听嘛。
反正老张他们这些看大门的都还挺熟。
余佩兰不能再高兴。
都说远亲不如近邻。
她觉得这情况到她身上那就是血亲(子女)不如近邻。
“等我挣够了钱,也给你买出院儿,咱们继续做邻居。”
赵金枝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净说这不着调的话。”
她又不是图啥才帮忙。
再说了,也不见得真能帮上。
尽力呗。
……
叶知秋没想到陈新华竟然跟余佩兰离婚了。
之前他说过的,“知秋你知道的,我对她没什么感情,可这么多年……”
他是个很重视承诺的人。
哪怕对余佩兰没有感情,但还有责任。
除非余佩兰犯了什么不可饶恕的错误,又或者她死了。
否则,陈新华不可能跟余佩兰离婚。
可现在,两人离婚了。
这个消息是陈红英说的。
“叶姨,那你是不是可以给我当妈妈了?”陈红英一脸的期待。
她最近很不喜欢妈妈。
跟其他小孩不一样,陈红英盼着有一位新妈妈。
嗯,这个新妈妈一定是叶姨,其他人她可不同意。
“英英,你爸妈真的离婚了?”
“真的,叶姨你都问我三遍了。”陈红英有点点不耐烦,“我姐跟我说的。”
陈红英放学的时候,在校门口遇到了陈红玉。
大姐来接她放学,说起了爸妈离婚的事。
陈红英也是再三确定后,这才撒丫子跑到省八所大院,来跟叶知秋说这个好消息。
叶知秋的手微微颤抖,她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
陈新华怎么就跟余佩兰离婚了。
但这对陈新华而言,是好事。
他再也不用与余佩兰朝夕相处,不需要再继续做“柳氏”,不用再那般卑微到尘土里。
“叶姨,叶姨……”
陈红英轻轻摇晃叶知秋的胳膊,唤回了叶知秋的思绪。
看着小女孩一脸期待的模样,叶知秋露出温柔的笑,“等下吃过饭我送你回家。”
“叶姨你是不是要去跟爸爸说话?”
叶知秋笑了笑,她还不知道陈新华离婚的内情。
于情于理,她现在都不应该出现在帽儿胡同。
很可能会引起人的误会,以为是她插足陈新华和余佩兰的婚姻。
叶知秋固然问心无愧,但也不会自找麻烦。
她这段时间不会去找陈新华的。
至于两人日后如何,且交给时间来安排。
老天既然让他们两人在省城重逢,总是怜惜他们的。
……
余佩兰紧锣密鼓的忙活了几天,周末的时候去毛巾厂那边拉了几张食堂旧桌椅,总算把包子铺里的家伙什儿收拾妥当。
当然,人也摇来了。
这次来的是二嫂李爱秋还有大哥家的国美。
“家里的羊快生了,我妈怕我哥嫂子他们伺候不好,先让我过来,姑你有啥活就跟我说。”
国美今年十六岁。
乡下姑娘初中念完后就没再读书,平日里在家里帮忙浆洗,去地里干活。
再过两年就要相亲准备结婚。
结婚后生孩子,帮忙操持夫家。
乡下女人的一辈子,大概也就那么回事。
运气好点的话,兴许能找到个工作。
但在八十年代,这样的机会并不多。
余佩兰看着脸上还带着些稚气的侄女,“等回头把户口落下来,咱再去念书。”
余国美迟疑了下,“我念书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