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和光把设备经理陈楠和生产经理柳松喊到了办公室。
“今天喊你们来的目的是为了讨论并如何实施生产降本的问题。”朱和光首截了当的说。
“生产辅料降本和刨床人员精简不是己经实施了吗?”柳松略带疑惑的说。
“我说的是我们要实施生产的‘两轮驱动战略’。”朱和光说。
“什么是‘两轮驱动战略’?”陈楠也疑惑的说。
“这第一轮就是精益生产,第二轮就是三化建设。”朱和光解释说,“精益生产比较好理解,三化建设我要解释一下,所谓的‘三化’就是信息化、自动化和智能化。”
朱和光停顿了下接着说:“先说精益生产,我去车间进行了实地的了解,我们发现我们各生产工序之间不平衡,有大量的浪费时间,这里有很大的改善空间,陈经理,你在日资企业做过,应该对精益生产有了解。”
“我在日资企业时,我们搞过精益生产,这个应该没问题,但我们目前缺少专业的IE工程师。”陈楠说。
“IE工程师可以尽快招聘到位,我己布置陆总开始招聘了。”
“那就好,那我们先从哪个车间开始?”陈楠说。
“先从改善空间大的车间开始。”朱和光说。
“那就先从一车间开始吧。”柳松说。
“可以。”朱和光说。
“那三化建设怎么开展?”柳松问。
“我全面了解了我们的车间设备状况,我发现我们的精加工工序目前还停留在手工操作阶段,5道工序,5位操作工,我们要实现自动化操作,把操作工的人数精简下来。”朱和光说。
“那就从二车间开始做示范吧。”柳松说。
“我们要建立一支技术改造团队。”陈楠说。
“电气工程师一名,机械工程师一名,程序编程工程师一名。”朱和光说,“目前我们有这样的人员,只是没有把他们利用出来。”
“这没问题,我们可以成立项目组,专门负责三化项目。”陈楠说。
“为了激发大家的积极性,我己安排人事陆总监起草激励方案了,到时他会和你们沟通的。”朱和光说。
“我给你们定一个初步的目标:一车间的精益生产项目的目标是一个月内完成;二车间一条生产线的三化项目的目标是二个月内完成,在二车间成功实现后,我们今年要完成剩余的九条线生产线。”朱和光说,“三化项目如果我们能成功实现的话,一条线就能精简4人,我们有10条线,就是40人,加上双班,我们就能精简80人,这样我们就能降本1000万元左右。”
“我们尽全力吧。”陈楠说,
“我们生产会全力配合。”柳松说。
“项目总的负责人是陈经理,你制定一个详细的项目计划给我。”朱和光说。
“没问题。”陈楠说。
“那就好,大家尽快行动吧,我会全力支持你们,并全程参与到项目实施过程中。”朱和光说。
“好的。”陈楠和柳松异口同声的说。
一个月后,精益生产的数据出来了,陈楠和柳松来到朱和光的办公室。
“一条生产线,我们的节拍可以节省2.5分钟,一条线总的节拍是12分钟,总的效率可以提升21%。”柳松说。
“但我们需要对移动架做一些改造,费用不超过0.5万元。”陈楠说,“半个月可以改造完成。”
“很好,第一个精益生产示范项目一定要做成功,成功后我们只要COPY就可以了。”朱和光说。
“二车间的三化项目的改造方案初稿己经出来了。”陈楠说。
“一定要做好项目的评审,尤其要多听生产的意见。”朱和光说。
“我们整个过程都参与进去了。”柳松说。
“很好,这就是我们提倡的团队精神。”朱和光说。
“能实现您提的目标,一条线能精简4人。”陈楠说。
“改造费用需要多少?”朱和光问。
“改造的费用不高,软件方面的改造都是我们自己做,主要是硬件方面的改造,我们测算了下,大约在2万元左右。”陈楠说。
“而且产品质量还能得到提升。”柳松说。
“很好,这就是我要的效果。”朱和光说,“我们要攻克大客户,我们只能靠实施低成本战略,如果我们的两轮驱动战略实施成功的话,凭我的估计,我们的成本要比竞争对手低80元/吨。”
“这样的话,我们就算让利50元/吨给大客户,我们还有利润。”柳松说。
“加上我们其他的综合降本方案的实施,我们成本要比同行低120元/吨。”朱和光说。
“那我们今年的年度目标一定会超额完成,兄弟们的年终奖金一定不会少。”陈楠说。
“我的目标很简单,就是为兄弟们多拿奖金努力,当然,公司的利益一定是大头。”朱和光说。
“全靠朱总了。”柳松说。
“我们一起努力吧。”朱和光充满信心的说。
二个月后,二车间一条产线的三化示范项目成功实施,所有目标都达成,接下来就就对剩余的九条产线进行同样的改造工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