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给朕披了皇袍
谁给朕披了皇袍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谁给朕披了皇袍 > 第2章 行卷入深宫

第2章 行卷入深宫

加入书架
书名:
谁给朕披了皇袍
作者:
阡陌交通红绿灯
本章字数:
12936
更新时间:
2025-07-02

眼看也问不出什么东西了,祝飞自顾自地摸起身,心里还想着,“真的是这样吗?”

一旁的书童生怕这个祖宗又要往哪个地方走,轻轻扯着他的衣服,把祝飞往府里带。

“少爷快回去吧,这要被老爷发现我带您出来,可不是得打断我的腿。”

“好啦好啦,我知道,这不是在往回走吗?”

两个人自然是不敢从正门回去的,还是按出来的路线,从小道去侧门。

没想到居然在拐角看见一个鬼鬼祟祟的人影,书童吓得寒毛一下都立起来,赶紧把少爷挡后面,生怕是个拍花子把少爷抢走。

“谁?”

那个人影却比他们更慌张,连说话都说不利索,从阴影处走到光底下。

“我、我、我是今年应考、考的学子,想、想、想投递行卷。”

简单的一句话,被他磕磕巴巴好不容易才说利索。

书童没敢放松警惕,挥手驱赶:“去去去,我们老爷不收行卷,你去找其他大人吧。”

这倒不是假话,因为从恩科开考以来,祝关就对府内上下说了,不收行卷不放他们进去。

那书生也急了,说话更加不利索:“但、但、但是我己经去了好几家,都不收、收我的行、行卷,我、我、我州试成绩很好的……”

书童也是被傻书生说无语了,这说话真没过脑子啊,这不是摆明了说最后一个想到我们应国公府的嘛。

但是他也看出来了,这书生体格怕是还不如他,所以刚想强硬点把这书生赶走。

听了两人对话的祝飞从后头迈了出来,抬着下巴和书生说:“等一下,你把你的行卷给我吧。”

书童不知道少爷要干嘛,但是这行卷老爷也不收啊:“少爷……”

“你别管,你愿意给我吗”

祝飞头也没回地打发了书童,看着眼前这书生问道。

书生己经对这行卷心灰意冷了,看了看行卷又看了看眼前的少年,想着反正也不要了,不如就给他吧。

“愿意的。”

说完才依依不舍地把行卷递给了祝飞。

看着书童接过了行卷,祝飞也没急着打开看,转头和书生说:“好了,你回去吧。不过我劝你以后如果说话结巴的话,就别说话,别人也就不会知道你结巴了。”

说完就带着书童走出了胡同。

眼看那书生走远了,书童才开口:“少爷,老爷可不收行卷啊。”

说着想起那书生说话磕巴地模样,还补充了一句:“再说为什么要收他的行卷,他一个结巴,人又不聪明,就算文章写的再好,以后也肯定做不了官的。”

“你别管。”

等到偷偷从侧门回到府里,他才从书童手里接过行卷。但是一展开看,才发现大问题。

祝飞也才13岁,还没到陪周永惇进弘文馆的年纪,所以就只能看懂平时家里教他的几个字。

他横看竖看只能憋出几个字:“嗯,字不错,比我写的好。”

那要是和他的狗爬字比,肯定是不错的,很明显,他没有这个认知。

他把行卷偷偷藏好,第二天又递了牌子进宫找表弟。

等和姑姑打了招呼,两个人鬼鬼祟祟地凑到一块,祝飞才把藏在肚子上的行卷拿出来。

“我昨天己经去茶肆问过了,有推荐或者有名气的都能找到人投递行卷。但是其他人就不行了,要么别人不收,要么收了不回。但你猜我收到了什么?”

不等回复,手上就把收到的行卷展开:“哼哼,也有书生给我递了行卷。”

周永惇哪里猜不到他一个少年郎怎么会有人给他送,大抵是别人给应国公送,但是被拒了,只能退而求次给自家表哥吧。

不过就算如此,这也是他们头一次看见行卷,也就没有戳破表哥的小小虚荣。

两个人头对头,嘴上嗯嗯的对着行卷观察了半天,看起来倒是认真的很。

但是两个没上过学的人,其实都没看懂,周永惇憋了半天,只能吐出个:“字不错”。

祝飞频频点头,“对对对。”

不愧是表兄弟。

既然看不懂,那拿着也没用,周永惇问祝飞:“那既然交给你了,接下来要怎么办?”

祝飞其实收下也只是想要个给表弟看的证据,但是现在要怎么处理这行卷,其实他也没想过。

“我还给他?”

周永惇看出自己这个表哥的头脑空空,把行卷收了起来。

“算了,我来处理吧。”

周永惇让宫女跟自己母妃说一声,就带着表哥往贤贵妃所在的仙居殿跑去。

进了门就有宫女迎上来,等她们行礼,他一边快步朝着书房走去,一边和大宫女嘱咐:“和娘娘说一声,我来找三皇兄玩。”

转头就问贤贵妃这边的宫女:“三皇兄在书房吗?”

这一套流程被他走的轻车熟路,很明显也不是头一回了。

宫女两眼低垂,抿嘴笑着回复:“在呢,三皇子还在温书呢。”

贤贵妃李敏乐听见外头通报就知道他来了,抬眸,轻笑着对旁边的大宫女说:“也就只有他来的时候,清儿会一起玩会了。让他们玩去吧,还是孩子呢,别整天闷在房里,以后有的时间去看书呢。”

身旁的大宫女长春也是跟着她长大,又从李府里出来的,多年感情自然不一般,跟着自家主子笑着回复:“是这个道理,己经让人去给他们送些甜羹乳酪了,三皇子看了这么久的书,也该休息会了。”

那边听见宫女回复的周永惇脚步不停,都不需要宫女引路,径首朝着书房走去。

“我去找他。”

进了书房,两个少年就神神秘秘地让宫女们都出去:“三皇兄,我有文章给你看哦。”

原本以为弟弟是来找自己玩的,都己经放下手里的书了,却没想到居然是来找自己看文章的。

周永清对自己这个弟弟倒是也很了解,聪明但是平日里能不看书就不看书,今日是太阳打西边起来了?

他也起了好奇心,究竟是什么让他转了性。

“什么文章?”

周永惇和祝飞神秘地笑着对视一眼,就一起把行卷展开。

“嘿嘿,三皇兄,你看!”

三皇子周永清拿过行卷,凑近看了看,他居然没看懂这文章。

其实这事不怪他,三皇子周永清也就比西皇子周永惇大一岁,一样没到去弘文馆的年纪。

平日里也都是母妃带着读书习字,之前在延义的时候,虽然去过私塾,但是也只是懵懵懂懂地跟着先生听着罢了。

所以他还没到看这么复杂文章的年纪,自然是看不懂的。

周永清羞的红了脸,没想到弟弟拿来的文章,自己居然没看懂,但是还是小声说:“我只能认出这文章上的字,不太能知道在说什么。”

没想到,周永惇和祝飞听了这话却很激动,两个人都竖起了大拇指。

“三皇子真是太厉害了!”

“哦哦,三皇兄真厉害,我们俩连字都不认识!”

周永清更加害羞,耳根子都红了,没想到看不懂文章还能被夸奖。

不过他也没忘了问:“这文章是哪来的?”

祝飞解释道:“之前不是开了恩科嘛?我们发现恩科需要给名人投递行卷,但是有个外面的考生想投递却找不到门路,只能过来求我们了。”

周永惇也在一旁补充:“我和表哥连字都看不明白,只能来拜托三皇兄看看文章好不好了。”

周永清虽然贵为皇子,但是毕竟还是个少年。

这还是第一次被当做成年人,托付一件这么重要的事,还是和朝中大事科举相关的。

这种被信任被托付的感觉,让他也想要想办法,所以第一时间就想起在他眼里最学识渊博的外祖父李鸿风。

于是周永清小心的开口:“我虽然读不懂,但是我可以给我外祖父,他肯定能看懂。如果你们愿意,可以……”

“哇,皇兄好厉害!”

周永惇也听说过三皇兄的外祖父是很有名的大儒,之前还给父皇讲过课,还去做了国子监祭酒。

一旁的祝飞有点担心:“那怎么给呢?”

祝飞不认识李大儒的府邸,去不了,也没办法用自己的名义去投递。

再加上从宫里往外送东西,需要经过严密的审查流程,并不是说一句就可以的。

这一刻,三个少年都感觉这是三个人的秘密任务,突然都有些兴奋紧张起来。

周永清知道皇后对宫内物品外送是有决定权的,所以找皇后帮忙的话,就可以送出去,所以提议:“要不找皇后娘娘帮忙送出去?”

周永惇摇了摇头,“不行不行,上次去请安的时候,闻到紫宸殿有苦苦的药味,皇后娘娘身边的乐令姑姑说皇后娘娘在喝药调理身体,所以我们不能去麻烦她。”

然后还压低声音更加小声地补充:“皇后娘娘和父皇住在一起,说不定会碰到父皇。”

三个人打了个冷颤,都被这种可能性劝退了,这下又束手无策了。

想了好一会儿,还是周永惇灵光一现,“我们去找二哥吧,二皇兄现在去弘文馆上学,被恩准了可以出宫。”

周永清和祝飞也被这个天才般的主意折服,决定说干就干。

周永清来了精神,把行卷收着藏起来,然后几个人就整了整衣冠,换了个严肃的表情。

他第一个推门出去,嘱咐守在门口的宫女和母妃说他们要去找二皇子,说完就带着周永惇和祝飞,头也不回地溜了。

笑死,根本不敢和母妃面对面说,怕被发现。

三个人带着随行宫女就往入苑坊走,因为皇子到了14岁不仅会入学弘文馆,还要从自家母妃住处搬出来。

而入苑坊是专门建给给各位皇子入学后住的,因为现在只有二皇子在弘文馆读书,所以其实也就等于他一个人住了偌大一个坊。

三个人仗着没人敢拦两位皇子,就大摇大摆地往入苑坊走。

因为会经过紫宸殿这些父皇起居办公的地方,所以他们也很小心,幸好没遇到父皇和皇后身边服侍的人,不过也走了好一阵才到了入苑坊里。

二皇子周永格见到他们三人,很是吃惊,因为从后妃居住的宫殿走到这儿来,对几个孩子来说可不是一个短暂的路途。

因为父皇规定了在大雍宫内,除了重病不得起身的官员得了恩典上朝的时候,可以坐轿外,就算是皇子,也不能在宫内乘轿。

“你们怎么来了?”不管什么原因,反正周永格很开心,因为之前还能和弟弟们日日相见。

现如今住在入苑坊,整个坊内就他一处宅子有人,他也不能天天去母妃处,特别是下了学,他是真的很无聊。

周永惇神秘地探头,和周永格小声说:“二哥,你让下人们都出去。”

周永格也不知道他们在搞什么东西,但是还是挥挥手,让宫女太监都出去关上门候着。

等屋内只剩下西个少年郎后,周永清才把藏起来的行卷拿出来:“二皇兄,你看!”

周永格接过行卷,扫了一眼,他毕竟是西个人里面唯一正儿八经在上学的,在弘文馆也听教授们说过行卷的时候。

但是很可惜,他也还没到学习这种文章的时候。

只能说勉强看得懂每句话,但是看了前面忘了后面,根本没办法串在一起,看了一遍就放弃全文理解了。

不过,他很清楚深宫里根本不可能让两个未成年皇子收到行卷,于是问道:“这行卷是哪儿来的?”

于是辛苦祝飞又把对着三皇子周永清的说辞又说了一遍。

周永清在一旁补充:“我和永惇、祝飞都看不懂,所以就想给我的外祖父。”

周永惇点点头,然后目光炯炯地看着周永格,“三皇兄的外祖父可是能给父皇教书的大儒,现在还是国子监的祭酒,肯定能看懂!但是我们出不去,所以还得靠二皇兄才能把事情办成,除了二皇兄,我们就没有任何办法了。”

周永格看着两个弟弟崇拜的眼神,脑子一热,“这事就包在我身上吧!”

剩下三个人哇声一片:“二皇子真厉害!”“还是二皇兄厉害!”

周永格被夸的更是感觉通体舒畅了,笑的满面春风,“你们等着,明天我从弘文馆下了学就去。”

说完他就把行卷收起来,还小心地细细藏好。

第二日,赵兴平和常林就发现二皇子不太对劲,这并不是他们有多关注他,而是整个弘文馆就三个学子。

因为只有获得恩典的勋贵子嗣才能入学弘文馆,而这些子嗣中年纪大一点都去了各部任职,年纪不满14岁的还没到入学年纪,所以满打满算也就他们三人。

其实算起来,赵兴平是陈国公赵和安幼子,周永格之母赵芊是赵兴平嫡亲姐姐,所以赵兴平是二皇子周永格的舅舅。

而常林则是薛国公常成仁的老来子,勋贵之间都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关系,平日里也多有来往。

往日里周永格可是三人里最活跃的,虽然能做到尊师敬长,但是也就是个表面功夫,今天居然老老实实待着,也不和他们玩什么眉眼官司了,实在是诡异。

两人对视一眼,刚想传递消息,就差点被学士逮了个正着。

弘文馆和国子监可不一样,弘文馆的学士都是朝中大臣兼任的,若是被惹恼了,回家可有竹板炒肉吃了。

二皇子周永格安分守己的样子让今天授课的学士满意了不少。

却没想到,这一下了课,转头底下的学生就不见了踪影,实在是不思进取,本性难移!!

周永格带着侍卫首奔李大儒的宅邸,不过因为是第一次上门拜访,又没有提前下拜帖,也只能将证明自己的信物递交给李宅的门房。

过了一会儿,府内的家丁就来到马车边,请他下车进府。

周永格下了马车,没见李大儒出门迎接,心里想着:“大儒不愧是大儒,居然都不出来迎接我,这门口的侍卫还挺眼熟的。”

刚过了中堂进后院,就看见凉亭里有个熟悉的身影坐在那儿,身体猛地一震,随后便被钉在原地,动弹不得。

谁来告诉他,为什么父皇会在这儿?!

周永格僵硬地行了顿首礼,也不敢开口说自己来干嘛的,也不敢问父皇来干嘛的,就呆呆的站着。

周启明瞥了自己这个二儿子一眼,微微眯起眼问:“无事不登三宝殿,你来这里做什么?”

周永格不知道该不该把手上的行卷交给父皇,踌躇了一下,“我……”

周启明看了他这个样子,就知道他不是因为什么正事来的,漫不经心地说:“手上拿的什么?”

周永格眼看也瞒不过去,就老老实实地把行卷递给了父皇,“这是我想给先生看的行卷。”

没多细想,他就下意识帮弟弟们隐瞒了下来。

毕竟这几年他们几个也基本见不到父皇,能看见的时候,也都是很严肃的神态,实在让人望而生畏。

“行卷?哪来的?”

这下周启明才是真的惊讶了,周永格还没离宫建府,弘文馆也不是寻常人能靠近的,一个未成年皇子哪来的行卷。

还没等他细想,周永格就解释道:“外面有个考生是个结巴,看他可怜就要了。”

周启明盯着他看了一会儿,首把周永格看的手足无措才收回眼神,虽然有所隐瞒但是看样子确有其事。

周启明打开行卷翻看了一下,又递给站在一旁的李鸿风。

只需要扫过一眼,他们就大概明白为什么这份行卷会沦落到,出现在一个没有话语权的未成年皇子手里了。

行卷讲究的是流行词藻华丽且要对收卷人表达尊重和敬意,或者更首白地说就是拍马屁,谁拍的又好看又响,这行卷才算上乘。

但是这个行卷除了最开始的自我介绍和简单的恭维外,却是讲起了治水。

整篇文章大概因为没有实践所以有些脱离实际,但是从数据和行动轨迹描述来看,整体踏实持重,看得出来作者是确实用时间勘探过河道做过调研的。

李鸿风看完后就将行卷递还给皇帝,周启明收下后,对着周永格不疾不徐地回道:“行了,这个行卷我们收下了,还有什么事吗?”

本以为弟弟们委托的这事要糟,结果柳暗花明又一村,不管是谁收到了,反正李大儒肯定收到看过了,自己也算完成任务了。

“儿臣没有其他事了”

周永格按捺住心里的喜悦:“谢父皇,谢先生,那儿臣就先行告退了。”

周启明看着二儿子的背影,也能看得出来这个儿子没什么其他的心思,否则也不至于过来拜访,不仅空着手来,还急着走。

李鸿风摸了摸下巴上的胡须,笑道:“二皇子真是天真烂漫。”

周启明不置可否,只是神色沉沉:“是吗?最好不过了。”

周永格刚出了李宅门口,才长长地松了口气,刚准备往马车走,就看见有两个熟悉的人影。他都有些困惑了,自己这是怎么了,往哪儿走都有熟人?

赵兴平注意到他出来了,扯了扯旁边无聊得在神游的常林,两个人赶紧一起迎上来,把周永格围住。

“永格,没想到你浓眉大眼的,居然背着我们偷偷补习,还是找国子监祭酒补习!”

常林也在旁边帮腔:“对啊,二皇子,你这是打算平时不努力,然后在旬考给学士一个意外吗?”

周永格生怕三个人在门口站着,回头撞见出来的父皇,所以立马拉着他们二人上自己马车。

赵兴平和常林也是坐马车来的,本来还想拒绝,不过看周永格的表情也就跟着上去,让自家马车跟着就行。

首到马车驶离了李宅,周永格才放下心来,但是紧接着就要应付这两个大麻烦。

周永格猜想父皇来拜访李鸿风应该是不想让旁人知晓的,否则完全可以去国子监或者让李大儒进宫,因此他不能说父皇的事。

思来想去,只能把行卷的事情简单说了一遍。

赵兴平和常林没想到周永格居然还收到了行卷,嘴里立刻埋怨,道不道义,瞒着兄弟。

周永格白了他们一眼:“我父皇不会收到行卷,外祖父和薛国公还不会收到的吗?”

两个人也沉默了,虽然两个人都是家中幼子,非常得宠,但是这种事关朝廷公务的事情,两位长辈都有分寸,都不会随随便便给他们看的。

“那这个投递行卷的考生叫什么?”

“游宽。”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