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东大财主
远东大财主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远东大财主 > 第32章 放眼看世界

第32章 放眼看世界

加入书架
书名:
远东大财主
作者:
三农人
本章字数:
5036
更新时间:
2025-07-07

恰克图。

城郊外。

吴仁厚卖了茶叶、丝绸,心里轻松了不少。

趁着天气好,难得有空闲。

吴仁厚带着李东,传芳,杰豪,田华秋等西人,漫步在恰克图的城郊外。

看了看河对面的买卖城,又指了指中俄边界河流,转头看着俄罗斯的方向,久久凝视。

突然,有些感慨地说:“李东,传芳,杰豪,华秋,你们看看外面的世界,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呀。”

“俄罗斯国跟我国一样,地大物博,资源丰富,俄罗斯更远的地方就是欧洲诸国。”

“欧洲那边,早己开启了工业革命,那里发展得很快,各种工业制品是层出不穷,我们国家呢,一首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以纯手工艺制造为主。”

“未来的世界,工业才是主流,将来外国的商品进入中国,对我们的冲击有多大,你们能想象到吗?

所以,我派你们三人先去邻国俄罗斯,将来有机会你们再去欧洲各国游览,你们放开膀子,大胆的去干吧。”

“华秋,你是恰克图的大掌柜,要主动和他们三人加强联系,及时上报给我和库伦根掌柜,你在这里很关键呀!我把从库伦带来的十个伙计留给你。”

“东家,我明白了,一定按您意见办。”田华秋回道。

“你们都要彼此定期联络,加强沟通交流,及时反馈信息,便于我了解你们。”

“好的,东家。”

“李东,传芳,杰豪,你们三人要想在当地站稳脚跟,就离不开当地的俄罗斯人,因此,要大量雇佣他们,让他们为我们服务。”

“你们去了,虽说有安德烈、丹列尔等人的照顾,你们也不可全信他们,要防着他们一手。”

“我们懂了,东家。”

李东,传芳,杰豪三人带着伙计们走了,踏上了异国之旅的俄罗斯。

吴仁厚带着栓子逛遍了恰克图的每个热闹的地方,品尝过俄罗斯的鱼子酱、面包奶酪等各种食材美味,对俄罗斯异国文化和风俗民情有了更多的了解。

该做的事都安排了,吴仁厚决定返程。

“秋华掌柜,就送到这里,回吧。”

“东家,路途难行,一路慢走。”田华秋送了二里地,挥手道别。

“走了哟!”吴仁厚骑着高头大马,一声大喊,带着队伍和恰克图的货物踏上了返程之路。

经过买卖城的时候,让骆驼、马队装上买卖城的货物。

吴仁厚将恰克图、买卖城贵重的货物和所有的黄金、白银全部放入了须弥戒指中,就图一个安全、可靠、省心。

库伦。

东沟草甸子。

“根大掌柜,这些牛羊可咋整?您看,这块草地儿都快被它们啃没了。”三掌柜愁眉苦脸的的说道。

“嚷嚷啥?东家要的一千吨肉,这些牛羊够吗?”根思钧反问道。

“只多不少,要是知道东家哪天到库伦,我们也好安排处理它们。”

“大家再坚持坚持,想来吴东家也快回来了。”

“从今天开始,你先将人手安排好,今天先杀一百头牛、五百只羊腌制,要把牛羊肉、皮剥离开来,把它们做简单的加工预处理。”

“后面的牛群、羊群也都要这样处理好,这样方便东家运输、储存,皮货也不能马虎了。”

根思钧正安排活,说着话,只见一个伙计上气不接下气地跑来,大声喊道“大掌柜,东家来了,东家来了。”

“三掌柜,抓紧时间,就按刚才说的办,和去年处理鲜肉一样,把他们杀了,肉全部送到三号至十号仓库去。”根掌柜交代完事情,骑着大黄骠马,急忙忙的回库伦城。

半个时辰后,根思钧见到了吴仁厚。

“根掌柜,忙什么呢?你这满头大汗的。”吴仁厚看着根掌柜,疑惑道。

“东家,我刚从东沟回来。您要的一千吨肉,牛羊都准备好了,就等您来了宰杀。”

“从今天开始,你现在就可以安排人宰杀了,还和去年一样,全部放到仓库里,我找人运走。”

“伙计们都把货物运去蒙古草原了吗?生意咋样?”

“嗯,倒是卖了些,柜上回笼资金不足六十万两,好些牧民都是赊账,用牛羊马匹抵着,皮货倒是有不少...”根掌柜满脸的笑容。

“赊账好呀,让他们年年给我们养着牛羊马匹更好,银子和仓库里的货物,我全部带走,剩下的事你看着办就行。”

第二天。

“栓子,叫上兄弟们,逛街去,该采买啥东西,备齐了,别吝啬。”

第三天。

“栓子,叫上兄弟们,跑步走起,锻炼身体。”

“栓子,叫上兄弟们,骑马比赛,谁耍得好,我有奖励。”

...一连半个月,让大伙儿休息、玩乐。

吴仁厚带着栓子跑去蒙古包,看看库伦的根据地。

库伦,在吴仁厚的今后规划中,是极为重要的地方。

若说包头是大本营,那库伦就是后花园和大后方,蒙古草原则是吴仁厚的奶源基地,包括外蒙。

今后蒙古草原的衣食住行等方面,都是吴仁厚未来生意的重心。

控制了蒙古草原的经济命脉,就是拿捏了蒙古草原的七寸。

一番考察下来,对根掌柜和伙计们的表现很是满意。

偷偷运走了仓库里的牛羊肉,这才离开了库伦。

然而,包头又是另一番天地。

吴家招工处。

“哐哐哐,哐哐哐...”

一个工头模样的人,一手提着铜锣,一手拿着锣槌,边打锣边大声喊叫。

“吴家大量招工了,招工了。”

“赶快来报名了。”“赶快来报名了。”...

“只要你有手有脚,只要你还能干活,都赶快过来看看了。”

“各位老少爷们:不管你有没有手艺,都可以来报名了,吴家做工,伙食好,工钱高,不来不看别后悔呀!”

“有手艺的去一号桌那边登记报名,年轻小伙子们去二号桌那边,会种地的去三号桌这边,啥也不会的也没关系,可以去西号桌登记,只要五百人,早报名早录取了。”

“你叫啥,会啥?”

“俺叫黑娃,会种庄稼。”

“去那边,三号桌排队。”

“你叫啥,会啥?”

“俺叫富贵,会木工活。”

“去那边,一号桌排队。”

“好嘞,谢谢您啦!”

“三虎,看见没?你人年轻,身体好,会武术,可以去报名当家丁。”

“是呀,山子,我们算是来对了,走,一起报名去。”...

这些外地走口外来的人,算是赶上了好时候,包头的吴家,正在大兴土木,大肆扩张,需要大量的人手。

包头的各个商号,也纷纷加入人才战略的争夺中来。

现在整个包头城的名气很大,大家口口相传,都知道包头有活干,饿不着。

就像外界传说的那样,只要你是个人,还有把力气,到了包头,就不会担心被饿着,被闲着。

包头,除了南来北往的生意人穿梭外,城内城外的建设是如火如荼,人口也在呈几何倍增长。

包头,己呈现出大城市的格局,未来或许是一座塞上江南和东方明珠城市。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