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的丝绸之路,自西汉张骞出使西域以来,就有了。
它,兴盛于唐、宋时期,贯通中亚,首抵欧洲诸国。
吴仁厚从第一次走库伦,就对商路的艰难有了切肤之痛。
年前,吴仁厚就在琢磨这个事。
那就是修建商旅大车店,包括客货栈、驿站、墙堡。
建商旅大车店,或者说是客货栈,吴仁厚不是心血来潮,目的是为了方便商旅往来。
要是没有须弥戒指,吴仁厚自然是不敢多想。
心中有了想法,就得动起来。
这个年代,交通落后,出门基本依靠骑马、走路,运输靠骆驼、驮马等。
出门经商,真的好辛苦,一不小心还会丢命。
为了这件大事,吴仁厚需要统一思想,找来了张珍孝、秦昊、吴仁才、栓子、顺子。
“各位,我要修建包头至库伦,库伦至恰克图之间的客货栈、驿站、墙堡。”
“你们要是有啥想说的,可以说了。”
“我不赞成投资修建客货栈,这么大的摊子铺开,就是有座金山也不够花。”张珍孝黑着脸,举手反对道。
“是呀,东家,投入这么大的工程,我们只怕是消化不了。”秦昊说得较为委婉。
“打住,你们的担心无非就是钱,而我担心的是人的问题。”
“你们的想法我很清楚,我心里有数,反对无效,我需要的是你们的配合。”...
定了调子,各人离去。
吴仁厚留下顺子,一阵密语,说了什么,没人知道。
说开干就干起来。
风声一放出去,各行各业的老板都闻风而动,上门打听消息。
郑家。
崔全脚下踩着风火轮一般,满心欢喜地跑进了郑东家的家。
“东家,好事来了。吴仁厚要在包头去库伦的路上,修建商旅大车店,这些客货栈的工程可是不小。
我都打听清楚了,按照外面的说法,至少要修五年以上,需要的人力物力更是无法估计。我们是不是该做些什么?”
“当真?"
“千真万确。”
郑东家倒吸了一口气,暗自佩服起来。
吴仁厚这是要把天捅破呀,不出手则也,一出手就是大动作。
不愧人称“吴疯子”。
心中有些担忧的同时,又不愿意放弃这个难得的机会。
郑东家来回踱步,思考了良久,吩咐道:
“崔掌柜,你代表我去找吴仁厚商洽,我们可以承包部分工程下来,比如木材、砂石、石灰石...”
“好呢,我一定拿下更多的项目,保证办得漂亮。”崔全回答的十分爽快。
同时,在心中暗想,吴仁厚呀吴仁厚,你小子到底是人年轻,做起事来轻浮了些。
沿途的客货栈、城堡,是那么好建的吗?
将来有你哭鼻子的时候。
嘿嘿,暗自窃喜,我终于又可以见到心上人了。
柳儿姑娘,你早晚还得是我的。
崔全这么想着,脚下可不慢,得赶快去找吴仁厚,早点拿下合同,心里踏实。
崔全来到张家小院,吴仁厚正好在。
“吴东家,我们郑东家听说您要修建客货栈,让我专程来找您。
您我两家是好相与,希望我们郑家商号能帮到您。”
“崔掌柜,感谢郑东家的好意,我建客货栈需要的东西可是很多的,你们想承包些啥?”
“我们郑东家说了,如果您方便的话,我们想拿下..."
吴仁厚正愁物资筹集有些麻烦,找谁购买不是买,给郑家便是。
“吴东家,我们郑东家还说了,需要现银拨款,首付款百分之三十,剩余部分交货时,一手付清。”崔全拿着契约书,盯着吴仁厚的眼睛,笑眯眯的说道。
吴仁厚愣了一下,笑了笑,爽快的答应了下来。
于是,二人当场签订了契约书。
有人认为吴仁厚没多少银子,恰恰相反,吴仁厚有的是银子。
其他商家,商贩听闻后,也是跑来。
吴仁厚和众商家一一签订契约,购买各种材料等物资,这下算是不愁。
于是,包头周边的砖瓦场、砂石场、木厂...工人们加班加点的干活。
利用须弥戒指的秘密,将砖瓦、石场、木厂等工地做好的东西,悄悄地玩起了魔术。
商队、工人们成群结队的向着库伦而去,还有一匹匹的骆驼驮着的各种货物。
他们要么是给吴仁厚运输物资,要么是去做活。
“顺子,走了。”
吴仁厚带着顺子和护卫队,先一步从包头出发,一路北上,根据地图,选址,圈地...沿途标记修建客货栈的地方。
每到一地,便将须弥戒指里的砖石建筑材料和生活物资,悄悄地投放出来,如此这般。
只要工匠师傅、工人们到了地方,就能立马开始动工。
这个工程,对于别人而言,那是千难万难,对吴仁厚来说,却是简单得很。
有了须弥戒指的功能,这样一来,便能大大节约建造成本和时间。
其实,修建客货栈等工程,最头疼的就是物资的运输问题,如果单靠人力、骆驼等牲口托运,哪得到猴年马月?
从包头至库伦,库伦至恰克图之间的距离,有一千多公里,修建客货栈、驿站、堡垒,需要的人力、物力是海量的。
对吴仁厚来说,砖瓦、沙石、糯米黏土、木材等材料还好说,主要是缺人。
包头的人是不少,但吴仁厚的各种工程项目需要用人的地方也多。
只能慢慢来,今年建一段,明年建一段,先建包头至库伦段,等后续有了条件,再建库伦至恰克图段。
按照方案,工匠们分批驻点施工,包头至库伦十五个栈点,库伦至恰克图二十个栈点,这是一个大工程。
每个据点占地五至十亩,外面是墙堡,碉堡,能防兵乱、土匪打劫,内里则是客货栈。
客货栈,除了用来方便商旅打尖住店外,还兼顾有驿站的用途。
该有炮楼的要建炮楼,该建塔台的建塔台,外围要像城堡一样,坚固耐用,让人住着安全、舒适、方便。
每个据点之间,路程一至三天的徒步距离,彼此有呼应。
若是将它们串连起来,就像长城上的一个个碉堡。
吴仁厚来来回回几个月,无声无息地将建设需要的物资,工人们的吃穿用度、衣食住行等后勤保障这一块的工作,基本上全包了。
看着各处的据点干得热火朝天,一股油然而生的豪情,从心底升起。
工程上了正轨,该解决的都基本做了。
于是,吴仁厚将这个工程项目交给栓子,并由他监督建造。
三年修不好那就五年,甚至十年,反正吴仁厚有的是时间,有的是钱。
这条道,经过沙漠、平原、河谷、草原、峡谷...
几千年来,无人能做的事,只有吴仁厚敢想敢干。
等到建好了,未来,这条北方丝绸之路将是一条黄金大道。
吴仁厚不知道的是,正当他一心扑在修建客货栈的时候,牛、马大人来了包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