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儒劫】明末书生闯清初
【寒儒劫】明末书生闯清初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寒儒劫】明末书生闯清初 > 第68章 传承

第68章 传承

加入书架
书名:
【寒儒劫】明末书生闯清初
作者:
楚国书生
本章字数:
5804
更新时间:
2025-06-25

金门海战的硝烟尚未散尽,沈砚己站在台湾赤嵌城南郊的校场上。三月的海风裹挟着咸湿气息,吹动他手中那份郑成功亲笔签署的文书。文书上"讲武堂"三个朱砂大字在阳光下格外醒目。

"沈先生,第一批三十六名学员己到齐。"阿鲁捧着名册走来,左臂的绷带仍渗着血——那是三日前为保护火药库留下的箭伤。

沈砚扫视校场上列队的年轻人。他们中有郑军将领子弟,有江南逃难来的工匠学徒,甚至还有几个原住民部落送来的猎手。最引人注目的是站在首排的柳隐,她己换下道袍,一身劲装英气逼人。

"从今日起,你们要忘记自己是谁。"沈砚的声音不大,却让全场肃静。,"在这里,你们只有一个身份——火器之道的求学者。"

他走向校场中央的木台,掀开蒙着的油布。台下顿时响起一片抽气声——台上陈列着从燧发枪到火龙出水模型的各式火器,最中央是那支曾在"国姓爷"号上震慑全场的连发短铳。

"三个月。"沈砚拿起短铳,"我要你们掌握这些杀人技艺的精髓。"

"且慢!"

一声厉喝打断了他的话。校场入口处,十余名身着儒衫的老者正怒气冲冲地走来。为首的须发皆白,手中藤杖重重敲击地面:"郑森小儿何在?竟容尔等在此传授奇技淫巧!"

沈砚眯起眼睛——这位是南明旧臣陈子壮,东林党遗老,如今在台湾岛上开坛讲学,门生众多。

阿鲁低声道:"他们今早闯进火药作坊,砸了两台车床。"

"沈某奉国姓爷之命办学。"沈砚拱手行礼,语气却不卑不亢,"陈老若有异议..."

"荒谬!"陈子壮挥袖扫落台上的火药秤,,"礼乐射御书数方为正道!尔等鼓捣这些蛮夷之物,是要让我大明子弟都变成禽兽吗?"

柳隐突然拔出匕首插在木台上:"清军的红衣大炮可不管什么正道。"

"妖女!"陈子壮身后一个年轻儒生跳出来,"若非你们这些..."

寒光一闪,儒生的发髻突然散开——柳隐的匕首擦着他头皮飞过,钉在后方桅杆上嗡嗡作响。现场顿时剑拔弩张,保守派儒生们纷纷抽出佩剑。

"都住手!"

郑成功的声音从校场外传来。他身着常服,腰间却佩着那柄御赐龙泉剑。人群自动分开一条路,陈子壮的脸色变得难看起来。

"王爷。"老儒生勉强行礼,"老朽只是..."

"陈老忧国忧民,本王明白。"郑成功扶住老者,话锋却一转,"但请问,当年戚继光抗倭,靠的是《论语》还是狼筅火铳?"

陈子壮语塞。郑成功趁机拾起地上的火药秤放回台上:"这样吧,十日后校场演武。若学子们表现不及陈老的门生,本王立即关闭讲武堂。"

待保守派悻悻离去,郑成功立刻压低声音:"十日后多尔衮的特使就到热兰遮城,必须让他们看看我们的实力。"

沈砚心中一紧:"议和?"

"缓兵之计。"郑成功冷笑,"所以你的学生要一鸣惊人。"

接下来的日子,赤嵌城南昼夜响彻着金属碰撞声。沈砚将学员分成三组:柳隐带领的"机括组"负责燧发机构,阿鲁督导的"火药组"改良配比,他自己则亲自指导最精锐的六人学习弹道计算。

第七日深夜,沈砚正在灯下修改图纸,房门突然被推开。柳隐拎着个血淋淋的包袱进来,往地上一扔——包袱散开,露出几把带血的铁钳和凿子。

"陈子壮的人。"她擦着匕首,"想在学堂水井下毒。"

沈砚盯着那些工具,突然发现每件上都刻着"工部制"三个小字。他猛地站起身:"这不是普通儒生能弄到的..."

"南京沦陷时,工部库房被劫。"柳隐眯起眼睛,"你说这些人背后是谁?"

两人对视一眼,同时想到一个名字。沈砚立刻卷起所有图纸:"通知阿鲁,加强火药库守卫。"

次日拂晓,沈砚正在校场测试新配方的烟雾弹,黄宗羲突然来访。老先生提着个竹篮,里面装着几册手抄本。

"听说你们遇到些麻烦。"他取出最上面那本递给沈砚,,"或许用得上。"

沈砚翻开泛黄的纸页,呼吸顿时一滞——这是徐光启与利玛窦合著的《火攻挈要》手抄本,记载着失传的明朝火器技术。

"陈子壮当年弹劾徐光启'以夷变夏'。"黄宗羲意味深长地说,"如今历史重演啊。"

沈砚突然有了主意。当天下午,他带着全体学员来到赤嵌城最热闹的市集。在众目睽睽之下,柳隐操作一台改良的织布机,仅用半个时辰就织出一匹细布;阿鲁则演示了用新式水车驱动的磨坊,引得围观百姓阵阵喝彩。

"奇技淫巧?"沈砚高声问道,"那诸位身上穿的,口中食的,哪个不是工匠心血?"

人群中的窃窃私语渐渐变成支持声浪。一个卖鱼老汉突然喊道:"沈先生,我家小子能入学不?"

演武前夜,沈砚在库房清点装备时,发现少了三支燧发枪。他正要唤人,后颈突然一凉——柳隐的匕首抵了上来。

"别动。"她的声音异常冰冷,"阿鲁在哪?"

沈砚这才注意到库房角落躺着两具尸体,都是讲武堂的守卫。他心头巨震:"你怀疑阿鲁?"

"今早有人看见他往陈子壮宅院送东西。"柳隐的匕首又逼近几分,"而且他的满语说得太流利了。"

"那是因为他母亲是满人!"沈砚猛地转身,不顾脖颈被划出血痕,"柳隐,你姐姐信任过阿鲁,我也..."

话音未落,窗外突然传来爆炸声。两人冲出去时,只见学堂东侧腾起滚滚浓烟——那是火药库的方向。

火场边,阿鲁正指挥学员抢救装备。他的脸被熏得乌黑,右手鲜血淋漓,却死死抱着个铁箱不放。见沈砚跑来,他嘶哑着嗓子喊:"硫磺库保住了!有人想引爆..."

柳隐的匕首突然脱手飞出,擦着阿鲁耳边钉入他身后的树干。一个黑影从树上栽下来,手中还握着点燃的火折子。学员们一拥而上按住刺客,扯下面罩——竟是陈子壮的那个年轻门生。

"搜他身!"沈砚厉声道。

从刺客怀中搜出的不是儒家经典,而是一封盖着清廷印鉴的密信。信中明确要求破坏讲武堂,并提到"火龙车己备妥"。

演武当日,赤嵌城万人空巷。当陈子壮带着弟子们入场时,迎接他们的是三十六支黑洞洞的铳口——学员们手持燧发枪列成三排,枪管在阳光下泛着冷光。

"第一式,轮射!"沈砚挥下令旗。

爆豆般的枪声接连响起,百步外的木靶应声而碎。围观百姓的欢呼声中,柳隐带领机括组推出个带轮子的古怪装置。

"第二式,连珠铳!"

随着机关转动,十支铳管次第开火,顷刻间将一面砖墙打成筛子。陈子壮的脸色越来越难看,他身后的儒生们则面露惧色。

最后登场的是阿鲁的火药组。他们推出的不是火器,而是一架改良的播种机。当机器开动时,围观的老农们瞪大了眼睛——播种速度是人工的十倍。

"现在。"沈砚走到陈子壮面前,"还觉得这是奇技淫巧吗?"

老儒生颤抖着嘴唇,突然夺过身旁弟子的佩剑。。就在众人以为他要拼命时,他却将剑重重插在地上:"老朽...认输。"

郑成功不知何时出现在高台上,他身旁站着几个红发碧眼的荷兰人——正是来议和的东印度公司代表。

"诸位都看到了。"国姓爷的声音传遍全场,"这就是本王敢拒绝和谈的底气。"

当晚庆功宴上,沈砚却独自离席。他来到海边礁石上,望着对岸隐约的灯火——那是清军的营寨。身后传来脚步声,柳隐默默递上一封刚截获的鸽信。

信上只有八个字:"玉玺在闽,速除沈砚。"

"多尔衮知道你在这里了。"柳隐的声音混在海风中,"接下来会更危险。"

沈砚将信纸揉碎撒入海中。月光下,一艘黑帆船正悄悄驶离热兰遮港,船首站着个戴斗笠的身影——像极了当年南京城头的阿鲁。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