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儒劫】明末书生闯清初
【寒儒劫】明末书生闯清初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寒儒劫】明末书生闯清初 > 第7章 八股藏锋

第7章 八股藏锋

加入书架
书名:
【寒儒劫】明末书生闯清初
作者:
楚国书生
本章字数:
2554
更新时间:
2025-06-15

贡院内槐影斑驳,沈砚指尖轻叩案几,听着此起彼伏的研墨声。考卷上《华夷之辨》的题目墨迹未干,仿佛多尔衮嘲讽的目光。他蘸了蘸墨,在破题处写下"圣王不以地限人"时,笔锋故意在"限"字上拖出细若发丝的颤痕——这是他与柳如是约定的暗号。

"沈大人,"鄂硕幽灵般出现在号舍外,狐疑的目光扫过试卷,"摄政王特意嘱咐,要看您的程文。"

沈砚从容搁笔,将考卷推向桌角。纸面八股工整严谨,但若以清水润湿,那些刻意加粗的竖笔便会显出"胡尘蔽日"西字藏头诗。他余光瞥见东侧第三间号舍,柳如是正以团扇掩面,扇骨上银光微闪——那是燧石打火的信号。

"下官斗胆。"沈砚突然按住考卷,"此文尚有未竟之处。"他故意打翻砚台,墨汁泼洒间,柳如是的团扇应声落地。清脆的金属碰撞声中,三枚铜钱滚到鄂硕脚边,钱孔里缠着的红丝线正缓缓燃烧。

鄂硕弯腰刹那,沈砚迅速调换考卷。当那双布满老茧的手接过新试卷时,墨迹下"夷夏之防"的论述己变成对《周礼》的考据,字里行间再无线索可循。

申时的梆子敲到第三响时,沈砚在茅厕隔板发现新刻的螺旋纹。他按纹路方向推开暗格,里面躺着把黄铜钥匙和半朵干茉莉。花萼处用针戳出的小孔,在阳光下投射出"戌时三刻"西个光斑。

"沈兄好雅兴。"周延儒的声音突然从身后响起。老儒生提着灯笼,照亮墙上未干的《讨闯贼檄文》摹本,"这笔颜体,倒像极了当年东林党人的手笔。"

沈砚袖中的钥匙突然变得灼热。他注意到周延儒腰间新挂的羊脂玉佩——那是多尔衮赏赐近臣的制式。当对方枯瘦的手指即将触到暗格时,一阵香风袭来,柳如是捧着打翻的胭脂盒撞在周延儒身上。

"奴婢该死!"她跪地擦拭时,裙摆扫过砖缝,暗格无声闭合。周延儒暴怒扬手的瞬间,沈砚看见柳如是耳后闪过银光——那是淬了毒的簪尖正对着老儒生的咽喉。

暮色染红观星台的汉白玉栏杆,沈砚在日晷阴影里找到了铜匣。匣中燧发枪图纸的膛线部分被朱砂圈出,旁边蝇头小楷批注:"二十发后必炸膛"。他刚要收图,背后传来锁子甲摩擦的声响。

"摄政王有令。"巴图鲁的独眼在火把下泛着黄光,"请大人当场演示新式火铳。"铁塔般的亲兵抬上木箱,掀开绒布露出闪着蓝光的精钢枪管——正是按沈砚图纸打造的成品。

沈砚握枪的手心沁出冷汗。他数着台阶上的脚步声,在巴图鲁倒数到"十九"时突然调转枪口。铅弹击碎灯笼的刹那,柳如是的身影从檐角掠过,抛下的绳索精准套住枪管。

"大人小心走火!"她娇喝着拽动绳索。燧发枪在第二十次击发时轰然炸裂,飞溅的碎片划过巴图鲁脸颊。沈砚趁机将残图塞入袖中,却摸到张新纸条——"阿鲁妹在媚香楼地窖"。

五更梆子敲响时,沈砚在《春秋》注疏里发现了柳如是夹入的绢帕。素绢上绣着幅微型地图,媚香楼与观星台之间用红线相连,线迹组成个"闯"字。他蘸着晨露擦拭帕角,隐藏的墨迹渐渐浮现:

"西月十八子时,史公临京"。

窗外突然传来鸦鸣。沈砚推开窗棂,看见鄂硕带着锦衣卫穿过晨雾,为首者捧着明黄卷轴——那是多尔衮的手谕。他最后看了眼绢帕,将其投入煮茶的泥炉。火焰吞没"史"字的瞬间,沈砚摸向腰间,那里别着把与黄铜钥匙形状相同的火镰。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