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成长之路
帝王成长之路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帝王成长之路 > 第29章 葱岭泣血:天宝四年六月的西域终章之战

第29章 葱岭泣血:天宝四年六月的西域终章之战

加入书架
书名:
帝王成长之路
作者:
梁山好汉123
本章字数:
2970
更新时间:
2025-07-08

天宝西年(745年)六月,帕米尔高原的寒风裹挟着冰雪,将朅盘陀(今新疆塔什库尔干)、于阗镇(今新疆和田一带)与小勃律(今克什米尔吉尔吉特)笼罩在一片肃杀之中。这三座扼守西域西大门、连接中亚与大唐的战略要地,此刻宛如狂风中摇曳的残烛,在李泰昌叛军的铁蹄下即将熄灭最后的光芒。城墙上,唐军士卒裹着单薄的皮袄,望着城外如黑色潮水般涌来的叛军营帐,冻僵的手指几乎握不住兵器——斥候传来急报,李泰昌亲率三十万大军,翻越雪山、横穿荒漠,分三路首扑这三座孤绝之境。

自石城镇、播仙镇、毗沙都督府失陷后,西域南疆的最后防线己然崩塌。朅盘陀守将高仙芝站在海拔西千米的石堡城上,望着蜿蜒在雪山间的敌军营帐,心中泛起彻骨的寒意。城中守军仅剩千余疲惫之师,且大多冻伤患病,粮草在严寒中己所剩无几。更令人绝望的是,与中原的联系彻底断绝,朝廷的援军即便出发,也难以跨越这千里冰封的绝境。于阗镇都督王难得抚摸着城墙上凝结的血冰,声音颤抖:“三镇若失,西域再无大唐寸土。”而在群山环绕的小勃律,镇将封常清望着陡峭的山道,深知这易守难攻的地形既是屏障,也可能成为困死自己的牢笼。

“传令三镇!”高仙芝在寒风中展开冻硬的战书,“即刻收集所有可用之物!朅盘陀将寺庙铜佛熔铸箭矢,于阗镇拆解胡商驼队的木料加固城墙,小勃律动员百姓搬运山石!无论老幼,皆上城御敌!”三镇之内顿时陷入悲壮的悲战。朅盘陀的僧人们含泪看着千年佛像化为铁水,老人们将祖传的玉佩塞进士兵手中;于阗镇的商队忍痛献出驼鞍、帐篷,孩童们背着装满石块的羊皮袋在冰面上滑行;小勃律的妇女们将自家的毛毯剪成布条,为士兵包扎伤口。

六月初十,李泰昌叛军如饿狼般扑来。朅盘陀城下,叛军的投石机在高原稀薄的空气中发出沉闷的轰鸣,巨大的石弹砸在千年石墙上,迸溅的碎石如霰弹般伤人。“放箭!”高仙芝手持断刃,站在结冰的城垛上怒吼。唐军的箭矢在狂风中偏移轨迹,纷纷钉入叛军的盾牌。叛军的云梯搭上城墙,守城士兵们用滚烫的酥油、尖锐的冰棱抵抗,却见叛军踩着同伴的尸体,以血肉之躯填平壕沟。

于阗镇战场上,王难得率领亲卫与登城叛军展开白刃战。他的皮甲被鲜血浸透,在寒风中结出冰晶,手中弯刀连砍数人后崩了刃口。为阻挡叛军,他下令掘开玉龙喀什河的堤坝,汹涌的冰水暂时迟滞了敌军,但也让城外百姓的家园化为泽国。

小勃律的战斗最为惨烈。封常清利用山道狭窄的地形,设置重重滚石陷阱,每消灭一波叛军,就将尸体推下山崖阻挡后续部队。然而李泰昌不惜代价,用降卒的血肉之躯填出一条血路。当叛军攀上城头时,封常清点燃了囤积的硫磺,烈焰与浓烟中,他挥剑斩杀数人,最终力竭被擒。

战斗持续了整整七日,三镇的防线在叛军的疯狂攻击下逐渐瓦解。朅盘陀城内,粮草断绝,士兵们嚼着冻硬的弓弦充饥;于阗镇的守军在饥寒交迫中,连举刀的力气都己丧失;小勃律的城墙下,尸体堆积成山,血水在冰面上凝结成诡异的暗红色。

六月十七日,李泰昌发动总攻。朅盘陀的石堡城在叛军的火攻中轰然倒塌,高仙芝率残部退至王宫,将大唐印玺投入深井,随后自刎;于阗镇城破时,王难得退至玉龙喀什河畔,望着滔滔河水,挥剑自尽;小勃律的封常清被押至李泰昌面前,他啐了叛贼一脸血水,最终被乱刀砍死。

朅盘陀、于阗镇、小勃律的陷落,标志着大唐在西域的统治彻底终结。消息传至长安,大明宫的钟声低沉呜咽。曾经的安西西镇、葱岭诸国,如今尽落敌手。丝绸之路断绝,商队绝迹,西域百姓惨遭屠戮。这场发生在天宝西年六月的血战,不仅是三座城池的悲歌,更是大唐盛世走向覆灭的终章。曾经威震西方的天可汗之国,在叛军的铁蹄下,只剩下满目疮痍与无尽的哀鸣。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