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早上宝宁去叫周扬的时候,周扬一脸疲惫,表示昨天摘了一天手酸得很,脚也站麻了。
睡一觉后的结果就是浑身酸痛,根本不想动,一动就疼呀。
最后软磨硬泡下,答应下午陪宝宁去摘,早上先在家睡懒觉歇歇先。
最后宝宁只能在附近的山上找一找那些分散的,还没被摘的金银花。
这样的跑来跑去摘,很费时间,一早上也没摘多少。
回去吃午饭的时候看到周扬终于有精神了,两个人吃饭都各自抱着碗坐在院子的石头上一起吃。
话说以前是真的很神奇,大家基本都从小就教孩子不要吃别人家的饭,所以看着挨着一起坐,却各吃各家的饭菜,这场景属实有点说不上的感觉。
昨天去摘的那一片还没摘完,但是也不算多了,在去往那里的路上,宝宁就愁眉苦脸的。
摘过成片的,现在再去摘分散的,是真的很难接受这其中的差距。
想了一下,就对周扬说:“待会我们摘快一点,然后留点时间去逛逛别的地方,再找一片金银花来摘。”
“啊 ,还快呀,我感觉能有昨天下午的速度己经很不错了。”
没一会就到了目的地,但是周扬就没耐心老老实实地在那不停歇的摘了。
一会去这边逛逛,一会去找个合适的平台抓着树就荡秋千。
“宝宁宝宁,你快来,快来!”荡秋千的周扬大声的喊叫着。
宝宁一听就吓到了,还以为他受伤了,连忙跑过来。
结果是推着他去让他也去荡秋千,然后还在后面助力。
宝宁也喜欢玩,然后眼看前方 ,迎风飞扬的感觉真好。
到达最高点的时候,感觉旁边有点金黄金黄的晃眼感觉,这个色调好像还有一点眼熟。
停下站稳在地上后宝宁连忙看向周扬,只见他一脸笑意,就知道稳了。
那一抹金黄肯定是金银花了,等会可以接着忙了。
这时周扬也不玩了,重新投入摘花中。摘了两个小时后,随着最后一朵放进袋子里,两小只开始探路。
如果顺着那个荡秋千的崖边走,很快就到了,但太陡峭了,不能爬。
最后只能大概按照那个方向去绕,找到稍微好走的地方再前往。
绕路是真费时间 ,过了半个小时才看到那一抹金黄的真面目。
原来是五六棵树上缠绕了金银花藤。
长得高,光照充足,就基本都开花了,所以金黄金黄一大片,看着格外耀眼。
但是在树上摘,太有难度了。
两个人上去摘一会就觉得有点累了。
周扬就放弃了,免得第二天起来又浑身酸痛。
宝宁想了想,既然树上坚持不了,那就拔下去摘吧,就是不知道明年还会不会开这么多花。
想到影响以后摘花,就还是坚持在树上坐在树杈上摘,要是都找不到合适位置缓冲坐着借力的地方才首接把藤扯了,丢在地上再去摘。
很快就天黑了,只能第二天再继续来奋斗了。
今天收获的不算很多,但也差不多有一斤,宝宁还是很高兴的。
第二天的时候,周扬是连袋子都不带了,觉得陪宝宁去玩 ,不摘了,一天冷得不行才三毛钱,还要走上街去卖,真费劲。
其实宝宁也很想放弃,昨天爬树,晚上回去洗澡的时候,看到大腿都磨红了。
但是他感觉山上很有魔力,在山里很是自由自在,哪怕很累,也不自主往山上跑,在山上心情都变得很好,再去摘花挣钱,感觉又能玩又能挣点零花钱,岂不美滋滋的。
又坚持了一天,晚上回家称重的时候发现己经有两斤多了,激动地询问母亲什么时候上街赶集。
“我看一下日历,咦明天就是,我也要上街买点酱醋油盐了,就明天去吧。”翠兰看了看日历说道。
第二天,翠兰和宝宁都起了大早,可惜的是周扬父母不打算上街,所以只能帮他把属于他的那一份金银花带到街上卖。
走上街也不算近,要花一个小时的脚程,基本都是天没亮就开始走。
那时候每个地方都是规定双或者单的日子就是集,只有集的时候大街的清晨才会多一些小摊和逛街的人。
到街上第一件事就是去卖金银花,宝宁走在街上的时候感觉每一步都是屏住呼吸,生怕走到尽头都没人收,拿不到钱。
好在走了三分之一的街道就看到一个叔叔摊位上摆有金银花,一问就是收金银花的,赶忙递上自己的东西。
最后两斤六两,然后有一些小叶子夹在其中,扣了一两重量,就给了七毛五。
周扬的加起来才一斤,给了三毛钱。
拿到钱的宝宁异常兴奋,拉着母亲的手,就穿过街上的人群,挤到油炸“弯弯月亮”的小摊,豪气地买了两个肉馅的,两毛钱就花了。
剩下的五毛五,想了想把五毛揣兜里,五分钱买了一些米筒,就老老实实跟着母亲了。
回家的路上还自己叨叨着:“我以后要存钱,等妹妹长大了就给妹妹买好多好吃的,让大家都羡慕我妹妹。我要把妹妹宠成电视里说的“小公主”。”
翠兰听了欣慰不己,没有专门教他怎么宠妹妹,可能是血缘关系吧,亲情是无法解释的。
回到门口,宝宁就大声喊:“周扬,快出来,我回来啦。”
周扬从家里的大门探头出来问:“咋样咋样,卖成功了吗?”
“噔噔噔,这是你的三毛钱,高不高兴。”
随后两个小孩就像傻子一样拉着手不停地蹦蹦蹦,大声的哈哈哈笑。
是呀,那时候一毛钱,大人都在乎,何况是小孩子第一次挣到钱,肯定会翻倍高兴了。
过了好一会安静下来的两个娃,又开始畅想以后的日子,再有挣钱的机会还去。
就是可惜金银花基本开过了,再去找可能都掉地上,卖不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