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掌柜的可有抄书的活计?”之前没问,是因为院试在即,杨木要全力准备考院试。现在他院试考完了,也是时候该找个活计提高收入了。
县里来来去去也就这些读书人,书坊掌柜当然认识杨木。
拱了拱手,掌柜的一脸愁容。“杨秀才有所不知,县里每年愿意送家里孩子读书的人家也不多,我这儿去年找人抄的书都还没卖完…”
知道自己把事情想的太简单了,杨木也没气馁。他脑子里赚钱的法子不少,也不差这一份抄书的活计。
“不过…西书五经不行,其他的倒是需要。”说着,掌柜的从身后拿出一本书,神神秘秘的将书递给杨木。
杨木好奇的打开书看了一眼,之后又瞬间将书合上。
他一个秀才,要是让人知道他为了挣点钱,居然抄这种书,他还要脸不要了。
叹了口气,杨木摆摆手。“麻烦掌柜的了,等我想抄的时候再来找您。”虽然嘴上这样说,但杨木知道,这钱他注定是挣不了的。
这次来县城,因着他考中了秀才,杨木终于不用听李承业那烦人的聒噪声。
李承业在书坊门口见到父子俩,当时那表情,让杨木看的乐不可支。
活该!谁让他之前老是刺激原身的。
原身上辈子之所以变成那副疯魔样,自己想不开的同时,大多原因都是因为这位李秀才。
该买的东西买回来后,杨木也没耽搁,之后的日子都待在书房抄书。
时间很快到了学堂开学的日子。
这次招生,杨木可谓是将附近几个村里,想要读书的孩子网罗个遍。
有些家长送孩子来学习,并不是想要家里孩子走科举的路,而是想要他们认些字,以后能在县里找个活计。所以杨木在问了所有人想法后。就将这些孩子分到了一个班。
既然不想走科举,那学习的内容肯定是要变一变。
如果说刚开始还有些家长有意见的话,那在家里孩子将自己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当中后,这些孩子家长立马改变了态度。
这个夫子找的太好了!这才几天,我们家娃儿都能算十以内的算数了。
经过多天的观察,杨木还真在班上发现了几个好苗子。
至于我们未来的九千岁杨师济,现在小屁孩才三岁,还是喜欢撒尿和泥玩的年纪,能老老实实待在课堂里就己经很不错了。
没错,杨木就是这么丧心病狂。
杨家不管男孩女孩,都要上学,只不过男孩是去学堂学习,而女孩则由杨木休息时教学。
上了一天的课,杨木是口干舌燥。但他还不能闲着,家里还有两个求贤若渴的女学子等着他。
“听明白了吗?”
见两人点头,杨木缓了口气,继续讲课。
女孩子生在古代本就辛苦,杨木只是个秀才,对抗不了世俗。他能做的,也只是尽力多教她们一些生存本领。
等好不容易教完今天的课程,杨木松了口气的同时,还有些欣慰。
看来不管是在那个年代,女孩对于知识的渴望都是最浓烈的。
这俩学习起来,可比那群臭小子刻苦多了。
又感叹翻这烦人(自行想象)的古代,杨木开始收拾桌子。
王荷花做好饭就一首等在门口,此时见书房安静下来,知道爷孙三个完事了,就赶紧上前敲门。
“爹!晚饭做好了,吃完在学吧!”
坐在主座,杨木夹起一块豆腐放入口中。
上次从书坊回来后,杨木就将磨豆腐的技术交给了家里。
这时候还没那句古话,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
所以磨豆腐在现在还是个技术活。
将方子交给家里后,杨家三兄弟在实验了几次后,终于顺利将豆腐做了出来。
这段时间,几兄弟除开县里,还走街串巷到村里卖。短短几天时间,就赚了不少。
看着喜气洋洋的一家子,杨木吃完饭,又将家里人聚集起来。
“今天我叫你们来,也是想问一下你们的意见。”
“爹!你有啥事知会声就行,没必要问我们意见。”因着学堂和豆腐方子的缘故,现在家里两个儿媳妇儿对杨木是言听计从。
“是啊爹!有需要儿子办的,您就吩咐。儿子保证将事情办的漂漂亮亮。”
瞥了眼狗腿的三儿子,杨木开门见山的说道。“我们是一家子,有些事情还是要知会你们一声。
现在家里的活计越来越多,你们每天要磨那么多豆腐,过段时间还要农忙,这一件件下来,在强壮的人都能累坏了。
现在家里也不缺银子,我就想着去买头牛,这样你们也能轻松一点。”
这段时间家里卖豆腐挣了不少钱。是以活儿虽然辛苦,但谁也没说要放弃。
但每天推磨也确实累。
如果家里有了牛,不管是平时拉磨还是农忙,杨坚丰几兄弟也确实能轻松点。
见人都没有意见,杨木将手里还没捂热乎的银子递给杨老大。“老大你明天去县城里看看,钱要是不够,你再回来给我说。”
杨木手里有多少钱,作为大儿子,杨坚丰心里还是有数的。
是以他没有接过钱,而是将钱又推了回去。“爹,这钱您留着自己花。我和老二老三最近都挣了点钱,凑凑应该够用。”
对于这件事,三兄弟态度意外的坚决。任凭杨木怎么劝,他们都坚决不愿意用他的银子。
叹了口气,杨木将钱放回口袋。“既然这样,那钱就放在我这里,你们要是缺钱了给我说。”
这还是他第一次想花钱花不出去,心里有点急怎么办?在线等,挺急的。
日子在忙忙碌碌中悄然而逝,转眼时间就过去了六年。
在六年间,杨家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先是村里接二连三的出童生秀才。再者就是杨木,为了村民农忙时能轻松一些,发明了许多能省人力的农具,还改进了现有的水车。
当然这些农具在明北县县令知道后,上报朝廷,此时这位好运的大人己经升官去了京城。
而新来的名北县县令,对着杨木也是客客气气,他也想来个白日飞升。
当然,这几年杨木也不是只干了这一件事。